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牙源性囊肿
牙源性囊肿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odontogentic cyst

概述

凡上颌部由牙齿发育障碍或病变所形成的囊肿,统称为牙源性囊肿。包括含牙囊肿(dentigerous cyst)和牙根囊肿 (dental root cyst)两种。

类型

(一)含牙囊肿

含牙囊肿 ( dentigerous cyst )又称滤泡囊肿 ( follicular cyst ),是环绕着未萌出牙的牙冠,且附着于牙颈部的囊肿(图1)。停留在牙槽中的未萌出牙可刺激成釉细胞,使呈增殖性并产生分泌而形成囊肿,牙釉质被包围在囊内。一般发生在10岁以后到40岁以前。大多发生在下颌骨第三磨牙,发生于上颌骨者较少,多为上颌单尖牙、前磨牙或切牙。X线或CT检查:表现为单囊型或多囊型透亮区,界限清楚,囊肿内多含有一个或数个牙齿,故名含牙囊肿,所含牙为未萌出的恒牙或额外牙。囊壁由复层鳞状上皮纤维构成,上皮衬里较薄,由2~5层扁平细胞或矮立方状细胞组成,表层无角化,囊液中含有胆固醇结晶及脱落的上皮,囊内含棕色或黄色液体。

图1 牙源性囊肿

(1)牙根囊肿 (2)含牙囊肿

囊肿生长较慢,但可不断增大,膨大后可压迫周围骨质,使其吸收、变薄,并向阻力小的方向逐渐扩大,甚至可破坏上颌窦各壁而使面颊、口腔前庭、硬腭及牙槽突处隆起,眼球向上、向外移位或发生鼻塞。无感染时,局部疼痛不明显。

根据慢性病史,口腔检查常发现有一牙缺如,多为尖牙、前磨牙或切牙,在隆起处触诊可触及其下有一表面光滑而具有弹性的肿块,按压似乒乓球或破蛋壳感,穿刺可抽出黄色黏液,X线片或CT扫描示窦腔扩大,囊肿阴影内含有牙影,即可诊断。

治疗:囊肿小者,可采用唇龈沟径路切除,不进入上颌窦;囊肿大者,可采用上颌窦根治术术式,完全切除囊肿及病牙,并尽量保留上颌窦健康黏膜。

(二)牙根囊肿

牙根囊肿 (dental root cyst ) 为成牙组织囊肿中最常见者。为牙根感染,牙髓坏死,根尖形成肉芽肿或脓肿,以后上皮长入囊肿内膜,病牙的根尖突入囊腔内或与囊腔隔绝 。囊壁为结缔组织构成,囊内膜为鳞状上皮,间属柱状上皮,若囊肿感染则为纤维组织所代替。囊内含有黄色浆液性或黏液性液体,内有胆固醇结晶。

根尖囊肿多发生于上颌切牙、尖牙和前磨牙根的唇面,囊肿增大可使面颊隆起。X线片或CT片示:病牙根尖部小圆形囊影,其周围有吸收现象。

治疗:切除囊肿,并同时治疗病牙,病牙可保留者,可行保守治疗。

作者
钟乃川
来源
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疗,第1版,978-7-117-23998-1
上一篇:鼻窦气囊肿 下一篇:皮样囊肿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