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first web contracture
虎口挛缩既是手部常见损伤,也可继发于上肢损伤后处理不当,许多虎口挛缩是可以预防的,需要手部外伤患者注重虎口部的功能锻炼。治疗方面,轻度虎口挛缩可通过功能锻炼而获改善,对于中度或重度虎口挛缩,可以行手术治疗。
造成虎口挛缩的病因最常见为外伤,另外可见于注射性损伤,如将药物于合谷穴位内注射造成的拇内收肌挛缩,以及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拇内收肌索带。外伤性虎口挛缩根据虎口处组织其病理机制,有皮肤瘢痕挛缩、皮下筋膜挛缩、拇内收肌挛缩、拇短屈肌挛缩、第一腕掌关节囊挛缩及第一腕掌关节病变。外伤性虎口挛缩尚可继发于正中神经损伤后,拇指不能掌侧外展,或拇长屈肌腱损伤后远侧断端将拇指长期黏附在内收位。拇短屈肌挛缩及第一背侧骨间肌挛缩不仅可以形成虎口挛缩,而且可以合并拇指掌指关节屈曲及示指掌指关节屈曲。
1.测量方法
测量时,拇指应处于掌侧外展位或被动牵拉最宽位进行,虎口距离为拇指间关节纹尺侧点与示指掌指关节纹桡侧点之间的距离。
2.挛缩分度
(1)轻度:与健侧比相差1/3以内。
(2)中度:与健侧比相差1/3~1/2。
(3)重度:与健侧比相差>1/2。
一、手术方法
单纯拇内收肌切断术、拇内收肌切断同时游离皮片移植术、拇内收肌切断合并局部邻指转移皮瓣或全层植皮术、拇内收肌切断加残存邻指转移皮瓣、腹股沟交叉皮瓣成形开大虎口术、前臂岛状皮瓣及拇内收肌切断加游离皮瓣移植等。在应用上述各种方法开大虎口的同时进行拇指掌侧外展功能重建术适用于虎口挛缩同时伴有鱼际功能障碍。
二、手术要点
1.虎口开大应彻底
多数病例虎口挛缩的病理机制是复合性的,单一因素所引起的虎口挛缩较少。因此要求在手术过程中由皮肤、肌肉、骨关节逐层探查并解除挛缩因素,获得虎口彻底开大的关键步骤往往是切断拇内收肌斜头及第一腕掌关节囊分离或切开。必要时还需注意局部皮肤条件,必要时植皮防止瘢痕挛缩。
2.开大虎口的维持
无论在手术时还是手术后,虎口开大均有再挛缩的趋势,为了防治这种趋势,手术时虎口开大后应以粗克氏针支撑虎口,时间4周,拔除钢针后仍需积极进行主动与被动牵引锻炼,持续3~6个月。
3.恢复虎口开大的动力
虎口开大后应主动地进行拇指掌侧外展的主被动动能训练,这是防治手术后挛缩复发或影响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伴有正中神经损伤、鱼际肌萎缩时,拇指不能对掌,还应同时作对掌功能重建,否则单纯开大的虎口,术后必将重新形成挛缩,影响疗效。
1.严禁在合谷穴位内注射药物。
2.上肢任何部位的损伤均应注意预防虎口挛缩,及时进行患手及虎口区功能锻炼。
3.手部及虎口处损伤应注意虎口部正掌皮肤的覆盖。对掌功能位弹性牵引或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