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药物性鼻炎
药物性鼻炎
概述

因鼻腔用药不当或全身用药引起的鼻炎称药物性鼻炎 (drug-induced rhinitis,rhinitis medicamentosa)。目前已将这种鼻炎列为一单独的疾病实体。

病因学

许多药物均可引起药物性鼻炎,其中既有鼻腔局部的用药,也有部分全身用药。

1.鼻腔局部用药:

(1)以肾上腺受体激动剂为基本药物的减充血滴(喷雾)剂,如盐酸奈甲唑啉 (滴鼻净),盐酸麻黄碱,盐酸羟甲唑啉 (达芬霖,必通,阿福林),盐酸赛诺唑啉 (诺通),盐酸甲氧明 (每速安),间羟胺 (阿拉明)等。

(2)表面麻醉药,如丁卡因等。

2.全身用药:

(1)α-肾上腺受体阻滞药:如血安平 (利血平) (reserpine)。

(2)扩血管药:如肼曲嗪 (hydralazine),酚妥拉明 (phentolamine)。

(3)交感神经抑制药:甲基多巴 (methyldopa)。

(4)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

(5)抗精神失常药:硫利达嗪 (thioridazine),奋乃静 (perphenazine)。

(6)抗焦虑药:利眠宁 (chlordiazepoxide),阿普唑仑 (alprazolam)。

(7)抗抑郁症药:阿米替林 (amitriptyline)。

(8)口服避孕药。

病理学

鼻腔黏膜下层的毛细血管增多、管腔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并有炎性细胞浸润。黏膜层内的各种腺体分泌增多。重者,上皮层纤毛散乱,脱落,失去功能。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1.本病之诊断一旦成立,应立即置换全身用药或停止局部所用药物。并向患者解释病情,取得配合。

2.鼻腔局部可改用生理盐水或海水 (如施地瑞玛)滴 (喷)鼻,亦可用二丙酸倍氯米松 (伯克纳)或布地奈德 (雷诺考特)喷鼻。

3.口服ATP 20~40mg,2~3次/d。

4.鼻丘封闭,或迎香、必通穴位封闭。

预防

1.严格掌握鼻腔减充血药的适应证。应用此类药品时,连续使用7天后即应停药,休息3天后方可继续滴用,一般不超过10天。

2.加强药品销售管理,防止滥售、滥用鼻腔减充血药。

作者
钟乃川
来源
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2版,978-7-117-09353-8
上一篇:慢性肥厚性鼻炎 下一篇:萎缩性鼻炎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