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Laryngeal syncope
中文别名 :喉中风;喉眩晕;剧咳后晕厥
英文别名
tussive syncope
概述
喉晕厥(Laryngeal syncope):是一种因喉部原因引起的短暂意识丧失的综合征。Charcot 1876年首先报道。颇少见,多发于男性。又名“喉中风”、“喉眩晕”及“剧咳后晕厥(tussive syncope)”等。现就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等分述于下。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因喉部受到某些刺激或喉、气管的炎症等原因。与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烟酒过度,焦虑等因素亦有关。其发生机制有如下假说:①喉部受到刺激后,发生连续剧烈的咳嗽,导致胸内负压增高;当胸内负压增高达一定程度时压迫胸内静脉,使回心血量明显减少,左心输出量减少,引起暂时性的大脑缺血;②胸内压力增高也可经椎间孔传递于脑脊液使之压力增高,加重脑部缺血;③脑组织的缺血引起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出现晕厥;④迷走神经受反射性刺激,使心搏动暂时停止而发生脑贫血;⑤属于一种眩晕,与梅尼埃病相似;亦有谓此病为癫痫之一种小发作者。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针对病因,排除喉部的刺激因素。如有喉、气管的炎症应予以治疗。并使用镇咳镇静剂。发作时用开口器置于口内以免咬伤舌部,并可吸入亚硝酸异戊酯终止发作。屡发者亦可用“单声换气咳嗽”来控制连续性的剧烈阵咳。即嘱患者在每一声咳嗽后吸气,以减低胸内压力,中断恶性循环。
作者
钟乃川
来源
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2版,978-7-117-09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