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周脓肿(peritonsillar abscess)为扁桃体周围隙内的化脓性炎症,早期发生蜂窝织炎(称为扁桃体周炎),继之形成脓肿。该病由Celsus首次描述和治疗。好发于青壮年,平均年龄20~35岁,儿童和老人少见,国外报道年龄最小患者为4个月婴儿,我科曾见1例发生于1岁的婴儿(1973),实属罕见。夏、秋两季多发。
大多继发于急性扁桃体炎,尤其多见于慢性扁桃体炎屡次急性发作者。
扁桃体隐窝,特别是扁桃体上隐窝中的炎症,因窝口阻塞,其中的细菌或炎性产物破坏上皮组织,向隐窝深部发展,穿透扁桃体被膜,进入扁桃体周围隙,形成蜂窝织炎,继之形成脓肿。小儿的扁桃体被膜较厚且致密,扁桃体隐窝呈裂隙状,分支少,且表浅,细菌不易聚集和穿透扩散,故极少发生此病。
1994年,Passy提出新的观点,认为Weber唾液腺与扁桃体周炎和扁桃体周脓肿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Weber腺位于扁桃体上间隙、扁桃体上方的软腭部,大约有20~30个唾液腺腺体结构,由一个共同的管道从腺体后方到达扁桃体的中间部分,即扁桃体渗透囊,其导管系统伸到扁桃体的表面,其分泌的唾液帮助消化附着于扁桃体隐窝上的残余食物。当Weber腺体或导管系统阻塞或感染时产生蜂窝织炎,组织坏死溶解,最后在扁桃体囊和咽侧壁、扁桃体上间隙之间形成脓肿。Passy提出的上述观点较合理地解释了该病的某些临床表现:①扁桃体周脓肿总是在扁桃体上间隙发生,将扁桃体向中线推挤;②多为一侧发病,且患侧扁桃体无渗出性改变;③在扁桃体周脓肿形成前,3~5天即有咽喉疼痛发生,所有这些均由Weber腺体感染后所致。
本病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菌有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厌氧菌感染也可导致本病发生。Wolf等(1994)报道160例扁桃体周脓肿脓液细菌培养的结果显示,链球菌属占70%,而厌氧菌属占15%,由于就诊前广泛使用抗生素,细菌培养阴性比例占25%以上。
本病多为单侧发病,两侧同时发生者极少。感染由扁桃体向外扩散至扁桃体周围疏松结缔组织中,形成扁桃体周围炎。镜下见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继之组织细胞坏死液化,融合形成脓肿。按其发生部位,临床上可分为前上型和后上型两种。前者脓肿位于扁桃体上极与腭舌弓之间,此型最常见;后者位于扁桃体与腭咽弓之间,较少见。炎症浸润和组织水肿,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常可导致患侧扁桃体上方软腭充血、肿胀,悬雍垂水肿,偏向健侧。脓肿的形成或翼内肌受炎症浸润,皆可出现张口困难。
患者呈急性病容,表现痛苦,因剧烈咽痛和张口困难,检查常不合作。早期周围炎时,可见一侧腭舌弓显著充血。若局部明显隆起,甚至张口困难,提示脓肿已形成。属前上型者,患侧腭舌弓及软腭红肿突出,悬雍垂水肿,偏向对侧,腭舌弓上方隆起,扁桃体被遮盖且推向内下方。病程7~10天者,有的脓肿可自行破溃排脓。属后上型者,患侧腭咽弓红肿呈圆柱状,扁桃体被推向前下方,软腭与悬雍垂可无水肿,常无张口困难。但是,炎症可向下扩散至喉咽部及喉入口等处,可引起喉水肿等并发症。
经及时合理的治疗,病情可迅速控制,预后良好。
1.脓肿形成前的处理按急性扁桃体炎处理,给予足量的抗生素类药物及适量的类固醇激素,并给予输液、对症处理。
2.脓肿形成后的处理
(1)穿刺抽脓:可明确脓肿是否形成及脓腔部位。2%丁卡因表面麻醉后,用16~18号粗针头于脓肿最隆起处刺入;穿刺时,应注意方位,不可刺入太深,以免误伤咽旁隙内大血管,针进入脓腔,即有脓液抽出。
(2)切开排脓:在穿刺有脓处,或者选择最隆起和最软化处切开。常规定位是从悬雍垂根部作一假想水平线,从腭舌弓游离缘下端(与舌根交接处)作一假想垂直线,二线交点稍外侧既为适宜切口之处(图1)。切开黏膜及浅层组织后(不宜过深,以免损伤大血管),用长弯血管钳向后外方顺肌纤维走向撑开软组织,直达脓腔,充分排脓。术后不置引流。对后上型者,则在腭咽弓处切开排脓。术后第2天复查伤口,必要时可再次用血管钳撑开排脓。
图1 扁桃体周围脓肿切开的部位
(1)从最隆起处作切口 (2)划线法切口
(3)施行扁桃体切除术:即“脓肿扁桃体切除术”(abscesston sillectomy),对病程较长,多次切开排脓仍未治愈者更为适宜。因脓肿的存在,扁桃体被膜与扁桃体窝之间已被脓液所分离,故手术剥离扁桃体较易。患侧扁桃体切除后,排脓彻底,恢复快,且无复发之可能。术后疼痛较轻,发生出血、脓毒血症或其他并发症者极少,比缓解期施行手术有明显的优越性(Fagan,1994),我科在1982年曾报道75例脓肿扁桃体切除术,获得较好疗效。缺点是张口受限,操作不便。也有人主张先作穿刺抽脓或切开排脓,3~4日后再作扁桃体切除术,此时局部炎症多已消退,患者一般情况改善,局部瘢痕尚未形成,手术较易。
3.脓肿消退后的处理应在脓肿消退2周后,将扁桃体切除,以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