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食管闭锁和食管气管瘘是新生儿期严重的消化道畸形。闭锁食管远端与气管的瘘多位于气管分叉或右侧支气管近端。
国内发病率大约在1∶2000~4000之间。
根据食管闭锁部位以及是否并有食管气管瘘,将食管闭锁分为5种类型(图1)。
1.食管近段为盲端,远段与气管后壁沟通,形成食管气管瘘。此型最常见,约占86.5%。
2.食管近段与气管后壁沟通,形成气管食管瘘,远段为盲端。此型占0.8%。
3.食管近段、远段均为盲端,无食管气管瘘。此型占7.7%。
4.食管近段及远段分别与气管后壁相沟通,形成两处食管气管瘘。此型很少见,约占0.7%。
5.食管腔无闭锁,但食管前壁与气管后壁间有瘘管相通,呈H形畸形。约占4.2%。

图1 各种类型的食管闭锁
(1)近段为盲端,远段与气管后壁形成气管食管瘘 (2)远段为盲端,近段与气管后壁形成气管食管瘘 (3)近段、远段均为盲端 (4)近段及远段均与气管后壁形成气管食管瘘 (5)食管腔无闭锁,但其前壁与气管后壁相通
(1)胸部X线片:
可以了解双肺有无合并感染、肺炎等表现。
(2)食管碘水造影:
可以明确诊断。怀疑食管闭锁时,经胃管注入少量的水溶性碘剂后,拍片可显示食管盲端和瘘管。不同闭锁类型的X线表现不同。
(3)纤维食管镜检查:
怀疑为Ⅴ型时,慎用食管造影,经气管注入亚甲蓝,纤维食管镜检查发现食管内呈蓝色可诊断。
1.非手术治疗
禁饮食,置温箱或辐射台保暖,留置胃管,间断吸痰,吸氧,防止误吸,静脉营养支持,合并肺炎者予以抗生素治疗。
2.手术治疗
(1)适应证:
食管闭锁诊断明确应积极准备,尽早手术。对于病情稳定,食管两盲端距离不超过2cm者,宜行一期食管端-端吻合术。
(2)术前准备:
完善术前检查,确定闭锁类型:X线碘水造影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行血液生化、血常规检查及血气分析。胸片、心脏B超检查,排除心脏及肺部病变。
(3)经典手术方法:
传统开胸手术取左侧卧位,右侧第4肋间进胸。对足月婴,全身情况较好,未合并肺炎及其他严重畸形,闭锁两端相距在2cm以内者,选择瘘管结扎、食管-食管一期吻合术。Ⅲ型食管闭锁应首选一期吻合术;Ⅲa型盲端距离2cm以上,可以作Livaditis法近端食管肌层环形切开延长术,以降低吻合口的张力,防止吻合口瘘。对伴有严重肺炎或其他严重畸形的早产儿及长段食管闭锁,包括Ⅰ型、Ⅱ型、部分Ⅲa型,闭锁两端距离超过3cm者选择分期手术,一期手术包括左侧颈部食管造瘘术和胃造瘘术。近段食管经颈部切口引出,可引流唾液,防止流入呼吸道,胃造瘘可以在早期减轻腹胀,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入支气管,以后可提供胃肠内营养。待患儿6个月至1岁时行二期手术,术式包括胃管代食管或结肠代食管术。
(4)胸腔镜下食管吻合术:
胸腔镜下食管吻合术创伤小,具有与开放手术相同的效果。胸腔镜下食管闭锁矫治术适用于病情稳定,食管两盲端距离不超过2cm,拟行一期食管端-端吻合术者,主要为Ⅲ型食管闭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