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慢性肥厚性鼻炎
慢性肥厚性鼻炎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chronic hypertrophic rhinitis

作者
钟乃川
概述

慢性肥厚性鼻炎(chronic hypertrophic rhinitis)是以黏膜、黏膜下层、甚至骨质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增生肥厚为特点的鼻腔慢性炎症。

病理学

黏膜固有层内的动、静脉扩张,静脉及淋巴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静脉及淋巴回流受阻,静脉的通透性增高,黏膜固有层水肿,继而在血管周围发生纤维组织增生,黏膜肥厚。如病变继续发展,由于纤维组织的压迫而血液循环障碍,可形成局限性黏膜水肿,发展为息肉样变,甚至形成息肉。黏膜上皮之纤毛脱落,变为假覆层立方上皮。病变如向深层发展,累及骨膜,产生成骨细胞,下鼻甲骨可增生肥大。

黏膜增厚的程度在鼻腔各处不同,通常以下鼻甲最重,下鼻甲前、后端和下缘,以及中鼻甲前端可呈结节状或桑葚状肥厚或息肉样变。鼻中隔黏膜亦可肥厚,多发生在与中鼻甲及下鼻甲相对之部位。

症状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检查

1.鼻黏膜增生、肥厚,呈暗红色或淡紫红色。

2.下鼻甲黏膜肥厚,鼻甲骨可肥大,常堵塞整个鼻腔。下鼻甲表面不平,呈结节状或桑葚状,下鼻甲前端及其游离缘尤为显著。

3.以探针轻压下鼻甲,有硬实感,不出现凹陷或虽有凹陷出现,但不易立即恢复。

4.以1%~2%麻黄碱生理盐水涂抹下鼻甲表面,黏膜不收缩或收缩甚微。

5.鼻腔底部或下鼻道内有黏液或黏脓性分泌物。

6.后鼻孔镜检时或可见下鼻甲后端肥大,鼻中隔后端黏膜肥厚。

治疗

1.局部应用血管收缩剂后,下鼻甲尚能缩小者,可作如下治疗:

(1)同慢性单纯性鼻炎之疗法。

(2)下鼻甲硬化剂注射:常用的硬化剂有80%甘油、5%石炭酸甘油、5%鱼肝油酸钠和50%葡萄糖等。

方法:下鼻甲表面先用2%丁卡因作表面麻醉15分钟,然后用较细的腰椎穿刺针从下鼻甲前端游离缘刺入黏膜下,并继续向后刺入,直达下鼻甲后端,但勿刺破黏膜(图1);此时开始缓慢注射硬化剂,边注射边退针,直至针头退出为止。每侧每次注入的硬化剂剂量约1~2ml,针头退出后,立即用消毒棉球压迫针眼止血。如两侧均作硬化剂注射治疗,则每周1次,两侧交替进行,仅单侧注射者,则7~10天1次,每侧3次为1疗程。间隔2周后可作第2个疗程,可共行2~3个疗程。一般于第1疗程结束后即可初见疗效。

图1 下鼻甲硬化剂注射法

(3)YAG激光治疗:YAG激光可插入下鼻甲黏膜下进行照射,其优点为:可保持黏膜的完整性,不影响鼻黏膜的生理功能。

2.鼻甲黏膜肥厚,对血管收缩剂无明显反应或经上述治疗未能奏效者,宜行手术治疗。下鼻甲黏膜肥厚者,作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下鼻甲骨性肥大者,作下鼻甲黏骨膜下切除术;中鼻甲肥大者,作中鼻甲部分切除术。

3.CO2激光、射频气化或消融肥大的下鼻甲黏膜或黏膜下组织,但应注意切不可过多损伤黏膜,以免后遗萎缩性鼻炎。

来源
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2版,978-7-117-09353-8
上一篇:慢性单纯性鼻炎 下一篇:药物性鼻炎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