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颈动脉瘤
颈动脉瘤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carotid artery aneurysm

作者
钟乃川
概述

颈动脉瘤(carotid artery aneurysm)是指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和颈外动脉及其分支的动脉瘤。这类动脉瘤较为少见,占周围动脉瘤的2%。常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创伤和感染,先天性及中层囊性变者较少见,极少数是由于医源性因素,如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切开或自体静脉补片术后等引起。通常,将颈动脉瘤分为三类:真性、假性和夹层动脉瘤。

病因学

颈动脉瘤和其他动脉瘤一样,包括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两种。真性颈动脉瘤病因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约占总数的70%,其他如创伤、各种类型的动脉炎、动脉中层囊性变性、肌纤维发育不良、动脉滋养血管栓塞、感染 (术后细菌感染)、Marfan综合征等。假性动脉瘤以创伤、感染为常见病因,也可由手术或介入治疗引起的医源性损伤所致,特别是在血管内膜剥脱术或颈动脉切开补片移植术后,由于颈动脉壁薄弱,可能导致局部动脉壁扩张,也可在血管移植术后的吻合口处形成假性动脉瘤。

颈动脉瘤病变一般为单发,呈现单侧囊性病变。病变在颈总动脉及其分叉处最常见,其次是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瘤少见。颈动脉瘤由于病因不同,好发部位和性质也不同,真性动脉瘤一般呈椭圆形或圆球形,瘤体近心端和远心端动脉迂曲,动脉瘤内常有血栓形成。如果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可导致颈总动脉分叉处梭形真性动脉瘤。颈动脉假性动脉瘤常因外伤或医源性损伤所致,在缓慢破裂的病例,瘤体周围组织形成对瘤体的包裹,但是这种情况十分危险,笔者曾急诊治疗1例两侧假性动脉瘤急剧增大引起窒息的病例,幸亏患者本来住在病房,而且手术医师之前已经有所准备。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1.二维图像表现

真性动脉瘤表现为颈动脉局限性扩张,呈梭形或囊状,管壁内膜连续性好,动脉硬化者管壁上可见斑块回声,有时可见附壁血栓回声;假性动脉瘤表现为颈动脉旁的混合性回声区,中央为无回声区并与颈动脉相连通,周边为低回声;夹层动脉瘤可见颈动脉内膜分离,将管腔分隔为真假两个腔,急性期中分离的内膜随心动周期来回摆动。

2.彩色多普勒和频谱多普勒表现

真性动脉瘤瘤腔内可见红蓝相间的涡流;假性动脉瘤可见颈动脉与瘤腔连接处的明亮血流束,血流自颈动脉经连接通道射入瘤腔,形成漩涡状血流,频谱多普勒可见破口处双向血流,收缩期血流高速射入瘤腔,舒张期再返回颈动脉;夹层动脉瘤在真腔内显示持续地正向血流,而假腔内可为往返的双向血流。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颈动脉瘤如果不及时治疗,瘤体必然不断增大,可产生压迫和脑缺血症状,严重者发生破裂出血,危及生命。故一经确诊,应尽早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则包括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有严重心、脑、肺、肾等脏器疾病,不能耐受麻醉和手术者,或者血管造影显示颅内交通支动脉完全阻塞者,或者年事已高而瘤体颇小者。主要采取控制血压、降血脂等药物治疗,以延缓动脉瘤增大。但颈动脉瘤患者如果不手术治疗,70%可因瘤腔内血栓形成、栓塞造成脑供血不足,甚至脑梗死或者动脉瘤破裂导致大出血、窒息、死亡。因此,颈动脉瘤非手术治疗预后不良。

(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单纯颈动脉结扎术、动脉瘤缩缝术、动脉瘤外镶或包裹术、单纯瘤体切除术、瘤体切除+颈动脉对端吻合术、瘤体切除+颈动脉重建术、瘤体切除+颈动脉分两部吻合法等。

(三)血管腔内治疗

近年来,随着腔内血管外科技术的迅猛发展,应用介入技术治疗颈动脉瘤在国内外均有报道。如应用栓塞技术治疗假性动脉瘤,应用血管内支架技术治疗真性动脉瘤、动脉夹层等,虽然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但是远期疗效令人鼓舞。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由于存在出血、血肿,解剖困难,手术时往往因为解剖、止血和血管重建等延长颈动脉阻断时间,增加了脑缺氧等并发症的发生,并有损伤周围神经和静脉的可能。介入治疗可采用带膜支架,将颈动脉破口阻隔于血管腔外,达到修复动脉破口的目的。介入治疗方法简单,创伤小,能够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仍然要严格注意瘤体的解剖特点,例如颈内动脉瘤走行迂曲,导丝难以通过者,不宜采用介入治疗。颈部被盖组织少,活动范围大,支架容易发生变形,从而导致动脉瘤复发、血管阻断等,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来源
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多学科诊治,第1版,978-7-117-21658-6
颈部血管外科,第1版,978-7-117-20427-9
上一篇:气管前间隙感染 下一篇:颈动脉体瘤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