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foreign bodies in external acoustic meatus
外耳道异物(foreign bodies in external acoustic meatus)种类繁多,归纳之,可分为动物性(如昆虫、水蛭等)、植物性(如豆类、谷、麦粒等)及非生物性(如小玩具、铁屑、石子、纱条等)3类。儿童多见,因小儿喜将小物塞于耳内。成人亦可发生,多系挖耳时将火柴头或木棒断入耳内;也可于外伤或作业时异物侵入。治疗外耳道或中耳疾病时若不注意,可将纱条、棉花等遗留于外耳道内。夏季露宿或野外作业务农时昆虫可飞入或爬入外耳道内。
外耳道异物(foreign bodies in external acoustic meatus)种类繁多,归纳之,可分为动物性(如昆虫、水蛭等)、植物性(如豆类、谷、麦粒等)及非生物性(如小玩具、铁屑、石子、纱条等)3类。儿童多见,因小儿喜将小物塞于耳内。成人亦可发生,多系挖耳时将火柴头或木棒断入耳内;也可于外伤或作业时异物侵入。治疗外耳道或中耳疾病时若不注意,可将纱条、棉花等遗留于外耳道内。夏季露宿或野外作业务农时昆虫可飞入或爬入外耳道内。
外耳道异物一般用耳镜检查多能发现,但有时因异物刺激,患者本人或家长自己试图取异物损伤外耳道,导致外耳道肿胀,看不清异物。如有明显异物史,应仔细检查。
另外,在外耳道底壁和鼓膜下缘的交接处比较深陷隐蔽,细小的异物可在此存留并被隆起的外耳道底壁遮挡,检查时要格外小心。
取出异物的方法应根据异物的大小、形状、性质、位置、是否并发感染以及患者的年龄而定。
(1)圆形光滑的异物,可用异物钩或小刮匙等器械顺空隙越过异物而将其钩出(图1),操作中特别是小儿术中不配合时,切勿用镊子夹取,以防将异物推入深处,嵌在峡部或损伤鼓膜。
(2)异物细小时可用冲洗法洗出。冲洗法禁忌证:①合并中耳炎,鼓膜有穿孔者;②鼓膜被异物损伤穿孔或合并中耳异物者;③植物性异物(如豆类)遇水易膨胀者;④尖锐多角的异物;⑤石灰等遇水起化学反应者。

图1 外耳道异物钩出法
(3)活昆虫等动物性异物,可先滴入甘油或食物油将其淹毙,或用2%丁卡因、70%乙醇、或对皮肤无毒性的杀虫剂等滴入,使其麻醉瘫痪后用镊子取出或冲洗排出。对飞虫也可试行用亮光诱出。
(4)已经泡胀的植物性异物,应先用95%乙醇滴入,使其脱水,缩小后再行取出。易碎的异物也可分次取出。
(5)不合作的幼儿,可在全身麻醉下取出异物。异物过大或嵌入较深,难以从外耳道取出时,或同时合并中耳异物时,可作耳内或耳后切口,取出异物。
(6)外耳道有继发感染者,应先行抗感染治疗,待炎症消退后再取异物,或取出后积极治疗外耳道炎。
(7)异物取出过程中,如外耳道损伤出血,可用碘仿纱条压迫止血,次日取出,涂以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