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咽旁脓肿
咽旁脓肿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parapharyngeal abscess

概述

咽旁隙是头颈部最易受感染的间隙之一。咽旁脓肿(parapharyngeal abscess)为咽旁隙的化脓性炎症,早期为蜂窝织炎,随后发展而形成脓肿。

病因学

致病菌与急性扁桃体炎、咽后脓肿等相似,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导致咽旁隙感染的进路较多,扁桃体、腺样体、牙、腮腺以及鼻部、咽部所属淋巴结处的急性炎症,均可蔓延至咽旁隙,导致本病发生。

1.邻近器官或组织化脓性炎症的扩散

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腺样体炎等,以及颈椎、乳突、颞骨颧突或岩部的急性感染均可直接侵袭至咽旁隙。另外,扁桃体周脓肿、咽后脓肿、腮腺脓肿、磨牙区脓肿、颞骨岩部脓肿及耳源性颈深脓肿等可直接溃破或蔓延至咽旁隙。

2.医源性感染及外伤

扁桃体切除术或拔牙术,注射器、药液消毒不严;施行扁桃体周脓肿切开排脓时,误将咽上缩肌穿透,内镜检查损伤咽侧壁均可导致咽旁隙的感染。另外咽侧壁异物刺伤、外伤也可引起本病。

3.经血流和淋巴系感染

邻近器官或组织的感染,可经血行和淋巴系累及咽旁隙,导致本病发生。

病理学

为典型的化脓性炎症,初为蜂窝织炎,随后组织坏死溶解,形成充满脓液的腔,即脓肿。经适当治疗后,脓肿可吸收消散,较大脓肿,经切排或穿刺抽脓后,由肉芽组织修复,形成瘢痕。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检查

急性重病容,痛苦表情。颈部僵直,活动受限。患侧颈部、下颌下区肿胀,触之坚硬,有压痛。严重时肿胀范围可上达腮腺,下沿胸锁乳突肌延伸,前达颈前中线,后至项部。早期皮肤不显充血,形如木块样肿物,脓肿形成后,变软且有波动感。茎突前间隙的脓肿形成者,张口困难以至牙关紧闭,患侧扁桃体及咽侧壁同时突向咽中线,但扁桃体及腭舌弓无红肿,软腭、腭咽弓及悬雍垂多水肿,腮腺区肿胀明显,并波及下颌下区。

茎突后间隙脓肿形成时,无张口困难与牙关紧闭,患侧咽侧壁隆起,腭咽弓充血、水肿,扁桃体不被推移且无充血表现;下颌角处肿起而腮腺区肿胀较轻;炎症病变侵蚀颈内动脉,可发生严重出血;病变可侵犯颈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发生颈交感神经瘫痪综合征(Horner综合征)及喉痉挛。

颈淋巴结肿大常为局部肿胀所掩盖。白细胞总数上升,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为典型的细菌感染表现。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并发症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1.感染初期,脓肿尚未形成时,需及时给予足量敏感的抗生素及适量的类固醇激素等药物治疗,以防止感染蔓延和并发症的发生;并结合支持疗法和其他辅助治疗,如局部理疗,多数患者可获痊愈。

2.脓肿形成后,除上述治疗外,应施行脓肿切开排脓术。

(1)颈外径路:若下颌下及颈部肿胀明显,或脓肿位置较深,或咽部及外耳道有出血,病程长,疑有血管糜烂出血者,应从颈侧切开排脓。局麻下,在下颌下区作T字形切口,即沿患侧下颌骨下缘作一横切口,再沿胸锁乳突肌前缘作一垂直切口。切开皮下组织、浅筋膜和颈阔肌,分离颌下后部结缔组织,暴露颌下腺,并沿其下缘切开包绕颌下腺的颈深筋膜浅层 (图1),再将下颌下腺及面动脉一并拉起,然后用止血钳或手指紧贴颌下腺的深面,沿二腹肌后腹及茎突肌伸向茎突,并在茎突之外侧,从颅底顺动脉鞘向下,即可达到脓腔,充分排脓后,置引流条,切口部分缝合。

(2)经口径路:如脓肿明显突向咽侧壁,且未见或未触及血管搏动,则于咽侧壁最突出部分,作一垂直切口,约2cm长,然后用血管钳伸入切口作钝性分离,穿通咽上缩肌到达脓腔,引流脓液。

图1 咽旁隙感染颈外径路排脓法

(1)切口位置 (2)显示下颌下腺

作者
钟乃川
来源
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2版,978-7-117-09353-8
上一篇:咽后脓肿 下一篇:鼻咽部血管纤维瘤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