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saddle nose
鞍鼻(saddle nose)系指鼻梁塌陷或凹陷呈马鞍状,为常见的鼻部畸形。
分为先天性的和后天性的,后天性者的原因较多。
1.后天性
(1)外伤
因外伤所致鼻黏骨凹陷性骨折而未及时予以复位,日久发生陈旧性病变,即鞍鼻畸形。
(2)手术
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时,误将鼻中隔的隔背软骨鼻背板部分损伤或切除,术后发生鼻梁塌陷。
(3)脓肿
如鼻中隔脓肿致其软骨支架受损甚或形成鼻中隔穿孔者,可后遗鞍鼻。
(4)梅毒
鼻部的特异性感染梅毒,不仅可破坏鼻中隔的骨性及软骨性支架,也可破坏鼻部的软组织,形成广泛的瘢痕,使皮肤向内陷缩而致较严重的鞍鼻。
2.先天性
如遗传或发育异常,以及先天性梅毒等。
从外观和畸形程度分为两类:单纯性鞍鼻和严重性鞍鼻。
行整形手术是其根本性治疗方法,儿童需年满18周岁后施行手术整形。
1.手术步骤
(1)切口:根据鼻梁及鼻小柱塌陷的类型,可于鼻底部作蝶形、“V”形、“Y”形等切口,或采用鼻小柱正中垂直切口。
(2)分离:循上切口,以小剪刀在鼻背板及鼻骨的前面自下而上潜行分离,直至将鼻背部的皮下组织分离成囊袋状,其上界需超过畸形区(图1)。

图1 分离鼻背部皮下组织
(3)矫形:将事先备好的矫形模置入鼻背囊袋内,反复调整修磨直至矫正满意(图2,图3)。

图2 无柄矫形模置入

图3 置入“L”形矫形模
(4)固定缝合切口后,鼻腔放置支撑管,鼻背鼻夹固定(图4)。

图4 鼻夹固定
2.术后管理
(1)限制头部活动,避免手按压鼻部。
(2)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1周后抽出鼻腔支撑管,拆除缝线。
(4)术后并发症:局部感染、皮下血肿、矫形模脱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