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
作者
钟乃川
概述

颈淋巴结转移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转移途径之一。正确、及时的诊断和处理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命质量有重要意义。颈部淋巴结转移癌中,大多数源于头颈部癌,少数来自锁骨下器官的癌。颈部包块主要分为三类:①炎性包块;②良性包块;③恶性包块。据统计,成年人的颈部包块 (甲状腺肿瘤除外)中70%~85%为肿瘤,炎性病变约3%~6%,先天性病变约占12%~24%。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大多发生于中年以上。

发病机制

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首先,肿瘤细胞要脱离原发肿瘤组织(这与瘤细胞的黏附分子的丢失或突变有关,细胞间黏附性降低),其次是肿瘤细胞能够分泌一些蛋白水解酶、肝素酶等降解癌组织旁的、淋巴管的基底膜、组织中的基质成分,为肿瘤细胞的转移创造条件;最后是肿瘤细胞必须具有运动能力(能够从原发部位迁移到淋巴管、血管旁,并能通过伪足样运动穿过淋巴管和血管壁),肿瘤组织还需具有新生血管的再生能力(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使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为肿瘤组织提供营养保障。肿瘤转移的机制非常复杂,有些恶性肿瘤很少或几乎不转移(如基底细胞癌、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等),而有些恶性肿瘤很早即可发生淋巴结转移(如鼻咽癌、肺的小细胞癌、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等),有的恶性肿瘤往往局部淋巴结转移而远处转移少见(如甲状腺乳头状癌等),有的恶性肿瘤容易出现血性转移而非淋巴结转移(如恶性胃肠道间质瘤、胚胎型横纹肌肉瘤、血管肉瘤等),恶性肿瘤的转移与肿瘤的类型、分化、生长时间、基因改变密切相关,其转移能力的获得是部分瘤细胞在生长发展过程中基因突变的结果。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要点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要点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治疗与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相同,采取手术切除+放射治疗的综合治疗办法。

1.原发灶明确的颈部转移癌

 根据原发灶部位的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1)如果原发灶位于鼻咽部,应采取单纯放射治疗的方法,如鼻咽部原发灶放射治疗后控制,复查无肿瘤,但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可以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2)如果原发灶位于喉部、下咽部及甲状腺,充分评估原发肿瘤范围,如有机会手术切除,应采取原发肿瘤切除+颈部淋巴结清扫的治疗办法,术后行放射治疗。如果肿瘤范围较大难以切除或患者存在手术禁忌证,则建议行放射治疗。

2.颈部复发转移癌

 原发肿瘤切除术后,再次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术前完善强化CT、MRI、血管造影等检查,明确淋巴结与颈部血管的关系,充分术前评估后如能手术切除,行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如果严重侵犯血管,则行放射治疗。

3.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

 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在积极查找后仍无法确定原发灶的病例,可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密切随访,积极查找原发灶。

来源
全国县级医院系列实用手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手册,第1版,978-7-117-23973-8
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2版,978-7-117-09353-8
颈淋巴结转移癌临床——经典与现代理念,第1版,978-7-117-12347-1
上一篇:颈部神经纤维瘤恶性变 下一篇:窦组织细胞增生症并巨大淋巴结病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