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laryngeal web
先天性喉蹼(laryngeal web)即喉腔内一先天性膜状物,大者可占喉腔之大部称为喉隔,占喉部畸形的5%。其发生原因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当胚胎30mm时,原声门杓间的封闭上皮开始吸收,重新建立管道,若吸收不全可形成声门处先天性喉蹼。喉蹼厚薄不一,为结缔组织,有少数毛细胞血管,覆有喉部黏膜上皮层。喉蹼分声门上、声门及声门下三型,以发生于声门区者多见,发生于声门上、下及喉后部者极少。
当胚胎30mm时,第4、5对鳃弓各发生一突起形成披裂,以后喉上部的管腔逐渐开放,并形成喉室和声带。若此期发育障碍,导致两侧声带不能分开,则在喉腔内遗留一层膜状物,即喉蹼。
喉蹼的形态大小各异,厚薄不一。小的仅为声带前联合处的膜状小带,大的声门仅留一小孔。若隔膜完全阻塞喉腔,称为先天性喉闭锁。厚者坚实而多纤维组织,薄者半透明如蛛网。蹼表面覆盖鳞状上皮,中层为纤维结缔组织,底面为气管黏膜。
新生儿、婴幼儿须在全麻下行直接喉镜检查,儿童用间接喉镜检查即可诊断。但要明确喉蹼的大小、厚薄、位置,需行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并辅以摄像,以利于制订治疗方案。若遇呼吸困难患者,行直接喉镜检查时应做好气管切开术的准备。在喉镜下可见喉腔有膜样蹼或隔,呈白色或淡红色,其后缘整齐,多呈弧形,少数呈三角形。吸气时蹼扯平,但在哭或发音声门关闭时,蹼向下隐藏或向上突起如声门肿物。
喉蹼手术切除后,常可复发,因此治疗较难。喉蹼的治疗方法取决于喉蹼的类型。声门上喉蹼通常表现为室带的融合,声门下喉蹼多伴有环状软骨畸形,多数声门型喉蹼为膜性。因此术前判断喉蹼的大小、厚薄、位置,以及是否伴有喉软骨的发育异常,对治疗方案的制订起很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成败(表1)。
表1 治疗方案

新生儿患喉蹼若发生窒息时,应立即在直接喉镜下插入气管,吸出分泌物,给氧和人工呼吸,治疗效果颇佳,因此时喉蹼组织尚未完全纤维化,经支气管镜扩张后多不再形成。对有呼吸困难或声嘶之患者须在直接喉镜下以喉刀或电烙法去除蹼膜,此法常需行术后扩张,否则容易复发。近年来多用显微喉镜下以激光切除喉蹼,术后不需行喉扩张术,效果较好。喉蹼不大又无明显症状者,可不给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