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手部先天性畸形
手部先天性畸形
概述

先天性畸形是指在出生时或出生前存在有肢体发育异常,或潜在异常因素。人类在解剖结构上可以有一定的差异,但一般不应造成不良影响。若这种异常对形态和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应属于先天性畸形。

畸形是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或几个器官或系统以至全身发生的异常形态变化,还可以涉及生物化学方面。但在实际上,往往限于形态、大小、数量及位置等广义的形态学内容。畸形可以是局限的,也可以是全身性的或多发的。后者,可以造成某些器官组织的发育异常,形成全身性先天性畸形或发育畸形。在形态形成和发育过程中,据统计每20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发生不同程度的身体缺陷,但只有少数影响功能,表现明显畸形。其中60%属于形成异常,也就是在胚胎发育中发生内在紊乱。尚有40%是属于形成不良,即在妊娠后期胎儿的生长受到压抑。如果形成异常是起源于基因紊乱,就难以矫正,而形成不良就比较容易矫正,甚至会在发育过程中自行矫正。

手部先天性畸形变异很大,涉及的手部组织结构复杂,不仅在分类上,而且治疗上也是手外科领域的一大难题。即使是常见的畸形,如多指、并指畸形,由于畸形复杂多变,也常出现一些令人不满意的结果,甚至给进一步治疗带来困难。

病因学

上肢先天畸形的病因虽有很多还不清楚,但可能与两个主要因素有关,即内因‐遗传因素,外因‐胚胎所处环境的影响。Wiodemann(1962)认为约20%的畸形是由于遗传,20%是单纯由外环境影响所致,剩余部分可能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Fraser,1959)。

1.遗传因素

大多数先天畸形是由于遗传。5%的手部畸形是遗传所致。Apert综合征的短指畸形和Holt‐Oram综合征是单纯遗传引起手部先天畸形的例子。双亲正常时,一个孩子有缺陷,则下一个孩子有缺陷的可能性比正常大25倍。

2.环境因素

从胚胎发育过程来看,上肢基本成分的形成主要在胚胎早期,从第3周开始至第7周已基本形成。因此,胚胎所处的环境在妊娠头3个月对其生长和发育影响是关键性阶段。目前,从临床和实践观察,已知能致畸的环境因素如下:

(1)母亲的营养:如铜、碘、维生素A、B2、D等缺乏。

(2)化学因素:抗生素、缺氧症、某些药物。1956~1962年在中欧,很多早孕妇女服镇静剂沙利度胺(thalidomide),致大量胎儿畸形,尤以上肢为多。

(3)放射线:X线照射,核辐射的影响等。

(4)内分泌因素:糖尿病产物的影响,可使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增加5~7倍。

(5)感染:如早孕妇女患流行性蔷薇疹,先天性畸形可高达40%~80%。

(6)创伤:特别是母亲的严重创伤。

由于很多先天性畸形在治疗上十分困难,了解上述可能的致畸因素,尽量予以避免,可以减少先天性畸形的发生。

流行病学

手部先天性畸形比较常见,但其发病率尚缺乏准确和理想的统计,而且各地报告差异很大。欧洲的研究表明,肢体缺损为新生儿的59.1/10000;Woolf 等(1974)统计1951~1967年间,发生率为成活新生儿的1/1064;Leck报告英国伯明翰1950~1962年间发生率为成活和死亡新生儿的1/2228;Lamb 等在7个国际医院的调查,上肢先天性畸形为18/10000。1974年新生儿缺陷监测系统国际情报所开始进行预防新生儿缺陷的任务,目前有23个国家的27个中心参加,其发生率为2.3~9.5/10000。我国王炜(1985)曾对上海市35万新生儿出生记录进行调查,上肢先天畸形的发生率为0.85‰。以上统计数字虽然相差很大,但可以看出以多指和并指畸形最为常见。

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

通过细胞染色体中的遗传因子,将畸形遗传给下一代,是先天性畸形发病的主要原因。遗传在先天性畸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约5%的手部畸形是由遗传致成。由于血统关系,在有畸形家族史的家庭成员中,其畸形发生率是正常人群的25倍。肢体畸形也可发生在已知的染色体畸形的疾病中。手部畸形的发生,常见于染色体显性遗传。其遗传规律如下。

(1)致病显性基因在第1~22对常染色体中的某一对上。遗传与性别无关,家族中男女得病的机会均等。

(2)每一代都可有患者,常见连续数代。

(3)患者与正常人通婚,子女得病的机会为50%。如果配偶均为患者,子女得病的机会将为75%。

(4)存在着不同的表现度,即同一基因型的不同个体中,虽然都发病,但发病的严重程度有所不同,如并指患者,并指的严重程度不同。

显性遗传常见的畸形有并指、短指、裂手、多指等。

近亲结婚也是畸形发生的主要原因,一般非近亲结婚畸形发生率为0%或0.1%,而近亲婚配中,畸形发生率可达到25%~50%,是正常情况下发生率的250~500倍。

2.外界因素

即在胚胎时期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生的畸形。有些畸形,在其以后的几代中均不再出现,这种情况被理解为,畸形的发生是在胚胎时期受外界某些因素的影响所致,这种影响并不涉及染色体中的遗传因子,所以不发生遗传现象。影响胚胎发生畸形的关键时期是妊娠前3个月,实践证明与下列因素有关。

(1)营养因素:有人用白鼠做试验,证明母体饮食中缺乏维生素C时,小鼠肢体可发生弯曲。缺乏核黄素时,可发生腭裂、并趾、下颌骨及肢体短小等。缺乏维生素A,可影响胚胎软组织的发育,如心、眼、横膈及泌尿生殖器等。

在人体中,母体缺乏营养的机会很少,但某些胎盘的病变,可影响对胎儿营养的供应,以致影响胚胎的发育。

(2)药物因素:动物实验证实,台盼蓝、芥子氮等均能使动物胚胎发生肢体畸形。Kosenow和Pfeiffer(1960)报告了上肢短手直接连于肩部的海豹手畸形,考虑其与孕妇在怀孕早期服用一种沙利度胺(thalido‐mide,反应停)有关,其发病率高达20%。可以认为这些畸形是由药物作用所引起的。就是同一种药物,因其剂量、使用途径、吸收和代谢等的不同,其发生畸形的类型也不相同。

(3)放射因素:有人用X线照射怀孕前及怀孕后的小鼠,发现胎儿有明显发育抑制现象,特别是对眼及脑的影响较显著,也有并趾、多趾及缺肢等爪畸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文献报告曾随查205名儿童,都是在其胚胎的前半期,受过原子弹爆炸的影响,发现其中有28名有畸形,占13%以上,此发生率较一般人群为高,故不能否认与放射影响无关。

(4)内分泌因素:Daraiswami在孵育中的鸡蛋壳内注入少量胰岛素,可使小鸡产生多种畸形。同时发现,若将烟酰胺及核黄素与胰岛素一同注入,则可防止畸形的发生。在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后代畸形发生率较一般正常人高5~7倍。

(5)疾病因素:母体在妊娠头3个月患某些疾病,可招致胎儿畸形。Greeg(1941)发现,妊娠的前两个月患风疹者,可以使胎儿发生多种先天性畸形,如白内障、听力下降、心脏畸形、骨发育障碍等。这可能是由于病毒通过胎盘直接影响胚胎的发育所致。也有人认为,母体的健康情况,可能是对已具有某种畸形遗传因子的胎儿诱发畸形的一种辅助因素。

(6)创伤因素:有人认为,在胚胎早期,胚胎上的血肿,可抑制胚胎某部分的发育,致成畸形;在怀孕后期,胎儿生长迅速,而羊水逐渐减少,同时腹腔、盆腔的压力逐渐增长,特别是双胎或子宫畸形、子宫肌瘤等都会限制胎儿的活动,以及脐带或羊膜纤维索条缠绕或压迫,也会发生畸形或先天性缺肢。

(7)环境化学因素:Jones(1973)将酒精中毒孕妇所生的头颅、颜面、四肢、心脏及外生殖器异常,伴有全身发育障碍、精神呆滞症候群的患儿,命名为胎儿酒精综合征。以后有数百例以上的同样报告,所以,孕妇中等度的饮酒已被警告有一定的危险性。此外,已经确证低出生体重儿与母亲吸烟有关,平均体重减少150~250g。也有报告指出,吸烟可致流产增加与围产期死亡率上升。吸烟与不吸烟的母亲相比,产生畸形儿的危险性高出2~3倍。

分类

肢体先天性畸形的分类,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工作,过去应用不同的希腊语和拉丁语来描述普通肢体的缺陷,常导致临床医师的混淆。目前先天性肢体畸形的分类,是美国手外科学会和国际手外科联合会依据解剖和胚胎学而修订的,并且获得广泛的承认。Swanson(1983)对于这种分类有较详细的论述。统一分类标准,有利于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先天性畸形的监测,不同地区进行比较,可以帮助调查可能的病因学常见的因素,有利于防止和选择最有效的方式来处理,对先天性疾病的研究,治疗是十分重要的。现将分类论述如下。

一、肢体形成障碍

肢体形成障碍,属于肢体完全或部分形成障碍的先天性缺陷组,这类缺陷分为两型:横向和纵向。

1.横向缺陷:先天性缺肩、先天性缺臂、先天性缺肘、先天性缺前臂、先天性缺腕、先天性缺腕骨、先天性缺掌、先天性缺指

2.纵向缺陷

(1)桡侧纵列缺如:①桡骨发育不良;②桡骨部分缺如;③桡骨全部缺如。

(2)尺侧纵列缺如:①尺骨部分缺如;②尺骨全部缺如;③尺骨缺如合并肱骨桡骨骨性联合。

(3)中央纵列缺如(分裂手):①典型;②非典型(包括并指型和多指型)。

(4)中央纵向停止(海豹手):是肢体中段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空缺所致畸形。完全性海豹手上臂及前臂未发育,手直接附在肩上(图1)。近端型海豹手是上臂没有发育,手附在前臂上,而前臂附着在躯干上。远端型海豹手是前臂缺如,手直接附在上臂末端。

图1 完全性海豹手畸形

二、肢体分化障碍

在分化障碍类中,上肢基本成分的形成,主要在胚胎的早期,从第3周开始至第7周已基本形成。肢体分化障碍的不同临床表现,被认为是产生胚胎侧壁外胚间质团的不同程度的破坏,影响正常肢芽分化成单独的骨骼、皮肤、筋膜或神经血管组织成分。任何因素、环境或其他原因,在此期间干扰这种分化,都将产生相对应的肢体缺陷,例如在前臂的尺桡骨近端骨性连接。在7周以后,肢芽已基本分化完成,致畸形的因素所起作用则很小。

在腕关节,常见腕骨与腕骨间的融合,或腕骨和掌骨间的融合。指间关节,则常见于近侧指间关节的融合。并指畸形是这类中更为常见的,分化障碍从简单的皮肤桥连到复杂的骨性融合。

继发于肌肉、韧带、关节囊结构分化障碍的挛缩也常见,从简单的扳机指到小指屈曲挛缩,由于手指不对称引起侧方偏斜或移位也常发生。

(一)软组织受累

1.先天性多发关节挛缩症:分成严重型、中等度型及轻度型。

2.肩部

(1)肩下降不全。

(2)胸肌缺如:分成胸大肌缺如及胸大肌和胸小肌均缺如。

3.肘和前臂:①伸肌腱滑脱;②屈肌腱滑脱;③固有肌腱滑脱。

4.腕和手

(1)皮肤并指:①桡侧(第1、2指间);②中央(第2、3指及第3、4指间);③尺侧(第4、5指间)。

(2)挛缩继发于肌肉、韧带、关节囊分化障碍:①第1指蹼(图2);②关节屈曲畸形;③手指屈曲畸形;④扳机指。

图2 第1指蹼挛缩

(二)骨骼受累

1.先天性肱骨内翻

2.肘关节骨性融合:①肱骨桡骨骨性融合;②肱骨尺骨骨性融合;③全肘关节骨性融合。

3.前臂:①近端桡骨尺骨骨性融合(图3);②远端桡骨尺骨骨性融合。

图3 近端桡骨、尺骨骨性融合

4.腕和手

(1)骨性并指:①桡侧(第1、2指间);②中央(第2、3及3、4指间);③尺侧(第4、5指间);④拳击手(包括Apert综合征)。

(2)腕骨间骨性融合:①月骨‐三角骨骨性融合;②头状骨‐钩骨骨性融合;③舟骨‐月骨骨性融合。

(3)掌骨间骨性融合(图4)。

(4)指间关节融合:①近节指间关节;②远节指间关节。

图4 双手第4 ,5掌骨间骨性融合

(三)先天性软组织肿物

1.血管瘤性肿物:①毛细血管瘤;②海绵状血管瘤;③动静脉瘘。

2.淋巴管瘤淋巴性肿物。

3.神经源性肿物:①成神经细胞瘤;②多发性神经纤维瘤。

4.骨性肿物:骨软骨瘤病

三、肢体重复畸形

肢体重复的发生,可能是由于肢芽和外胚层冠在形成的早期受到特殊损害,使原始胚胎部发生分裂。有多指、孪生尺骨及镜影手等畸形。学者根据重复的组织结构来分类。此类中多指畸形最常见。分为桡侧(拇指部分或完全重复)、中央(中间3个手指)或尺侧(小指部分或完全重复),拇指或小指重复较为常见。

1.多指畸形:①桡侧多指;②中央多指;③尺侧多指。

2.孪生手畸形也称镜影手。

3.孪生尺骨畸形。

四、生长过度

可能是整个肢体或单一部分生长过度,某些是骨骼生长过度而软组织正常。其他的表现为过多的脂肪、淋巴和纤维组织。神经纤维瘤或血管瘤可在此类病例中出现。此类中最常见的畸形为巨指症。

1.全部肢体

2.部分肢体

3.巨指。

五、生长不足

生长不足也可称生长低下,表示肢体形成不完全,可以出现在整个肢体或它的末梢。生长不足可累及皮肤、指甲、肌腱、骨、血管、神经或肢体(上臂、前臂、手)等组织结构。这类常见的为短指畸形,掌骨或指骨异常短小,但形态完整。以及拇指发育不全等。

1.肢体全部

2.手全部

3.掌骨

4.手指:①短指并指畸形;②短指畸形(包括近节、中节、远节指骨)。

六、先天束带综合征

在肢体上有索条状横行凹陷,有周全性的,也有部分性的。犹如扎带的压痕,其深浅程度不一,有时可深达筋膜和骨膜。压迹过深者甚至可引起先天性截肢。此类畸形至今不能肯定是否是继发于羊膜索发育缺陷或器质性挛缩。

1.束带:①不合并淋巴水肿;②合并淋巴水肿。

2.肢端并指畸形。

3.宫内横断。

4.联合型:包括以上三种类型。

七、广泛性骨异常

包括许多遗传性发育异常。

1.发病机制不明确的全身性骨病,如骨软骨的发育异常、发育障碍、特发性骨溶化和原发性生长紊乱。

2.发病机制明确的全身性骨病,如染色体异常、原发性代谢异常、黏多糖和其他代谢性骨外紊乱。

解剖学与组织学

在胚胎发育中,上肢的发育过程是,上臂的结构首先发生,然后有前臂及手。整个上肢的发生及发育较下肢早1周。各种主要组织的发生次序为:血管首先长入,随后是骨组织的分化,然后是神经成分长入,随着运动神经长入肌肉组织出现分化。

上肢在胚胎中发育的概况:2周(胚胎长约2.1mm)时,上肢的结构尚未发生。3周(长约4.2mm)时,相当第5颈椎至第1胸椎处,开始出现一小的膨胀体即肢芽。遂发展逐渐向尾端生长。第3周开始,组织中有肌肉、韧带、肌腱,软骨发生。颈及臂丛形成,上肢的神经开始向肢芽的致密组织中长入少许。4周(长约9mm)时,肢芽渐渐分成两节,基节发育成肩胛带及上臂,远节发育成前臂和手。此期肩部雏形已出现。5周(长约11mm)时,前臂更屈向腹侧,与上臂及手分的更清楚。手的两侧方已能看出指轮廓。肢芽近端增大,渐向上移至颈部,肩部外形更明显,在5周末,已有骨的成分生成,肱骨、桡骨及尺骨有玻璃软骨出现。肌群分化,伸肌群较屈肌群更为发育。臂丛大部分分支已出现,神经已长入手并分布开,但手指组织尚未分化成骨、肌肉、肌腱等成分。

6周(长约16mm)时,大部分骨骼成分已有软骨和包在其外的软骨膜。此周肱骨出现柱状骨中心,随后桡骨出现,数天后尺骨出现。掌骨为5个细小软骨,手的软骨之间无关节间隙,只有致密的组织分隔。尺侧4个指的近排,出现短细的软骨深埋在致密的组织之中,但第1指只有致密的组织而无软骨。臂部大部分肌肉能分辨清楚。手的内在肌仍是前肌组织阶段。肌腱及韧带分化得更好,感觉与运动神经的分布已近似成熟的胎儿。

7周(长约20mm)时,上臂已近似成熟期的外形。前臂和手轻度旋前,指端已延伸接近腹中线。手指间裂隙已很清楚。上肢所有骨骼已形成玻璃软骨,但示指及小指远排尚未分化成致密组织。整个上肢的肌肉数目及位置已为成熟期。肌腱从肌腹到达止点已形成得很好。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的厚韧带均很清楚。主要血管及神经系统已达到成熟期状况,但臂丛尚连在一起,未分成索条。

上肢基本成分的形成,主要在胚胎的早期,从第3周开始至第7周已基本形成。一些致畸形的因素,如果出现在这一时期内,对胚胎的肢芽发育成畸形的影响最大。致畸形的因素作用在不同时期,将形成不同的畸形。如作用在胚胎第3周时,可能形成全上肢缺如畸形;作用在第6周时,可能形成短指畸形或并指畸形。

从胚胎发育的角度看,一种致畸因素的影响,常常不只限于胚胎的一个肢芽,也往往影响其他部分的分化发育。所以临床上手部先天性畸形的病例,也常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的畸形。如先天性并指或肘内翻等畸形,常伴有胸大肌缺如或右位心等。在临床上检查需特别注意。

病理学

先天性巨指畸形组织病理

1.手术肉眼所见皮下脂肪组织明显增厚,质软,界限不清楚。表面灰黄色,呈弥漫性或结节状,无包膜,增粗的指总神经直径可达2cm,指固有神经有的可达1cm。

2.镜下所见主要为大量成熟的脂肪组织和神经纤维组织增生,其间有不等量增生的胶原纤维,三者以不同比例存在。形成以周围神经组织和脂肪组织增生为主的病理改变。

3.因病变范围在正中神经分布区域,有的学者又称之为“正中神经脂肪浸润”

生理学

大约在怀孕23天上肢的肢芽沿Wolf嵴开始出现。肢芽内中胚层的增殖依赖于特定的血管结构,这些血管结构随肢体生长并且提供营养和氧气。肢芽的神经起源自神经外胚层其自身神经的支配。肢芽外胚层的前缘是被称作顶端外胚层嵴(AER)的增厚的嵴状突起。它的功能是推进可以动的命令中心,包含了肢体结构的建筑学蓝图。AER是被程序化的允许特定的DNA片段顺序转录。由AER指导的时间相关性基因转录的序列控制肢体结构靠近远端的分化。许多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参与持续的表面生长。基因编码的肢体畸形是“蓝图”的变化,并加入了肢体构造过程。

下层中胚层基质的分化是生长因子和细胞介质浓度梯度的相互作用。在肢芽的尾端边缘,极化活性区(ZPA)是肢体前后方向发育的信号中心。Hox基因家族在肢体桡侧的发育中扮演重要角色。WNT7基因组在背腹侧的发育模式中起到作用。对临床认识到的疾病数量的增加所绘制出特异性基因变异的图谱是对肢体发育三维轴线控制的理解更加深入的结果。

未分化的中胚层细胞血管的向内生长受供应高级程序区决定了肢体正常长度和大小的发育。这些血管支持的破裂限制了中胚层基质的数量并导致一系列的横向肢体缺陷被称作短指并指畸形。AER的最终作用是通过编码核酸内切酶基因调控的自我毁灭。这些基因出发的程序被称作凋亡或程序化细胞死亡。指蹼的消失出现在胚胎期的最后,大约怀孕56天时,肢体在胎儿期持续生长。

正常出生前发育的必要条件是子宫环境的保护。致畸的因子可能在发育的基因转录阶段或者被转录后生长因子干扰。物理的力量可能是胚胎或胎儿生长或者正常发育中分裂所致畸形的原因。后者的一个例子就是羊膜束带综合征。

有上肢畸形的儿童在其他器官系统的发育中还会伴有其他伴发畸形。已知的相关畸形包括心脏、胸部、脊柱、肾脏等畸形。已知的遗传相关畸形还包括造血系统和胃肠道以及下肢畸形。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1.多指畸形X线片表现

(1)软组织型:为一赘生软组织,内无骨骼、软骨肌肉与肌腱,不与正常指直接相连。

(2)多生指型:与正常指骨一样,含有指骨,并与掌骨构成关节,掌骨在构成关节处稍增大或呈分叉状。

(3)多指型:较少见,即在固有掌骨上发生两指骨。

2.关节挛缩症X线片显示,除关节挛缩畸形外,可见肌肉影像如水流细条透亮影。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原则

1.上肢先天性畸形

从治疗角度来看存在有两类问题,即功能问题和外观问题。治疗时应以改进功能为主,其次再考虑到外观改善。如果只有外观问题而无明显的功能问题,如某些类型的多指畸形、并指畸形等,也可以改善外观为目的给予治疗。

2.妨碍发育的畸形

随着肢体的发育,这类畸形会逐渐加重。这类畸形需要及早治疗,如某些复合型的并指畸形,相连的手指挛曲程度不同,或指关节不在同一水平上,以及皮肤软组织瘢痕挛缩,或畸形矫正后皮肤瘢痕挛缩等。不妨碍发育的畸形,如某些类型的多指畸形,可推迟到学龄前治疗。

涉及骨矫形的手术,特别是影响骨骼发育的,最好延长到骨骼基本发育停止后再做。

3.手术矫正畸形

要精密地考虑手术的预期功能效果,要考虑到未矫正前患肢已适应了的畸形,要考虑到先天性畸形往往涉及更多结构发育不全(血管、肌腱、神经、肌肉、骨关节等),以免手术估计不足,导致失败。同时也要考虑患者及周围环境对畸形的心理上和美学上的反映。衡量手术得失,因为手术矫正本身存在着功能改善与功能丧失的问题。如果急于求成,想尽早用手术来矫正畸形,有时反会干扰骨、关节的发育和屈、伸肌张力的平衡等,结果弄巧成拙。

严重的畸形,常涉及手上的各种重要组织。手术治疗包括应用矫形支具等,常需随着发育成长,有计划地分期进行,直到成年结束。例如矫正皮肤和软组织挛缩的手术,可在婴幼儿时期施行。肌腱的手术,需待患儿能够主动做功能锻炼时再做为宜,最早要等到5岁以后才宜施行。骨关节的手术,一般需待骨骺发育基本停止后再做。

4.辅助治疗

先天性畸形的手在儿童时期,随着发育成长,其功能代偿能力很大。如先天性拇指发育不良或缺如的患儿,畸形手在发育和生活使用过程中,其示指可以逐渐拇指化。示指可自动渐向桡侧倾斜、旋前,与中指距离增大,指蹼加宽,示、中指由原来只有夹持的动作,能逐渐出现对指相捏的功能,往往可以免去将来示指拇化手术(图5)。又如严重的前臂畸形,在发育使用过程中,往往可出现估计不到的良好功能。根据这种情况,对某些畸形严重的手,应报以积极的态度,从幼儿时期,有意识地加以指导和训练,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图6)。同时有计划的分期合理使用手法及支具、石膏等,常可对畸形得到相当程度的矫正。

图5 右手拇指先天性发育不良

在使用过程中,示指逐渐拇化,对指功能良好

图6

较严重的先天性尺桡骨畸形,在发育和使用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功能

护理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患者教育

近亲结婚是畸形发生的主要原因,一般非近亲结婚畸形发生率为0%或0.1%,而近亲婚配中,畸形发生率可达到25%~50%,是正常情况下发生率的250~500倍。

影响胚胎发生畸形的关键时期是妊娠前3个月,实践证明与下列因素有关。

(1)营养因素:在人体中,母体缺乏营养的机会很少,但某些胎盘的病变,可影响对胎儿营养的供应,以致影响胚胎的发育。

(2)药物因素:动物实验证实,台盼蓝、芥子氮等均能使动物胚胎发生肢体畸形。就是同一种药物,因其剂量、使用途径、吸收和代谢等的不同,其发生畸形的类型也不相同。

(3)放射因素:有人用X线照射怀孕前及怀孕后的小鼠,发现胎儿有明显发育抑制现象,特别是对眼及脑的影响较显著,也有并趾、多趾及缺肢等爪畸形。

(4)内分泌因素:糖尿病患者后代畸形发生率较一般正常人高5~7倍。

(5)疾病因素:母体在妊娠头3个月患某些疾病,可招致胎儿畸形。妊娠的前两个月患风疹者,可以使胎儿发生多种先天性畸形,如白内障、听力下降、心脏畸形、骨发育障碍等。这可能是由于病毒通过胎盘直接影响胚胎的发育所致。也有人认为,母体的健康情况,可能是对已具有某种畸形遗传因子的胎儿诱发畸形的一种辅助因素。

(6)创伤因素:有人认为,在胚胎早期,胚胎上的血肿,可抑制胚胎某部分的发育,致成畸形。

(7)环境化学因素:孕妇中等度的饮酒已被警告有一定的危险性。此外,已经确证低出生体重儿与母亲吸烟有关,平均体重减少150~250g。也有报告指出,吸烟可致流产增加与围产期死亡率上升。吸烟与不吸烟的母亲相比,产生畸形儿的危险性高出2~3倍。

预后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预防

1.遗传因素

其遗传规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①常染色体遗传,此种遗传与性别无关系,家族中不同性别的人患病机会均等;②家族中表现为连续几代的人患病;③患病者与正常人结婚,其下一代的患病概率为50%,如配偶双方均为病人,下一代发病的概率可达75%;④同一基因型的不同个体中,其表现的程度可不一致;⑤近亲结婚畸变发病的概率可高达25%~50%,为正常情况下发生畸形率的250~500倍。

2.环境因素

①营养因素,如某些维生素的缺乏可导致机体发育不良;②药物因素;③放射线因素;④内分泌因素,如糖尿病患者的后代发生畸变的可能性较正常人高5~7倍;⑤病毒感染,特别是孕早期的病毒感染尤其容易引起先天畸形;⑥创伤因素,外伤可导致正常胚胎发育的抑制;⑦酒精中毒;⑧吸烟及毒品,尤其是母亲吸烟或吸食毒品;⑨环境污染,如空气污染、食物污染等;⑩精神因素,甚至肥胖等。

作者
徐建光
来源
手外科诊断学,第1版,978-7-117-11549-0
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978-7-117-10262-9
手外科学,第3版,978-7-117-14574-9
骨科学(第2版),第2版,978-7-117-19526-3
临床骨科手册,第2版,978-7-117-07891-7
手外科学,第3版,978-7-117-14574-9|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978-7-117-10262-9
骨科临床护理手册,第1版,978-7-117-18807-4
实用新生儿外科学,第1版,978-7-117-18183-9
简明临床骨科学,第1版,978-7-117-19538-6
上一篇:前臂缺血性挛缩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