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急性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acute nasosinusitis

作者
钟乃川
概述

急性鼻窦炎为急性化脓性鼻窦炎(acute suppurative sinusitis),即鼻窦黏膜的一种急性化脓性感染。常继发于急性鼻炎。

病因学

急性鼻窦炎的感染常来自于:

1.窦源性感染

鼻窦之所以易罹患炎症,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其解剖学上的特殊性。鼻窦的窦口均较细小,一旦发生狭窄或阻塞,窦腔的通气引流既受影响,也易蓄脓,或演变成慢性炎症。鼻窦的黏膜又与鼻腔黏膜相连续,每当鼻炎发作时,鼻窦也将多少受到影响。加之各窦的窦口和窦壁均相隔甚近,一个鼻窦发炎时易使邻近鼻窦受累,时间愈久,范围愈广,最后形成多窦炎(两个以上鼻窦发炎)或全鼻窦炎(一侧或两侧鼻窦全部发炎)。上颌窦因窦腔较大,位置较低而窦口较高,易于蓄脓,更易被它处炎症累及。故在临床上上颌窦炎发病率最高,筛窦炎次之,额窦又次之,单独的蝶窦炎经临床证实者最少。

2.鼻腔源性感染

(1)急性鼻炎

急性鼻炎是鼻窦炎,特别是急性鼻窦炎的常见病因之一,尤其易并发急性筛窦炎。炎症从鼻腔蔓延入鼻窦的方式尚未完全明确,可能由于两者的黏膜互相连续便于炎症侵入鼻窦之故。在鼻窦通气良好情况下,致病菌也可随呼吸气流侵入。此外,喷嚏、擤鼻或高空飞行中迅速下降时,窦内压力低于鼻腔内压力,急性鼻炎的脓液也易进入鼻窦促使其炎症发展。

(2)鼻腔其他疾病

鼻腔多种疾病,如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黏膜肥厚、鼻腔的肿瘤和异物,以及鼻的变态反应等,都可堵塞窦口,使鼻窦通气引流受阻而发炎。鼻的变态反应与感染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更促进鼻窦炎的发展。

(3)污染物经鼻腔进于鼻窦

如游泳、跳水、潜水的方法不当,或游泳后用力擤鼻涕,使污水进入鼻窦而发炎。此种炎症多由厌氧菌引起,故临床症状较重。冲洗鼻腔时水压过高,将细菌冲入鼻窦,或呕吐时污物呛入鼻腔和鼻窦,均可引起鼻窦炎。

(4)鼻腔内填塞物留置时间过久

因局部刺激和污染,以及窦口的通气引流受阻而致鼻窦发炎。

3.邻近组织源性感染

如面部丹毒、面骨骨髓炎、牙病、腺样体肥大及慢性扁桃体炎等。

4.血源性感染

急性传染病,如流感、肺炎、麻疹、伤寒、猩红热、白喉及天花等也常引起鼻窦炎,尤其是儿童鼻窦炎的重要原因。此时除血行性感染外,伴发于上述诸病的急性鼻炎也是诱发鼻窦炎的因素。猩红热近年虽已少见,但易引起筛窦炎,病变也较重。

5.创伤源性感染

(1)外伤

以上颌窦和额窦外伤为多见,如骨折、异物存留或血块感染等可引起鼻窦的急性病变。

(2)气压损伤

即由气压骤变所致的鼻窦炎,较多见于额窦和上颌窦。

6.其他

(1)全身性因素

如身体过度疲劳,受凉受湿,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变态反应或特应性体质,内分泌失调,以及全身性疾病如贫血、结核、梅毒等;烟酒过度,居住环境不卫生,以及工作环境中的理化因素等,均可导致机体抵抗力减弱而发病。近年来,内分泌失调及变态反应因素日益受到重视。因二者均可使黏膜抵抗力降低,或引起鼻腔和鼻窦的黏膜水肿,容易使窦口发生堵塞,从而导致鼻窦炎。

(2)中毒

如碘中毒时,可发生中毒性鼻窦炎。

致病菌

鼻窦炎的形成及病理变化与致病菌的种类和毒力密切相关。常见的致病菌首推球菌属,如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卡他球菌及脑膜炎双球菌等;次为杆菌属,如流感杆菌、肺炎杆菌、变形杆菌、假白喉杆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等。但混合性感染远远多于单一性感染。由于滥用抗生素等因素,真菌感染鼻窦者渐多。鼻源性感染者,多为需氧菌,其脓可无臭味;牙源性感染者亦不少见,多为厌氧菌,脓常有恶臭。

病理学

急性鼻窦炎的黏膜病理变化类似急性鼻炎。主要可分为2期

1.卡他期

即急性卡他性鼻窦炎(acute catarrhal sinusitis)。窦内黏膜早期短暂贫血,继之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强,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亢进,分泌物为蜜黄色或无色。纤毛运动变缓,黏膜松弛、充血、水肿而变厚致窦腔,特别是窦口缩小甚至完全消失。可见上皮层下有粗细不等的纤维组织形成的网状结构,其间充满均匀细粒样凝固血清,并有多形核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尤其多见于扩张的血管附近。

2.化脓期

即急性化脓性鼻窦炎(acute suppurative sinusitis)。黏膜水肿和血管扩张加重,多形核白细胞浸润等变化更显著,分泌物变为黏液脓性。时间愈久充血愈重,毛细管可破裂出血。因水肿加重压迫黏膜下层,使血液供应不足,使上皮细胞与纤毛发生坏死与脱落。窦腔内存留黄色脓液,内含脱落上皮细胞、白细胞及细菌。

在急性炎症的极期或其后,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并发症。其炎症可侵及骨质或经血道扩散至骨髓、眼眶或颅内,如发生窦壁骨炎、骨髓炎、颅内感染和其他并发症,一般多见于儿童。

症状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检查

1.局部红肿

急性鼻窦炎出现局部红肿者,多见于儿童鼻窦炎(sinusitis in children)。一般为受累鼻窦邻近部位的皮肤及软组织发生红肿,例如:急性额窦炎时,额部及上眼睑红肿;急性上颌窦炎时,颊部或下眼睑红肿;急性筛窦炎时,内眦部出现红肿。

2.压痛和叩痛

当压迫受累鼻窦的窦壁或叩击其菲薄处时,可引起局部剧烈疼痛。如急性上颌窦炎者,用压舌板轻叩磨牙或划压牙冠时,可产生特殊的酸痛感;又如急性额窦炎者,患侧额窦前壁或底部有压痛和叩击痛。

3.鼻腔所见

急性上颌窦炎时,中鼻甲和下鼻甲黏膜充血肿胀;急性额窦炎时,中鼻甲前端黏膜多有明显红肿,或有息肉样变;急性筛窦炎时,中鼻甲和筛泡多有肿大和充血;急性蝶窦炎时,其黏膜急性充血的范围一般较小,多局限于鼻腔后上部和后鼻孔处。如果鼻腔充满大量脓液,则多来自上颌窦,因其容积最大,有时可见脓液从中鼻甲游离缘呈片状垂附于下鼻甲表面;脓液来自中鼻道或积留于下鼻道内者,多为前组鼻窦炎;脓液若积留于上鼻道或嗅裂,多为后组鼻窦炎。

4.咽喉所见

咽、喉部黏膜及其淋巴组织(如腭扁桃体等)常可充血肿胀,儿童急性鼻窦炎者尤为明显。前组鼻窦发炎时,其脓液可自咽侧壁流下;后组鼻窦炎者,脓液常可经鼻咽顶沿咽后壁流下。咽后壁黏膜有时亦可呈蜡光纸样干燥发亮。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治疗原则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并尽快消除病因,促进鼻窦的通气引流,控制感染以防止发生并发症或转成慢性鼻窦炎。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功能性鼻内镜手术。

1.全身治疗

(1)一般疗法

与治疗急性鼻炎相同:如注意休息,多饮水或进高营养流质饮食;对症处理如头痛或局部疼痛剧烈时,可使用镇痛剂等。

(2)抗炎治疗

因多为球菌、杆菌或厌氧菌感染,故宜首选并足量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如患者对青霉素过敏或细菌对此类抗生素具抗药性、可改用其他广谱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在使用抗生素之前或使用时,应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正确选择并足量使用抗炎药物,对防止发生并发症或转成慢性鼻窦炎至为重要。

2.局部治疗

(1)鼻部用药

与治疗急性鼻炎基本相同,为促进鼻窦的通气引流,可用1%麻黄碱生理盐水滴鼻或0.05%的羟甲唑啉喷鼻剂喷鼻。其方法是:上组鼻窦炎时,宜取头后仰位滴鼻;下组鼻窦炎者,应取头侧位滴鼻。用1%丁卡因加2%麻黄碱混合液棉片,置于中鼻道前段最高处,每日更换1~2次,使额窦开口处的黏膜消肿并促进其通气引流,可减轻急性额窦炎者之头痛。

(2)上颌窦穿刺

急性鼻源性上颌窦炎无并发症者,在全身症状消退和局部炎症基本控制,鼻腔病变已趋向局限化时,可行上颌窦穿刺冲洗法,有时一次冲洗即痊愈。亦可于冲洗后向窦腔内注入抗生素或激素。

(3)物理治疗

超声雾化、蒸气吸入、红外线照射、超短波电疗、电透热法和局部热敷等物理疗法,对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或减轻症状均有帮助。行超声雾化或蒸气吸入时,以往用药多为复方二苯乙醇酮酊,现在多用α-糜蛋白酶,或庆大霉素8万U加地塞米松5mg。

(4)手术疗法

急性期多不宜手术,仅在鼻窦炎症向外扩散而导致毗邻器官发生严重并发症时,才不得已而施之,但须严格掌握适应证。所幸现今抗生素发达,疗效颇佳的抗生素渐多,使较轻的并发症不致变严重,较凶险的并发症少见,预后日益渐好。

来源
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2版,978-7-117-09353-8
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2版),第2版,978-7-117-09353-8
上一篇:鼻窦炎 下一篇:慢性鼻窦炎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