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910年,Kienbock最初对月骨无菌性坏死作系统描述,因此月骨无菌性坏死又称Kienbock病。月骨无菌性坏死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尺骨负变异和月骨无菌性坏死有显著相关性。一般认为月骨的血供破坏是引起月骨无菌性坏死的主要原因。月骨表面绝大部分为关节软骨覆盖而无骨膜,仅在掌侧及背侧与腕关节韧带附着处有小血管进入,故月骨血供破坏时很难借助相邻血供来修复再生。

图1 月骨无菌性坏死的X线分期(Lichtman分期)
病因学
易引起月骨缺血性坏死的原因有:①腕部反复轻微损伤,如木工、搬运工、锻工;②腕部发生过严重外伤,如月骨骨折、月骨脱位或周围脱位、腕关节脱位等;③在20~39岁间的重体力劳动者;④有腕、尺骨负变异或桡骨远端关节面尺偏角变小者。这些病因中的一个或数个存在,使进入到月骨或其内的血管破坏,或者是月骨压力增高,静脉回流受障,继而动脉供血不足使营养障碍,可能会导致月骨缺血性坏死。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月骨无菌性坏死的X线分期对治疗方法选择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对于Ⅰ期患者主要采用保守治疗,以制动为主要措施。Ⅱ期病变多采用血管束植入月骨,尺骨延长或桡骨缩短手术,或局限性腕间关节融合术。Ⅲ期病变可采用局限性腕间关节融合手术、月骨切除肌腱团填充术,或硅橡胶人工月骨置换术、头状骨缩短术。Ⅳ期病变伴有显著腕关节骨性关节炎,只能作腕关节融合、近排腕骨切除、全腕关节置换术或腕关节去神经手术等补救手术。
作者
徐建光
来源
实用外科学 (全2册)(下册),第4版,978-7-117-239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