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局限性迷路炎
局限性迷路炎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circumscribed labyrinthitis

中文别名 :局限性迷路炎;迷路瘘管;迷路周围炎

作者
钟乃川
英文别名
fistula of labyrinthi;perilabyrinthitis , paralabyrinthitis
概述

局限性迷路炎(circumscribed labyrinthitis)亦称迷路瘘管(fistula of labyrinthi)或迷路周围炎(perilabyrinthitis,paralabyrinthitis)。病变可局限于骨迷路或侵及外淋巴隙,或两者并存。中耳胆脂瘤侵蚀破坏骨质为本病的主要原因,其次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偶见于乳突手术或外伤后。迷路周围气房丰富者,气房感染后易罹本病,近年来,本病在耳源性并发症中的比率有增高的趋势。

病因学

多为胆脂瘤腐蚀骨迷路所致,少数由手术或外伤所致,形成瘘管,故也称迷路瘘管(fistula of labyrinth)、迷路旁炎(paralabyrinthitis)。病变多位于外半规管隆凸处,偶尔位于鼓岬处。迷路周围气房丰富者,感染后易患本病。

病理学

瘘管大多位于外半规管(75%以上,McCabe,1978),亦可发生于上、后半规管,前庭,耳蜗或整个迷路,但少见。瘘管一般均为单个,个别患者可发生2个以上瘘管。当迷路瘘管仅局限于迷路骨质,而骨内膜保持完整时,瘘管不与外淋巴隙相通。骨内膜穿破后,瘘管即通达外淋巴隙。组织学上可见局部骨内膜增厚,但膜迷路通常无炎性改变。瘘管若被肉芽组织、胆脂瘤包囊、结缔组织等封闭,则可阻止细菌侵入外淋巴隙,而使炎症局限于局部的骨迷路内。瘘管位于鼓岬者,因耳蜗处的外淋巴隙较宽大,炎症易扩散而发展为弥漫性迷路炎。少数情况下,瘘管可因新骨形成而封闭,因而自愈。

症状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检查

1.眩晕发作时可见自发性眼震

眼震快相大多指向患侧,患者则向健侧倾倒。亦有人认为,自发性眼震方向与瘘管所在半规管的具体位置(壶腹侧或管侧)有关,既可向患侧,亦可向健侧,也可不出现眼震。

2.听力检测

听力损失程度一般与中耳炎病变程度一致,基本属于传导性听力损失。瘘管如位于鼓岬,则听力损失较重,可呈混合性听力损失。

3.瘘管试验

瘘管试验阳性。重者可引起向眼震慢相侧的倾倒。瘘管试验阴性者,不能排除瘘管存在;但假阳性者甚少。

4.前庭功能试验

前庭功能一般正常或亢进。前庭功能检查宜在发作间歇期进行,不宜行冷热水试验,以免感染扩散,而应改为冷热空气试验。旋转试验比较适宜。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在抗生素控制下行乳突手术,彻底清除病灶,探查瘘管。如瘘管较大,往往在清除附近病灶时,患者即诉眩晕,视物旋转,甚至恶心、呕吐。此时须注意尽量避免以吸引器直接吸引瘘管,而可将棉片覆盖之,继续手术。瘘管大多位于外半规管,特别在气化不良的乳突如此,少数瘘管位于前庭窗,甚至鼓岬;在气化型乳突,胆脂瘤侵犯范围甚广者,瘘管可位于后或上半规管,宜警惕之。清除瘘口及其周围病灶时,不宜用刮匙搔刮瘘管口。如在剥离瘘口周围病灶时,瘘管口的胆脂瘤包囊已一并脱离而去,此时可立即以清洁棉片将瘘口覆盖。病灶完全清除后,用颞肌筋膜覆盖瘘口,并以浸有抗生素的明胶海绵固定。对较大的瘘管,需取适当大小的乳突骨皮质片修补之,骨片不够大时也可使瘘管口缩小,然后再以筋膜覆盖。只要瘘管口病灶已彻底清除,本病不是鼓室成形术的禁忌证。术后注意应用足量抗生素预防迷路感染。迷路反应较重者,用地塞米松10mg/d,静脉滴注,共3天。

来源
内耳病,第1版,978-7-117-07513-9
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2版,978-7-117-09353-8
上一篇:颈部贝佐尔德脓肿 下一篇:浆液性迷路炎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