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上肌在肩峰下被磨损,使肌肉纤维断裂,产生瘢痕而失去弹性,又由于继发性退行性变,再加上外伤可以使肩袖发生不完全性或完全性断裂。
完全性肩袖撕裂或症状严重的部分撕裂者需手术治疗,修补撕裂的肩袖,目前倾向于肩关节镜下修复,但开放手术亦可收到较好疗效。手术应同时切除肥厚、增生的肩峰下滑囊。如果手术中发现喙肩韧带增厚、紧张或肩峰下有骨质增生等均应同时切除,以解除这些结构对肩袖的压迫及磨损。术后应用外展活动装置固定,并逐渐开始在此装置上进行功能锻炼。
多因间接暴力引起。
1.肩袖的部分撕裂是经常发生的。但症状常不明显而被忽视。有人报道,在尸检中至少30%的人都有部分性肩袖撕裂。肩袖撕裂的临床表现为肩部压痛,常放射至三角肌止点,肩袖止点有压痛,肩外展时痛,并亦有“疼痛弧”及肩外展无力。
肩袖部分撕裂的治疗:用外展支架固定2周,配合消炎止痛药物等,有少数患者需做手术修补。
2.肩袖完全撕裂:肩袖发生完全撕裂时所产生的疼痛可能并不太重,但马上感到上臂无力而不能外展。有时在撕裂时患者自己可以听到有响声并伴疼痛。压痛点在肱骨大结节的顶部或内侧。当上肢外展时压痛就不明显,因为此时肱骨大结节已移至肩峰下面。患者有“疼痛弧”,有些患者连上肢外展的最初15°亦无法完成。在肩上举60°后如需继续上举则可见肩胛骨上抬。如患者站立,两上肢下垂,将肘关节拉向背侧,有时可见患者的肱骨结节突出明显。患者多为40岁以上的男性,肩袖撕裂大多发生于肩袖退行性变的基础上。肩主动活动受限是一个重要的体征。由于肩袖有维持肱骨头在肩盂上的作用,只有肱骨头固定后才能作为支点,再靠三角肌收缩,上肢得以外展,因此如肱骨头不能很好地固定,即使三角肌正常收缩,上臂仍不能外展,这时患者表现为一种典型的肩胛骨上抬的表现,颇具特征性。肩关节被动外展上举及放下时,有典型的“疼痛弧”,以及冈上肌止点处压痛等均有诊断意义。在压痛点用1%利多卡因封闭后,如果症状并不减轻,说明肩袖已有严重的撕裂。
完全性肩袖撕裂或症状严重的部分撕裂者需手术治疗,修补撕裂的肩袖,目前倾向于肩关节镜下修复,但开放手术亦可收到较好疗效。手术应同时切除肥厚、增生的肩峰下滑囊。如果手术中发现喙肩韧带增厚、紧张或肩峰下有骨质增生等均应同时行肩峰成形术,以解除这些结构对肩袖的压迫及磨损。术后应用外展活动装置固定,并逐渐开始在此装置上进行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