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foreign body in nose
中文别名 :鼻异物
鼻异物(foreign body in nose)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外来物质进入鼻腔、鼻窦,或内生物质滞留于鼻腔、鼻窦者。异物仅限于鼻腔者多见于儿童,鼻窦异物则多见于意外伤或战伤。
外生性异物可通过前、后鼻孔或外伤而进入鼻腔、鼻窦;内生性异物可为先天性异常或外伤所致。
1.自塞入鼻
儿童多见,以3岁左右为甚,右侧较左侧常见。多因好奇玩耍误将细小物品塞入鼻内。儿童鼻腔小,异物塞入鼻腔后难以自行取出,孩子怕家长斥责不敢告知,日久遗忘,至局部及全身症状出现后才被注意。
2.爬行入鼻
在热带地区,昆虫和水蛭较多,可爬入露宿者鼻内。
3.饮吸入鼻
如在不洁净的水域捧饮生水或捧水洗脸时吸水洗鼻,致使水中生物进入鼻内。
4.弹射入鼻
工矿爆破、电动刨锯、狩猎玩枪时发生意外,使石块、木片、铁屑及弹片等进入鼻腔、鼻窦。
5.呕逆入鼻
呕吐、喷嚏、呛咳时,可迫使食物、蠕虫等逆行入鼻。
6.误遗于鼻
行鼻部手术时不慎将棉片、纱条、小器械或其断端遗留于鼻腔、鼻窦内,造成医源性异物。
7.内生于鼻
如死骨、凝血块、痂皮、鼻石等;鼻石是以细小异物为核心,因鼻腔分泌物或炎性渗出物浓缩分解出多种无机盐类沉积于异物表面而形成的结石。
虽然种类繁多,但主要可分为外生性(exogenous)和内生性(endogenous)两大类,前者又可分为动、植物类及非生物类,以植物类居多。
1.外生性异物
(1)植物类异物
如果仁、果壳、豆粒类等。
(2)动物类异物
较为罕见,如昆虫、水蛭、蛆、蛔虫、毛滴虫等。
(3)非生物类异物
如小玩物、塑料珠、玻璃球、橡皮头、金属弹片、碎石、小饰物、纽扣及扣式电池等。
2.内生性异物
如鼻腔及鼻窦牙、死骨、凝血块、痂皮、鼻石等。
手术取出鼻腔及鼻窦内的异物,是其主要治疗方式。根据异物的种类、性质、大小、形状、所在部位及停留时间,初步判断其取出的难易程度。一般多在无麻醉或表面麻醉下以直视方式取出;但若患儿不能配合或异物较大取出有困难者,则以在全麻下取出为宜。为防止异物吸入下呼吸道,可采用气管内插管术。异物较大,经前鼻孔取出有困难者,如为可钳碎的异物,如植物性异物、鼻石等,可用鼻钳咬碎异物,然后分次取出;对于不可钳碎的异物,如玻璃珠、钢珠等,可采取仰卧头低位,将异物推至咽部后再经口腔取出,但须谨防异物误吸入下呼吸道。鼻腔动物类异物,一经确诊,可采用仰卧垂头位在患侧鼻腔滴少许1%丁卡因,使其麻醉后在内镜下取出。鼻窦异物且症状明显者,可在鼻内镜下取出异物。若为锐利金属异物,需尽量明确异物部位,并充分准备后,方可施行手术取除。
必须强调的是:对于坚硬而圆滑的鼻腔异物,切勿以镊子夹取,而应以钝头异物钩经前鼻孔入鼻,自上方轻巧超越异物后再向前钩出,否则,有将异物推向鼻咽部误入喉腔及气管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