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趾数多于正常为多趾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畸形。有时多余的足趾也有跖骨结构,是附着在跖骨上的小突起,其功能与正常相似。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足趾先天性合并一起,称为并趾畸形。其并趾程度各不相同,如皮肤和骨质均可部分或全部融合,甚至有全足并趾畸形。
多趾和并趾畸形常联合存在,并趾症合并其他畸形可形成多种综合征。
本病属先天性疾病,一出生即被发现。病因未明,部分病例为遗传因素,且有隔代遗传现象。环境因素对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影响,如某些药物、病毒性感染、外伤、放射性刺激、近代工业污染都可能成为致畸因素。
(一)体格检查
注意患者生命体征:体温、血压、呼吸、脉搏。
1.视诊
注意观察患者患肢畸形的类型及部位。
2.触诊
进一步触摸患肢,确认多指与正常手指及并指之间是否存在骨性连接。
3.关节运动检查
检查畸形手指的主动与被动运动情况。
4.肌肉运动检查
畸形手指肌力检查。Code分级0~5 级。
5.感觉检查
畸形手指浅感觉(痛温觉、触觉)和深感觉。
6.反射检查
生理反射和病理反射。
7.肢体的测量
畸形手指长度及周径的测量,以及与正常手指的对比。
(二)辅助检查
1.一般检查
血尿常规、肝肾功、血糖、离子、肝炎病毒、凝血、HIV+TPPA+RPR、胸片、心电图。
2.特殊检查
患肢X线片。
(一)多指畸形手术治疗
1.手术时机 对仅以狭长皮蒂与正常手指相连的赘生指,简单切除即可,出生时即可进行;对简单性多指,特别是尺侧多指,出生后3~6个月手术较好;对有严重畸形,组织缺损的复杂多指,可借助显微外科技术,在1岁后行多指切除术,进行组织移植或移位等手术重建功能,并定期复查直至发育停止。掌指骨截骨矫形应在1岁以后;对掌功能重建应在3岁以后。
2.拇指多指解剖变异较大,原则上保留外观较正常,功能较好的拇指。拟切除的多指如有主要神经血管束时,应仔细分离。且勿损伤,予以保留;如有主要肌腱或内在肌支点时,应移位到保留拇指的相应位置。
3.小指尺侧的多指切除一般不涉及关节囊,肌腱的修复,当有多生掌骨时应一并切除。
4.中央多指切除时,由于常伴有并指畸形,血管、神经变异屡有发生,切除时应避免损害存留指的血供与神经支配,以防存留指坏死,必要时可分次手术切除。
(二)并指畸形手术治疗
1.手术时机
患儿小于2岁时,因手指短小,涉及皮瓣、皮片移植操作困难,术后又不易固定,难以达到满意效果。对那些关节不在同一水平的并指,影响手指的屈伸活动,以及末节指骨融合在一起的并指,不及时分开将会影响手指的发育和功能,可在2~4岁时实行手术。如2或3指的单纯型不完全并指,因手术简单术后不需长期固定,也可在6个月以内手术。复杂性并指涉及骨骼成分的融合,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并指也随着生长,很少引起短小或屈曲畸形,因此手术宜在3~4岁以后进行。
2.重建指蹼
正常人的指蹼自掌骨头远端背侧起呈一斜行向掌侧,在掌指横纹处与掌侧皮肤相连,其宽度约在1cm左右。指蹼的形成术式包括对偶三角瓣、矩形瓣、舌状皮片移植及单侧三角形皮瓣修复等,将两皮瓣交叉缝合形成新的指蹼。其中以矩形瓣法重建更符合生理,效果良好。三角瓣法重建指蹼,由于皮瓣尖端易坏死,且在指蹼中间留有瘢痕,不宜常规使用。
3.皮肤锯齿切开和植皮
分离并指间的皮肤应行锯齿状切开,避免直线切口否则形成直线瘢痕挛缩。创面不能强行在张力下闭合,而需用全厚皮片移植,避免皮肤坏死。从手指功能考虑,为了使主要手指的桡侧感觉良好,在设计手术切口时,应注意尽量用皮瓣覆盖手指的桡侧,将缺损遗留在另一手指的尺侧,用植皮修复。
4.血管神经与肌腱处理
并连紧密的手指或多指并连在一起的畸形,常伴有血管神经的变异,多个手指的并连血运较差时,可采用分期手术分离的办法。两指并连之间仅有一条指神经时,在分指时应尽量保留指神经于示中环指的桡侧,小指的尺侧,以便重建对指捏物时有感觉。两并指共用一条肌腱时,可将肌腱保留在主要指上,必要时可行肌腱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