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别名 :耳源性并发症
化脓性中耳炎和胆脂瘤可产生多种颅内、外并发症,简称耳源性并发症(otogenic complications),过去耳源性颅内并发症与呼吸道异物、急性喉阻塞并称为耳鼻咽喉科三大常见急重症,病死率较高,值得高度重视。近年来,由于对化脓性中耳炎,特别是中耳胆脂瘤的重视和治疗,耳源性并发症已明显减少,其中耳源性颅内并发症已不多见。
耳源性并发症也可由耳部其他疾病引起,如结核、肿瘤等,但很少见。
由于在各种耳源性并发症中,有些内容是大致相同的,如病因、传播途径、诊断和治疗原则等,为了尽量减少内容重复,避免篇幅臃肿,作者从1990年开始,在本专题的编写中均将可能重复的内容在本概论中综合介绍。除有特殊内容需补充外,如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和脑脓肿的传播途径、脑脓肿的治疗等,其余各节中对相同的内容均不再重复。读者如有需要,可参阅本文中有关项目。
耳源性并发症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1.中耳炎的类型
无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乳突炎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特别是伴胆脂瘤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均可引起颅内、外并发症,其中以伴胆脂瘤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最多见,不伴胆脂瘤的化脓性中耳炎次之,急性中耳炎引起者较少见。结核性中耳炎及中耳癌引起者罕见。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当炎症处于急性发作期时最易发病。
2.致病菌毒力
致病菌毒力强、对常用抗生素不敏感或已产生抗药性,是化脓性中耳炎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原因之一。致病菌主要为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他有变形杆菌,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以及产气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等。
3.患者抵抗力
年幼体弱,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均易使中耳炎症扩散。据统计,耳源性颅内并发症年龄在11~20岁之间者占半数以上,10岁以下者次之。在经济和卫生事业不发达的地区,发病率亦较高。
4.引流不畅
如鼓膜穿孔被肉芽、息肉、胆脂瘤或异物(包括不易溶解的中药粉末)等堵塞,鼓膜穿孔太小等,均可导致中耳脓液引流不畅,炎症向邻近的组织、器官扩展。
1.循破坏缺损的骨壁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图1)当鼓室盖、鼓窦盖或乳突天盖、乙状窦板或陶特曼三角区等处被胆脂瘤、骨炎或外伤所破坏,中耳乳突腔便与颅中窝或颅后窝相通,如炎症急性发作,中耳脓液引流不畅,感染便可向颅中窝或颅后窝扩散。岩锥炎时,如病变穿破岩部前面或后面的骨壁,亦可引起颅中窝或颅后窝的硬脑膜外脓肿。乳突外侧骨壁或乳突内侧壁穿破时,脓液可顺此流入耳后骨膜下,或沿胸锁乳突肌、二腹肌向颈深部、咽侧隙蔓延,在局部形成脓肿。骨半规管或鼓岬遭破坏产生痿管,或因在感染的术腔作足板切除术,半规管开窗术,感染或细菌毒素可经此处侵犯内耳,引起迷路炎。外伤(如颞骨骨折)形成的骨缝亦为传播途径之一。
2.血行途径 中耳黏膜内的小血管、乳突导血管及骨小管中的小静脉与脑膜、脑组织表面的血管相交通,感染可由此蔓延至颅内。感染传入的方式各有不同,或通过血流直接运载感染物;或先形成静脉炎、静脉周围炎,产生血栓;或先产生败血症、脓毒血症,以后再感染颅内。由这种方式引起的感染,中耳的骨壁可能完整无缺或甚为坚实,而颅内感染却已广泛发展。
图1 耳源性并发症常见传播途径
1.耳后骨膜下脓肿;2.硬脑膜外脓肿;3.颈深部脓肿;4.横窦周围脓肿;5.横窦血栓性静脉炎;6.脑脓肿;7.小脑脓肿;8.硬脑膜;9.骨膜。
3.经正常的解剖途径、尚未闭合的骨缝或先天性骨质缺裂、经前庭窗和蜗窗,中耳炎症和毒素可侵犯内耳产生迷路炎。化脓性迷路炎可由此再经蜗水管、前庭水管及内淋巴管、内淋巴囊或第Ⅷ对脑神经鞘,将感染传播于颅内。流行性脑膜炎则可循相反方向向迷路播散,并发化脓性迷路炎。感染也可经尚未闭合的骨缝(多在小儿),如岩鳞裂或弓下裂孔,以及先天性鼓室上、下壁缺裂等扩展。
弓下裂孔(hiatus subarcuatus)是一个位于颞骨岩部后面,弓状隆起下方的宽约3~4mm的漏斗形裂孔,孔内含有弓下动脉,弓下静脉等组织,向后与颅后窝的硬脑膜紧密连接,向前穿过前半规管下方与鼓窦相通。此裂孔仅见于新生儿,成年后只有少许残迹。颞骨的感染可经此传至颅后窝。
耳源性并发症一般分为颅外并发症和颅内并发症两大类。
1.颅外并发症(extracranial complications)
如耳后骨膜下脓肿及瘘管、颈部贝佐尔德(Bezold)脓肿、迷路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详见第945页)、岩锥炎、颞部脓肿、耳前骨膜下脓肿以及远隔脏器的脓肿等。中耳脓液向外溢流,刺激外耳道皮肤所引起的急、慢性外耳道炎或外耳湿疹。
2.颅内并发症(intracranial complications)
如硬脑膜外脓肿、耳源性脑膜炎、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耳源性脑脓肿、硬脑膜下脓肿、耳源性囊性蛛网膜炎、耳源性脑积水和脑疝等。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协和医院于1953~1971年共收治耳源性颅内并发症419例,按主要诊断的发生频率顺序排列,以乙状窦病变(包括乙状窦周围脓肿和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居第1位。经手术探查或尸检证实的脑脓肿居第2位,耳源性脑膜炎居第3位。以下依次为硬脑膜外脓肿(不包括乙状窦周围脓肿)、脑炎、脑积水、蛛网膜炎等。如按发生例次将各病的发生频率顺序排列,仍以乙状窦病变居第1位,脑膜炎居第2位,脑脓肿居第3位。以下依次为硬脑膜外脓肿(不包括乙状窦周围脓肿)、脑积水、蛛网膜炎、硬脑膜下脓肿、脑炎、硬脑膜内脓肿、脑脊液耳漏、脑室炎及颅内低压症等。近10余年来,所见耳源性颅内并发症已明显减少。而合并迷路瘘管者却不少见。
有人主张将耳源性并发症分为3类:除上述颅内、颅外并发症外,将迷路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和岩锥炎另列一类,称颞骨并发症。
慢性乳突炎是否列入并发症内,目前意见尚不一致。有人主张将其看做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一部分或一个阶段;有人则将它列入并发症内。由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慢性乳突炎在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上颇为一致,在治疗中亦常将两者视为一个整体而进行处理,在此,为叙述方便起见,故将两者并称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而不将其另列专节讨论。
1.扩大乳突开放术
一经臆断为耳源性并发症,特别是颅内并发症,除患者一般状况极差,或已处于脑疝前期,须先暂予支持疗法,或疑为脑脓肿、颅内压高者,需立即行脱水疗法以降低颅压并行脑脓肿穿刺抽脓术外,均应尽早施行扩大乳突开放术。术中不论天盖及乙状窦板有无破坏,均宜开放一部分检查。如见硬脑膜或乙状窦有病变,必须暴露至正常范围。
对严重的颅内并发症(包括脑脓肿),如只施行了乳突开放手术而未处理颅内病变,或对未明诊断的脑脓肿患者,仅将天盖、乙状窦板磨去一部分后,症状有时亦可暂时得到缓解,但不久颅内症状又将重现,而且更加严重,因此,不可放松警惕。我们对这类患者行手术时,术毕常不将耳后切口完全缝合,以便观察,一旦病情变化,需要做脑脓肿穿刺时,即可迅速经乳突术腔穿刺排脓。
2.根据不同的并发症进行不同的特殊手术
如面神经减压术或吻合术,颈深部脓肿切开引流术,脑脓肿穿刺术等等。
3.抗感染治疗
注意参考细菌学检查结果选用适当的抗生素,细菌学结果明确以前,可根据常见致病菌菌种择用1~2种广谱抗生素。对重症颅内感染,宜采用两种抗生素联合用药,以静脉给药为主,并注意药物对血脑屏障的通透性。
4.对症治疗
如颅内高压者予以脱水疗法,并注意水和电解质平衡等。
5.支持疗法
如适当补液,输新鲜血、血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