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foreign bodies in the throat,trachea and bronchi
小儿臼齿未萌出,咀嚼功能差;喉头保护性反射功能不良;小儿进食时爱哭笑打闹;学龄期的儿童喜将一些小玩具、笔帽、哨等含于口中,当其哭笑、惊恐而深吸气时,极易将异物吸入气管。重症或昏迷患儿,由于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偶有将呕吐物、血液、食物、牙齿等呛入气管。
1.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可发现不透光异物、患侧肺不张、对侧代偿性肺气肿。透视下可见纵隔摆动。继发感染时有相应炎症征象。
(2)螺旋CT扫描
通过三维重建,可直接显示异物在气道内的轮廓,大小和部位。
2.内镜检查
(1)纤维支气管镜或电子支气管镜
较影像学检查更为直观、可靠,对异物史明确,X线检查阴性的患儿应行纤维支气管镜或电子支气管镜检查。
(2)硬质支气管镜
检查同时,准备好异物钳,发现异物即可取出。
1.取异物
(1)现场人工去除异物
1)婴儿
背部叩击—胸部按压法(图2、图3)。①婴儿脸朝下躺在急救者前臂上,急救者紧托患儿下颌支撑其头部,并把前臂放在大腿上,使婴儿头部低于躯干;②在婴儿两肩胛骨之间用手掌根部用力叩击5次;③在背部叩击后,可将空着的一只手放在患儿背部,托住患儿头部,用两手臂有效夹住患儿,使患儿转为仰卧位。转换体位时注意保护患儿头颈、躯干、腹部同时翻转;④急救者手托住患儿头颈,前臂撑于大腿上,患儿仰卧其上,头低于躯干;⑤与胸外按压相同的位置及手法给患儿5次快速向下的胸部按压。

图2 背部叩击——胸部按压法之背部叩击

图3 背部叩击——胸部按压法之胸部按压
以上步骤可以重复直至异物排出或婴儿失去意识,婴儿失去意识时使用舌—颌抬高方法(图4)开放气道,若看到异物将其取出,尝试人工呼吸。

图4 舌-颌抬高法开放气道
2)儿童
Heimlich手法(图5、图6):①站在患儿背后,术者手臂从患儿腋下环抱患儿躯干;②一只手握拳将拳头的大拇指对准患儿剑突下脐上方腹中线处;③另一手扣在拳头外、快速、反复向后上的推压患儿腹部(避免撞击剑突及肋缘),直至异物排出或患儿意识丧失;④患儿意识丧失时用舌—颌抬高法(图4)开放气道,若看到异物用手指去除。并尝试人工呼吸,或腹部推压法排异物。

图5 Heimlich手法(立位)

图6 Heimlich手法(仰卧位)
(2)手术取异物
1)症状轻微、无并发症者尽早手术取异物。
2)阻塞性呼吸困难者,应立即手术取异物。
3)并发症严重者,如高热、脱水、皮下气肿、纵隔气肿和气胸等,先控制并发症,待病情缓解后再取异物。
4)完全或接近完全呼吸道梗阻、极度呼吸困难、发绀时,无取异物的设备和技术条件情况下,先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或环甲膜穿刺术维持呼吸道通畅,再转有条件医院。
2.对症治疗
包括给氧、呼吸支持和治疗继发感染等。
呼吸道异物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应广泛地向父母及保育员进行宣教,3岁以下臼齿尚未萌出的小儿,不应给予花生、瓜子、豆类及其他带核的食物。在小儿进食时不要乱跑乱跳,以免跌倒时将食物吸入。进食时不可惊吓、逗乐或责骂,以免大哭大笑而误吸。教育儿童要改掉口含笔帽、哨及小玩具等坏习惯。对于幼儿可能吸入或吞下的物品,均不应作为玩具。危重及昏迷患儿进食时,应特别注意,以防误吸。
1.呼吸道异物主要指外源性异物。
2.明确异物吸入史,突发剧烈呛咳诊断容易。无明确异物史,症状不典型时诊断比较困难,较长时间呼吸道感染,尤其伴喘息,迁延不愈时应考虑呼吸道异物可能。
3.临床典型表现为突然剧烈呛咳、严重者呼吸困难、不能发音、发绀,甚至窒息死亡。可并发呼吸道感染、肺不张、气胸、皮下气肿和纵隔气肿等。
4.典型体征为可闻及气管内异物撞击音、患侧呼吸音减低。
5.X线检查、胸部CT扫描及三维重建、支气管镜检查可确定诊断。
6.治疗的关键是尽早或立即取出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