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软骨膜炎 (perichondritis of larynx)为喉软骨膜及其下隙的炎性病变。急性及原发性者较少,慢性及继发性者居多,常使软骨坏死形成脓肿。
原因很多,可概括为如下3类:
1.喉部外伤
喉部各种外伤如切伤、刺伤、裂伤、烧伤和挫伤等均极易伤及喉软骨膜和软骨。喉裂开术或其他喉部手术,如过多分离甲状软骨膜时,可发生甲状软骨膜炎;高位气管切开术常损伤环状软骨,麻醉插管及喉部内镜检查,如损伤杓状软骨,或插管时间太久,压迫杓状软骨,均可引起杓状软骨膜炎;喉部吸入较大而硬的异物直接损伤喉软骨亦可引起本病。
2.放射线损伤
喉部软骨对各种放射线的耐受性极低,在颈部用深度X线、镭锭、放射性核素或其他高能量放射治疗和进行治疗时,常出现一些放射性喉软骨反应,引起喉软骨膜炎及软骨坏死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的时间与放射剂量的关系,并非完全一致。有些患者在放疗期间或结束时发生反应,多数患者为延迟反应,常在放疗后3~6个月,甚至1年至数年之后才发生,故应详细追问病史。
3.全身疾病
罹患上呼吸道感染、伤寒、白喉、猩红热、麻疹、天花、结核、梅毒以及糖尿病等疾病时,病菌或毒素可累及喉部各软骨,引起喉软骨膜炎;或因病菌感染,损害喉黏膜形成溃疡,溃疡深达喉软骨膜而致病。
4.喉部恶性肿瘤
喉部恶性肿瘤晚期发生深部溃疡,继发感染,也可引起喉软骨膜炎及软骨坏死。
喉软骨膜炎多发生于杓状软骨,环状软骨及甲状软骨次之,会厌软骨膜感染者最少。外伤性喉软骨膜炎,常累及多个喉软骨。软骨膜发生炎症后,渗出液积留于软骨膜下隙,渐成脓液,使软骨膜与软骨分离,软骨缺血而坏死。病变之初,喉内部显现水肿或红肿,有时喉外部亦有肿胀。喉软骨膜炎亦有不化脓者,愈后瘢痕生成较多,明显增厚。喉结核最易侵及杓状软骨,并常波及环状软骨,使其强直。喉部梅毒病变,则多侵及甲状软骨。
1.颈部检查
甲状软骨膜炎患者,颈前部多有肿胀发硬,并有明显的压痛,有时颈部出现红肿,淋巴结也常肿大。
2.喉镜检查
检查所见视病变位置和范围不同而异。如病变限于一侧杓状软骨,则患侧杓状突明显肿胀,表面光滑发亮。甲状软骨喉腔面软骨膜发炎时,喉室带、声带、杓状突均发生肿胀。如病变在环状软骨板时,常于梨状窝处发生肿胀,环杓关节多被侵及发生强直,致患侧声带固定。
治疗原则:防止炎症的扩散及喉软骨坏死化脓。因为喉部软骨为各自的软骨膜所包绕,互相分隔。如果病变蔓延发展,或处理不当 (如切开或穿刺),可使炎症迅速扩散。如没有明显的喉脓肿形成,一般不主张施行探查性穿刺或切开。
1.早期应用足量的抗生素及激素治疗。
2.局部理疗或热敷,有减轻疼痛,促使感染局限化之功效。
3.患者尽量少说话,进流质饮食。
4.针对病因,积极治疗,如有异物,应尽早取出。
5.严密观察病员的呼吸情况,如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应行气管切开术。
6.喉软骨坏死化脓,则按喉脓肿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