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rotator cuff tendonitis
中文别名 :冈上肌腱综合征
冈上肌腱炎(rotator cuff tendonitis)又名冈上肌腱综合征,在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的运动医学中对创伤性肌腱炎记载:“肩袖创伤性肌腱炎一般称肩袖损伤,又称冈上肌腱炎”。系指肩袖、韧带及滑囊等的创伤性炎症而言。
本病好发于中年以上的体力劳动者、家庭妇女、青年运动员。大多数病例先有该肌腱的退行性变,遇较轻的损伤而断裂;运动员可由猛力投掷动作引起肩袖急性损伤,在摔倒时上肢撑地暴力较大也可使肩袖损伤。
某些运动需肱骨头急骤转动;肱骨头大结节与肩峰及喙肩韧带反复摩擦;日常工作与体力劳动也有这类动作;皆可使肩袖等组织发生磨损、挫伤或慢性劳损。使肌腱的纤维发生炎性反应,变得肿胀、粗糙、甚至断裂。以后继续发生退行性变,使病情加重,在损伤处形成瘢痕组织及肉芽,嵌夹于肩峰与肱骨大结节间,特别当继发三角肌下滑囊炎时,其间隙更小。因之,在肩外展60°~120°时,增厚的冈上肌腱和滑囊受到明显挤压而产生疼痛。若外展小于60°或大于120°则挤压不明显,疼痛也不明显。因此,曾有人称本病为疼痛弧综合征。亦应与肩锁关节痛引起的痛弧区别,后者痛弧在150°~180°(图1)。

图1 肩锁关节痛弧
检查时肩外展60°~120°间有疼痛弧,约1/3的病例为阳性。除外展受限外其他活动均不受限制。肱骨大结节表面有明显压痛,前方结节间沟处也可有压痛,抗阻力肩外展与内外旋时痛。上臂坠落试验:被动抬高患肢上举90°~120°范围内,撤除支持,患肢不能自主维持原位,而迅速下坠并引起肩痛,阳性率约占患者2/3。撞击征或撞击试验(Neer):检查者一手固定肩胛骨防止旋转,另一手抬起患侧上肢做前屈及外展动作,使肱骨大结节与肩峰撞击。在冈上肌腱炎的任何阶段都会产生疼痛。用局麻可消除疼痛,再做此试验即不痛。此外,在被动活动肩关节时可出现细微摩擦音。若有沙砾音或弹响可以认为肩袖撕裂。病程超过3周以上可出现肩部肌萎缩,以冈上肌、三角肌、冈下肌最常见。病程超过3个月者肩关节活动范围有不同程度受限。
X线检查:肩关节平片对本病无特殊意义,但有助于排除其他问题。在正位片中有时可见肱骨大结节骨密度增高或骨硬化,少数出现囊性变,有的肩峰下缘不规则,少数有骨赘形成。肩关节造影对肩袖完全断裂者,造影剂溢入肩峰下滑囊中,部分断裂者则无。
关节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到肩袖的磨损、部分断裂。
一般性非手术治疗,包括休息、制动,可用三角巾悬吊2~3周。施行局部封闭及物理治疗。疼痛缓解后进行肩关节活动练习,包括主动与被动活动等,需时2~3个月。
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切除滑囊或行肩峰切除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