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者,称为颈椎病。
颈椎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从定义可以看出,椎间盘退行性变是引起颈椎病的主要原因,其本身可以引发许多症状和体征。如在此基础上合并原发性椎管狭窄,则在早期就可能出现症状。大多数患者在颈椎退行性病变的基础上还会产生一系列继发性的器质性改变或动力性异常。器质性改变常见的有髓核突出和脱出、韧带骨膜下血肿、骨刺形成和继发性椎管狭窄等。动力性异常主要有颈椎不稳,如椎间松动、错位、屈曲度增加等。颈椎病即是在这些病理生理和病理解剖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但是,在临床上不能简单地将颈椎退行性变和颈椎病相等同。经常可以发现有些患者颈椎骨性退变非常严重,但并无与之相应的明显症状。可见,颈椎病的诊断除需有病理基础外,还需要包括一系列由此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颈椎病是因颈椎椎节退变所致,人自出生后随着发育、生长,颈椎不断地经受负荷、劳损甚至外伤而出现病变。颈椎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退变、劳损、创伤、颈椎发育性椎管狭窄、颈椎先天性畸形、咽喉部炎症等。现将其致病因素分述如下。
1.颈椎的退行性变
(1)椎间盘变性
颈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和椎体上、下软骨板构成为一个完整的解剖形态,使上、下两节椎体紧密相连接。正常椎间盘在颈椎长度中占20%~24%,维持着椎体间的高度,吸收振荡,传导轴向压缩力,维持颈椎各向活动的应力平衡。如其开始出现变性,则可导致其形态及功能出现异常,影响颈椎骨性结构的内在平衡,并破坏其周围组织的力学平衡。因此,颈椎间盘的退行性变是颈椎病发生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1)纤维环
在三者中最早出现变性,大约20岁以后开始。早期为纤维组织的透明变性、纤维增粗和排列紊乱,进而出现裂纹甚至完全断裂形成肉眼可见的裂隙。裂隙的方向和深度与髓核变性程度和压力的方向及强度相一致。纤维环的破裂以后侧多见,因其前方较厚,髓核中心点位置偏后,而后方强度较弱。另外,目前的大多数职业经常处于屈颈位,使髓核被挤向后方,更增加纤维环后方的压力。一旦形成裂隙,由于局部缺乏良好的血供而难以恢复。因此,要及早消除致病因素,在早期阶段即终止其发展。
2)髓核
是富有水分及弹性的黏蛋白组织,呈白色,具有一定的张力和弹性。幼年时髓核含水量达80%以上,随年龄的增长水分逐渐减少,老年时可能低于70%。椎间盘的含水能力与椎间盘的血供有一定关系,幼年时其细小血管分支可达深层,随年龄增长,血管逐渐减少,口径变细,13岁以后一般无血管再穿入深层。随着水分的脱失及吸水功能的减退,使髓核体积相应减少,其正常组织为纤维组织所取代。髓核逐渐变得僵硬,在局部负荷加大、外伤及劳损的情况下,由于椎间隙内压力增高而使其退变更迅速。变性的髓核可能沿着纤维环的裂隙而突向边缘。如果纤维环完全断裂,则髓核可抵达后纵韧带或前纵韧带下方,从而形成韧带下骨膜分离、出血等一系列过程。由于后纵韧带强度弱,髓核最有可能突向后方,变性硬化的髓核也可穿过后纵韧带裂隙进入椎管内,产生临床症状。
3)软骨板
软骨板的退变一般出现较晚,主要表现为功能的退变。软骨板具有半透膜的作用,这种作用与髓核的含水性能及营养代谢有关。当软骨板变薄、变性时,导致纤维环和髓核均失去滋养,加剧了两者的变性。Kokubun等通过病理切片发现,髓核内的裂隙可延伸至软骨板,软骨板可随同髓核一起突出于纤维环之外。
由此可见,颈椎间盘的三个组成部分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加剧退变。当病变发展到一定阶段则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恢复。
(2)韧带-椎间盘间隙血肿形成
由于早期颈椎间盘的变性,使失水和硬化的髓核组织向椎体后方突出,直至韧带下方,使局部压力增高,引起后纵韧带与椎体后缘分离。而椎间盘变性本身亦可造成椎体间关节的松动和异常活动,更加剧了韧带与椎间盘间隙的形成。
椎间隙后方韧带下分离后所形成的间隙,因多同时伴有局部微血管的撕裂与出血而形成韧带-椎间盘间隙血肿,此血肿即可直接刺激分布于后纵韧带上的窦椎神经末梢而引起各种症状。随着韧带下间隙的血肿形成,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并逐渐长入血肿内,渐而以肉芽组织取代血肿。
(3)椎体后缘骨赘形成
由于椎间盘变性后椎节不稳,致使椎节上下椎体出现异常活动,改变了原先的应力承受点,椎体发生代偿性肥大,即表现为椎体前后缘应力集中点的骨质增生。长期多次的应力改变可使所形成的骨赘质地坚硬。
随着韧带下间隙血肿的形成、机化、老化和钙盐沉积,最后亦可形成突向椎管或突向椎体前缘的骨赘。此骨赘可因局部反复外伤,周围韧带持续牵拉和其他因素,并不断通过出血、机化、骨化或钙化而逐渐增大变硬。
(4)颈椎其他部位的退变
除了椎间盘,颈椎退变尚应包括邻近椎体边缘之外结构的继发性改变。
1)小关节
多在椎间盘变性后出现颈椎应力的重新分布,造成椎体间关节失稳,关节面压力大小及方向发生改变。早期为软骨浅层退变,进而波及深层及软骨下,从而形成损伤性关节炎。另外由于局部变性使关节囊所受牵引力加大,产生充血水肿。晚期可导致关节间隙狭窄及小关节骨赘形成,从而使椎间孔前后径和上下径变窄,易刺激或压迫脊神经根和硬脊膜返神经支,并影响神经根部血管的血流,从而产生临床症状。
2)黄韧带
黄韧带的退变是颈椎椎节失稳的一种代偿性表现。早期表现为韧带松弛,后期可出现钙化或骨化。黄韧带增生产生皱褶,突向椎管,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根而产生症状。
3)前纵韧带与后纵韧带
前、后纵韧带对颈椎的稳定起保护作用,其退变主要表现为韧带本身的纤维增生和硬化,后期形成钙化或骨化。在颈椎外伤或劳损后,韧带的硬化可起到局部制动作用,从而增加颈椎稳定性,减缓颈椎病的进展。
4)钩椎关节的增生
由颈椎侧方的钩突与相邻上一椎体下面侧方的斜坡形成,左右各一。钩椎关节的形成是由于适应颈椎运动功能的发展,由直接连接向间接连接组织分化的结果。在钩突发育以前,此关节并不存在。但是钩椎关节的过度增生可压迫、刺激神经根而产生临床症状。
5)项韧带与颈部肌肉
项韧带由颈7棘突向上至枕外隆凸和枕外嵴,有协助颈部肌群支持颈部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颈部神经肌肉反应性降低,肌肉劳损和痉挛可影响颈椎的自然曲度。长期的不良曲度可加速椎间盘及其他骨性结构的退变。
2.慢性劳损
慢性劳损是一种长期的超限负荷,是指超过正常生理活动范围最大限度或局部所能耐受的最大限度的各种超限活动所引起的损伤。常见的慢性劳损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睡眠姿势不良
人的一生睡眠时间大约占到1/4,睡眠时,大脑处于休息状态,对于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等组织结构的失衡不能作出及时的调节。因此睡眠时的不良体位会使颈部肌肉和关节受力不均,张力大的一侧易疲劳,从而加速退变过程。
(2)工作姿势及日常生活习惯不良
有资料统计表明,长期处于低头操作的工作人员的颈椎病发病率明显要高,如:涉及计算机、显微镜、雕刻、刺绣等的工作人员,因为在屈颈状态下,椎间盘压力远较正常体位高得多,可超过一倍以上。这种体位易加速颈椎间盘的退变和颈部软组织的劳损。对于那些平时长期低头玩麻将、打扑克,长时间看电视,尤其是喜欢躺在床上高枕而卧的不良习惯的人,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状态,颈后肌肉及韧带组织过大负荷而容易产生劳损。
(3)不适当的体育锻炼
正常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健康,但是锻炼的强度和方法不正确则容易造成损伤。例如加重颈椎负荷的运动:倒立,用头部顶球等,这些运动如果缺乏正确指导就很可能导致颈部外伤而造成严重后果。
3.头颈部外伤
头颈部外伤对颈椎病的发生及发展有密切的关系。Jackson曾统计过8000例颈椎病患者中90%有过外伤史。颈椎外伤产生的后果视外伤的轻重程度及患者本身颈椎退变情况而定,并不相同。
强大暴力所致的颈椎外伤常可引起颈椎的骨折与脱位,并可伴有脊髓损伤。
对于原来已有颈椎退变者,颈椎外伤更易引发临床症状:
(1)急性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
在颈椎过伸状态下受伤时,由于退变增厚的黄韧带突向椎管,造成脊髓中央管处受压,并在中央管周围引起水肿、渗出和出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上肢瘫痪重于下肢,痛温觉消失,X线片上可见椎体前间隙阴影增宽。
(2)急性脊髓前中央动脉综合征
发生此种损害者多有颈椎管狭窄,在遭受突然颈椎前屈后椎体后缘的骨赘或突出的髓核压迫脊髓前方,造成脊髓前中央动脉受压后阻塞而导致脊髓缺血,出现四肢突发性瘫痪。
(3)畸形脊髓沟动脉综合征
发生机制与前者相似,在颈椎过屈位时,椎体后缘骨赘或突出的髓核压迫脊髓前中央动脉的分支沟动脉。主要表现为上肢重、下肢轻的肢体瘫痪。压迫一侧沟动脉则表现为单侧症状,压迫双侧则表现为双侧症状。
(4)急性椎间盘突出
视突出部位、程度及椎管矢状径大小不同而出现不同症状。重者可压迫脊髓或其血管而造成上述三者的症状。多数主要在韧带下形成血肿而刺激窦椎神经,出现根性症状及颈部疼痛。
(5)前纵韧带损伤
一般症状较轻微,为过伸性损伤。不直接损伤脊髓和神经根,但是可造成颈椎不稳,加速颈椎退变。
(6)一过性颈椎脱位
过屈暴力使颈椎椎节发生前脱位,当暴力消失后可复回至原位,但是暴力所造成的局部的软组织损伤不能很快恢复,损伤部位存在颈椎不稳,若处理不当,可使颈椎不稳加重,致使椎体后缘骨赘形成而压迫脊髓。
4.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
颈椎椎管的矢状径大小与颈椎病的发病有着直接关系。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有些人颈椎退变严重,骨赘增生明显,但并不发病。而有些患者退变并不严重,但很早就出现症状。从影像资料可以看到,颈椎实际矢状径的大小决定了症状的出现与否,无症状者通常颈椎管的矢状径较大(大于1∶0.75)。椎管狭窄者在遭受外伤后容易损伤脊髓,甚至轻微的外伤也易于发病,且症状严重。而大椎管者则不仅不易发病,且症状也较轻。
5.颈椎先天性畸形
对颈椎病患者的X线摄片可发现颈椎局部畸形者占了不小的比例。说明骨骼的变异与颈椎病的发生有着一定的联系,主要是使颈椎的应力发生了改变,并有可能刺激和压迫神经血管。临床上常见颈椎畸形有:
(1)先天性椎体融合
以颈2~3和颈3~4多见,其次为颈4~5,多为双节单发。由于椎体融合,两个椎体间的椎间关节的原有活动度势必转移至相邻的椎间关节,使邻近椎间盘的应力集中,加速了退变,严重者可出现损伤性关节炎。
(2)棘突畸形
主要影响椎体外在结构的稳定性,因而间接地引起颈椎病的发病。可在X线片上发现这种畸形改变。
(3)颈肋和第7颈椎横突肥大
这两种异常与颈椎病并无直接联系,但当其刺激臂丛神经下干时,可出现上肢症状和颈部不适,与颈椎病的症状及体征十分相似,须加以鉴别。
(4)寰椎发育不全
此种畸形较少见,但可引起上颈椎不稳或影响椎动脉第三段血供而出现较为严重的后果。
6.咽喉部炎症
咽喉部的炎症可直接刺激邻近的肌肉及韧带,或是通过淋巴系统使炎症在局部扩散,造成该处的肌张力降低,韧带松弛和椎节内外平衡失调,破坏其稳定性,从而促进了退变的发展。
颈椎病的发生与颈椎的解剖特点和生理功能有直接关系。颈椎在解剖上有其特殊性,体积在脊柱中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颈椎有五个关节,除了和腰椎相同的两个关节突关节和一个椎间盘外,还有一对钩突关节(Luschka关节)。颈椎关节突关节相对水平,并呈首尾方向排列,使颈椎的活动度增加,但同时也使颈椎易于遭受各种静力和动力因素的急、慢性损害。颈椎间盘前凸的曲线允许颈椎的伸屈与侧弯,钩突关节和椎间盘与两侧发出的神经根切线排列对临床症状的产生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颈椎在相对固定的胸椎上方,要承担颈部活动的主要应力,故颈5~6和颈6~7两节的椎间盘最易发生病变。此外,位于颈椎侧块上的横突孔,内有椎动脉、椎静脉及交感神经等走行,其随着病变而出现的各种症状更增加了临床诊断的困难。
1.颈型颈椎病
最常见,症状多较轻微,以颈部症状为主。反复落枕,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多数被认为落枕而被忽视,错过早期治疗时机。
(1)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
从颈椎退变开始,主要表现为髓核与纤维环的脱水、变性与张力降低,进而继发引起椎间隙的松动与不稳。常于晨起、过劳、姿势不正及寒冷刺激后突然加剧。椎节的失稳不仅引起颈椎局部的内外平衡失调及颈肌防御性痉挛,且直接刺激分布于后纵韧带及两侧根袖处的窦椎神经末梢,而出现颈部症状。当机体通过调整及代偿作用,使颈部建立起新的平衡后,症状即消失。因此大多数患者有可能自愈,或仅采取一般措施即痊愈。
(2)临床特点
以青壮年居多。颈椎椎管狭窄者可在45岁前后发病,个别患者有颈部外伤史,几乎所有患者都有长期低头作业的情况。
1)症状
颈部感觉酸、痛、胀等不适,以颈后部为主。女性患者往往诉肩胛、肩部也有不适。患者常诉说头颈不知放在何种位置为好。多数患者颈部活动受限或被迫体位,少数患者可有一过性上肢麻木,但无肌力下降。
2)体征
颈部一般无歪斜,生理曲度变直或消失,常用手按捏颈项部,棘突间及棘突旁可有压痛。
3)影像学检查
X线片可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消失,颈椎椎体轻度退变,动力位片上可发现约1/3的患者椎间隙松动,表现为轻度梯形变,或屈伸活动度变大。
(3)诊断要点
①主诉颈、肩及枕部疼痛等感觉异常,头颈部活动因疼痛而受限。②颈肌紧张,有压痛点。③X线片上显示颈椎曲度改变,颈椎动力性侧位片上可显示椎体间关节不稳与松动(轻度梯形变)。侧位片上可见椎体后缘及小关节有一部分重影,称双边双突征象。④应除外颈部扭伤、肩周炎、风湿性肌纤维织炎、神经衰弱及其他非因颈椎间盘退变所致之颈、肩部疼痛。
2.神经根型颈椎病
本型较为多见,主要表现为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及反射障碍。发病率占70%以上,是人们最熟悉的颈椎病。
(1)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
主要由于髓核的突出与脱出,后方小关节的骨质增生,钩椎关节的骨赘形成,以及其相邻的三个关节(椎体间关节、钩椎关节及后方小关节)的松动与移位对脊神经根造成刺激与压迫。此外,椎管的狭窄,根袖处的粘连性蛛网膜炎和周围部位的炎症与肿瘤等亦可引起本病。根据脊神经根受累的部位不同,其症状各异。如果前根受压为主者,则肌力改变(包括肌张力降低及肌萎缩等)较明显;以后根为主者,则感觉障碍症状较重。在临床上多为两者并存,但由于感觉神经纤维的敏感性较高,而更早地表现出症状。
引起各种症状的机制有三:一是各种致压物直接对脊神经根的压迫、牵扯以及继发的反应性水肿,此表现为根性症状;二是通过根袖处硬膜经壁上的窦椎神经末梢而表现出颈部症状;三是在前两者基础上引起颈椎内外平衡失调后以致对邻近神经肌肉的牵连性症状(例如前斜角肌、胸锁乳突肌等)。
(2)临床特点
1)根性痛
最常见的症状,疼痛范围与受累椎节的脊神经分布区相一致。与根性痛相伴随的是该神经分布区的其他感觉障碍,其中以麻痹、过敏、感觉减弱等为多见。
2)根性肌张力和肌力障碍
以前根先受压者为明显,早期肌张力增高,但很快即减弱并出现肌萎缩征。其受累范围也仅局限于该神经所支配的范围。在手部以大小鱼际肌及骨间肌为明显。
3)腱反射异常
早期呈现腱反射活跃,而后期则减退或消失。检查时应与对侧相比较。单纯根性受累不应有病理反射,如伴有病理反射则表示脊髓同时受累。
4)颈部症状
因髓核突出所致者,多伴有明显的颈部痛、压痛及颈椎挤压试验阳性。尤以急性期为明显。而因钩椎关节退变及骨质增生所致者则较轻微或无症状。
(3)特殊试验
脊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当有颈椎间盘突出时,可出现压颈试验阳性。
(4)影像学检查
1)X线片
侧位片可见颈椎生理前凸变直或反曲,椎间隙变窄,病变椎节前后缘有骨赘形成。动力位片可见椎间不稳。在病变椎节平面常可见项韧带钙化。
2)CT及MRI
可发现病变椎节椎间盘侧后方突出或后方骨质增生。MRI检查也可判断椎体后方对硬膜囊有无压迫。若合并有脊髓损害,可看到脊髓信号改变(图1)。
图1 神经根型颈椎病MRI表现
(5)诊断要点
1)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等),且其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
2)压颈试验与脊神经根牵拉试验多为阳性。
3)X线片可显示钩椎关节增生,颈椎曲度改变、不稳及骨赘形成等异常所见。
4)应除外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病,如颈椎骨骼实质性病变(结核、肿瘤等)、胸腔出口综合征、腕管综合征,尺神经、桡神经和正中神经受损、肩周炎、网球肘等。
3.脊髓型颈椎病
是危害最严重的一类颈椎病。且多以“隐性”形式发展。主要压迫或刺激脊髓而出现髓性感觉、运动与反射障碍,故称之为脊髓型颈椎病。本型颈椎病多有急性外伤史或长期低头伏案工作史,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查不出明确原因。其发病率相当高,约占颈椎病的1/4。
(1)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
因颈椎病所致脊髓受压(或刺激)的主要病理机制有以下四种:
1)动力性因素
主要由于椎节的不稳与松动、后纵韧带的膨隆、髓核的后突、黄韧带的前凸以及其他有可能突向根管对脊髓产生压迫而又可因体位等改变消失者。
2)机械性因素
指因骨质增生及髓核脱出后形成粘连无法还纳者。其多在前者基础上产生,对脊髓形成持续压迫。
3)血管因素
如果某组脊髓血管受压迫或刺激时可出现痉挛、狭窄甚至血栓形成,以致减少或中断脊髓的血供。于其相应支配区表现出各种脊髓缺血症状。严重者则可能出现不可逆转的后果。
4)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
颈椎管矢状径狭窄是构成本病发生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前三者的病理解剖学基础。
(2)临床特点
以40~60岁多见,起病慢,约20%有外伤史,常有落枕史。
1)症状
主要表现为锥体束征。多先从双侧(或单侧)下肢发沉、发麻开始,渐而出现跛行、易跪倒(或跌倒)、足尖不能离地、步态拙笨及束胸感等症状。双下肢协调差,不能跨越障碍物,双足有踩棉花感。自述颈部发硬,颈后伸易引起四肢麻木。一般上肢症状出现略迟于下肢,但有时可先于下肢症状出现。表现为上肢一侧或两侧先后出现麻痹、疼痛。部分患者有括约肌功能障碍,尿潴留。
2)体征
四肢肌张力升高,下肢往往较上肢明显。上肢肌张力可升高,但一般以肌无力和肌萎缩多见,并有根性感觉减退。下肢主要表现为双侧肌痉挛,腱反射亢进,可有踝阵挛和髌阵挛。皮肤感觉平面检查常可提示脊髓受压平面,而且根性神经损害的分布区域与神经干损害的区域有所不同,详细检查手部和前臂感觉区域有助于定位。而躯干的知觉障碍常左右不对称,往往难以根据躯干感觉平面来判断。四肢腱反射均可亢进,尤以下肢显著。上肢Hoffmann征阳性,单侧阳性更有意义。下肢Babinski征、Oppenheim征、Chaddock征和Gordon征均可阳性。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可减弱或消失。
(3)影像学检查
1)X线侧位片
多能显示颈椎生理前凸消失或变直,大多数椎体有退变,表现为前后缘骨赘形成,椎间隙变窄。伸、屈侧位片可显示受累节段不稳,相应平面的项韧带有时可有骨化。测量椎管矢状径,可小于13mm。由于个体差异和放大效应,测量椎管与椎体矢状径比率更能说明问题,小于0.75者可判断为发育性椎管狭窄。
2)CT
对椎体后缘骨赘、椎管矢状径的大小、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钙化及椎间盘突出的判断比较直观和迅速,而且能够发现椎体后缘致压物是位于正中还是有偏移。CT对于术前评价,指导手术减压有重要意义。三维CT可重建脊柱构象,可在立体水平上判断致压物的大小和方向。
3)MRI
分辨能力更高,其突出的优点是能从矢状切面直接观察硬膜囊是否受压。枕颈部神经组织的畸形也可清晰显示。脊髓型颈椎病在MRI图像上常表现为脊髓前方呈弧形受压,多平面的退变可使脊髓前缘呈波浪状。病程长者,椎管后缘也压迫硬膜囊,从而使脊髓呈串珠状。脊髓有变性者可见变性部位,即压迫最严重的部位脊髓信号增强,严重者可有空洞形成。脊髓有空洞形成者往往病情严重,即使彻底减压也无法恢复正常。值得注意的是,X线片上退变最严重的部位有时不一定是脊髓受压最严重的部位,MRI影像较X线片更准确可靠(图2)。
(4)诊断要点
1)临床上有脊髓受压表现,自觉颈部无不适,但手动作笨拙,细小动作失灵,协调性差。胸部可有束带感。步态不稳,易跌倒,不能跨越障碍物,可有踩棉花感。四肢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升高,Hoffmann征阳性,可出现踝阵挛,髌阵挛。早期感觉减退较轻,后期可出现感觉丧失。
2)X线片多显示椎管矢状径狭窄、骨质增生(骨赘形成)、椎节不稳及梯形变。
3)应除外其他疾患,包括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脊髓空洞症、脊髓结核、颅底凹陷症、多发性神经炎、脊髓肿瘤、继发性粘连性脊蛛网膜炎、共济失调症及多发性硬化症等。
图2 脊髓型颈椎病MRI表现
4)MRI显示脊髓受压呈波浪样压迹,严重者脊髓可变细或呈连珠状。受压节段可有脊髓信号改变。
4.椎动脉型颈椎病
该型颈椎病发病率占17.4%,其中80%以上与其他型并发,发病年龄偏高,50岁以上者占51%。对于本型的概念目前存在较大的争议,主要是因为无法证实椎动脉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关系。
(1)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
本病是由各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因素致使椎动脉遭受刺激或压迫,以致血管狭窄、折曲而造成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为主要症状的并发症。其发病的机制为:
1)动力性因素
主要由于椎节失稳后钩椎关节松动,移位而波及侧方上下横突孔,以致出现轴向或侧向移位,从而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引起痉挛,狭窄或折曲改变。此种因素最为多见,多属早期轻型。
2)机械性因素
主要由于某些固定致压物所致,包括:钩椎骨质增生(增生的骨赘除直接压迫侧后方的脊神经外,椎动脉亦易受压,其部位以颈5~6、颈6~7和颈4~5为多见);髓核脱出(由于椎体侧后方钩突的阻挡,椎间隙内的髓核不易从此处突出压迫脊神经或椎动脉。但当它一旦穿破后纵韧带进入椎管内时则有可能达到椎间孔处,在压迫脊神经根的同时波及椎动脉);钩椎关节的创伤性反应(钩椎关节囊壁沿膜的肿胀、充血及渗出)则减少了横突孔的横径,可压迫椎动脉。
3)血管因素
不仅较为复杂,且易变性大。主要表现为:血管动力学异常、动脉硬化性改变、椎间隙间距改变和血管变异等。
(2)临床特点
1)眩晕
头颅旋转时引起眩晕发作是本病的最大特点。正常情况下,头颅旋转主要在寰枢椎之间。椎动脉在此处受挤压。如头向右旋时,右侧椎动脉血流量减少,左侧椎动脉血流量增加以代偿供血量。若一侧椎动脉受挤压,血流量已经减少,无代偿能力,当头转向健侧时,可引起脑部供血不足产生眩晕。体检时应注意询问发作时头颅的转向,一般头颅转向健侧,而病变在对侧。眩晕可为旋转性、浮动性或摇晃性,患者感下肢发软,站立不稳,有地面倾斜或地面移动的感觉。
2)头痛
由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使侧支循环血管扩张引起头痛。头痛部位主要是枕部及顶枕部,也可放射至两侧额部深处,以跳痛和胀痛多见,常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自主神经紊乱症状。
3)猝倒
是本病的一种特殊症状。发作前并无预兆,多发生于行走或站立时,头颈部过度旋转或伸屈时可诱发,反向活动后症状消失。患者摔倒前察觉下肢突然无力而倒地,但意识清楚,视力、听力及讲话均无障碍,并能立即站起来继续活动。这种情形多系椎动脉受刺激后血管痉挛,血流量减少所致。
4)视力障碍
患者有突然弱视或失明,持续数分钟后逐渐恢复视力,此系双侧大脑后动脉缺血所致。此外,还可有复视、眼睛闪光、“冒金星”、黑矇、幻视等现象。
5)感觉障碍
面部感觉异常,口周或舌部发麻,偶有幻听或幻嗅。
(3)影像学检查
1)椎动脉造影
可发现椎动脉有扭曲和狭窄,但一次造影无阳性发现时不能排除,因为大多数患者是一过性痉挛缺血。当无症状时,椎动脉可恢复正常直径。
2)X线片
可发现钩椎增生、椎间孔狭小(斜位片)、或椎节不稳(梯形变等)及椎骨畸形等异常所见。
(4)诊断要点
①有颈性眩晕和猝倒史,需除外眼源性和耳源性眩晕;②旋颈诱发试验阳性;③X线片可见椎节不稳及钩椎关节增生;④椎动脉造影及椎动脉血流检测可协助诊断;⑤MRA可显示椎动脉有无扭曲、狭窄,有助诊断。
5.食管压迫型颈椎病
颈椎椎体前缘骨质增生刺激和压迫食管,使其感觉和功能发生改变。主要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本型比较少见。
(1)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
主要由于椎间盘退变、继发前纵韧带及骨膜下撕裂、出血、机化、钙化及骨赘形成。此种骨赘体积大小不一,以中、小者为多,矢状径多小于4mm。由于椎体前方为疏松的结缔组织和富于弹性的食管,其缓冲间隙较大,一般不至于出现症状,但如果出现下列情况时则易引起。
1)骨赘过大
超过椎体前间隙及食管本身所承受的缓冲与代偿能力时,可出现食管受压症状。
2)骨赘生成迅速
如因外伤等因素致使椎体前缘骨赘迅速形成。其长度虽较前者为小,但由于该处软组织来不及适应与代偿致使局部平衡失调而易出现症状。
3)食管异常
临床上可遇到仅4~5mm长之骨赘亦表现吞咽障碍症状的病例。此主要由于食管本身可能有炎症存在(或食管周围炎),当然也与患者本人的精神因素,食管的活动度及局部反应程度等有直接关系。
4)解剖部位特点
症状出现与否及出现早晚、程度等与食管的节段亦有密切关系。在环状软骨(相当第6颈椎处)与隔膜部的食管较为固定,因此较小的骨赘即可引起症状。
(2)临床特点
1)吞咽障碍
早期主要为吞服硬质食物时有困难感及食后胸骨后的异常感(烧灼、刺痛等),进而影响软食与流质饮食。根据其吞咽障碍程度不同分为:①轻度:为早期症状,表现为仰颈时吞咽困难,屈颈时则消失;②中度:指可吞服软食或流质者,较多见;③重度:仅可进水、汤者但少见。
2)其他颈椎病症状
单纯此型者少见,约80%病例尚伴有脊髓或脊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症状,因此应对其进行全面检查以发现其他症状。
(3)影像学检查
1)X线片
显示椎体前缘有骨赘形成,典型者呈鸟嘴状。其好发部位以颈5~6最多,次为颈6~7及颈4~5椎节。约半数病例其食管受压范围可达2个椎间隙。
2)钡餐吞服透视下(或摄片)
可清晰地显示食管狭窄的部位与程度。食管的狭窄程度除与骨赘的大小成正比外,且与颈椎的体位有关。当屈颈时食管处于松弛状态,钡剂容易通过,轻型者甚至不显示狭窄;但仰颈时,由于食管处于紧张与被拉长状态、以致使钡剂通过障碍程度加剧(图3)。
图3 食管型颈椎病X线及CT表现
(4)诊断要点
1)吞咽困难,早期惧怕吞咽较干燥之食物。颈前屈时症状较轻,仰伸时加重。
2)X线片及钡餐检查显示椎节前方有骨赘形成,并压迫食管引起痉挛与狭窄征。
3)应除外其他疾病,如食管癌、贲门痉挛、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憩室等疾患。必要时可采用纤维食管镜检查。
6.混合型颈椎病
所谓混合型颈椎病,是指临床上出现两型或两型以上症状与体征的颈椎病。严格说单一型并不多见,实践中混合型最常见。本型根据原发各型之组合不同而有明显之差异。好发于年轻患者或是老年患者。因为前者主要因颈椎椎节不稳而引起颈椎局部遭受刺激,导致相邻钩椎关节亦出现不稳,使脊神经根和椎动脉受激惹而出现症状。后者则主要因颈椎局部广泛骨质增生,使多处组织受累而出现症状。
根据临床上的发病率,常见的组合有:
(1)颈型+根型者:最为多见,约占本型的48%左右。
(2)颈型+椎动脉型者;次多见,约占25%。
(3)颈型+根型+椎动脉型者:约占12%左右。
(4)根型+脊髓型者:约占6%。
(5)脊髓型+椎动脉型者:约占4%。
(6)脊髓型+食管型者:约占2%。
(7)其他类型组合:约占3%。
颈椎病是一种退变性疾病,其治疗需要根据不同的病程以及不同的病理类型而有所不同。颈椎病的治疗分手术与非手术两大方面,但两者并不完全独立。非手术疗法既是颈椎病治疗的基本方法,又是手术疗法的基础;手术疗法是非手术疗法的继续,术后仍有一部分患者需继续非手术疗法帮助康复。
1.非手术疗法
非手术疗法可起到稳定病情,减缓其发展速度,从而有利于手术的疗效。
(1)基本原则
1)非手术疗法应符合颈椎的生理解剖学基础,由于颈椎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殊性,要求在治疗上严格遵循这一原则。否则,粗暴操作,超过颈部骨骼和韧带的强度,患者可突然出现神经症状,甚至完全瘫痪。
2)非手术疗法应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超过颈椎骨关节生理限度的操作,往往会造成局部创伤性反应。轻者局部水肿,渗出增加,粘连形成;重者可使韧带撕裂,不稳加重。长期推拿可使骨赘形成加速。因此,如推拿后患者感到不适或牵引后颈部疼痛加重,应立即停止这种疗法。
3)非手术治疗的目的应是纠正颈椎伤病的病理解剖状态,停止或减缓伤病的进展,有利于创伤的恢复及病变的康复,预防疾病的复发。
(2)基本要求
1)明确目的
不同的疗法可达到不同的目的。推拿按摩可使局部痉挛获得缓解,气管推移训练可使颈前路手术顺利进行。
2)循序渐进
必须采用系统的方法,按程序进行并保证治疗的连续性。
3)多种疗法并用
对一个颈椎病患者,在早期应以牵引和按摩为主,当有外伤时应以制动为主。
(3)适应证
1)轻度颈椎间盘突出症及颈型颈椎病。
2)早期脊髓型颈椎病。
3)颈椎病的诊断尚未肯定而需一边治疗一边观察者。
4)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
5)手术恢复期的患者。
6)神经根型颈椎病。
常用的非手术疗法有:
(1)颈椎牵引术
1)适应证:各型颈椎病都可以说是适应证。神经根型效果最佳。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亦有良好疗效。对脊髓型颈椎病应谨慎施行,该型是否做牵引治疗,取决于椎管狭窄程度和椎管内骨质增生情况而定。如不甚严重,且椎管内壁比较光滑,可以试行治疗,但重量不宜过大,观察反应,如有颈部疼痛、不适、下肢麻木、痉挛等加重趋势,应立即停止牵引。
2)禁忌证
A.脊髓型颈椎病在CT片上显示椎管绝对狭窄或椎管内壁凸凹不平,骨赘尖利者。
B.合并有颈椎肿瘤、结核者。
C.合并有骨折,骨片嵌入椎管或椎间孔者。
D.严重心肺疾患、高血压以及体质虚弱者。
3)牵引的方法
A.体位:①坐位牵引(图4):患者取坐位,头部正立,牵引力线向正上方或使颈部自然仰伸,其优点是于牵引治疗的同时可进行学习及书面工作。由于坐位牵引一般是间断性牵引,故适用范围较小,多用于较轻的颈椎病及颈部软组织挫伤。②卧位牵引(图5):患者取仰卧位牵引,其优点是患者较舒适,可耐受长时间牵引。卧位牵引可以是间断性牵引,也可是持续性牵引,适用于较为稳定的颈椎损伤和疾患。
图4 坐位牵引法
图5 卧位牵引法
B.牵引的重量:根据不同的病情及损伤的不同程度、不同节段而采取不同的牵引重量。颈椎病的坐位牵引一般1.5~2kg。无论何种伤病,采用枕颌带牵引术时,最大牵引重量不得超过3kg,否则易引起压疮而影响进一步牵引治疗;牵引重量超过2.5kg,持续牵引超过6~8小时,就有可能发生皮肤压迫疮或颈颌关节综合征。如病情需要更大重量的牵引,则应该采用其他的牵引方法,如颅骨牵引术。
C.牵引的时间:颈椎牵引最短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为保持颈部姿势,维持椎间隙,控制颈椎活动,缓解颈肌痉挛、解除疼痛,可延长牵引时间1小时至数小时。每日2~3次,10~15次为一疗程,程间休息7~10天,或连续治疗。
(2)颈椎制动技术:是指通过石膏、支具等方法,使颈椎获得固定,从而达到治疗目的。颈椎的制动作用:①可使局部肌肉松弛,缓解肌痉挛引起的疼痛;②减轻局部的水肿及炎性反应;③维持颈椎的正常体位,减慢退变;④避免进一步损伤;⑤辅助手术治疗,利于术后康复。
1)石膏法
A.颌胸石膏:包扎范围:前方自下唇,下方至胸骨柄中部,后方自枕骨粗隆部至第4胸椎棘突处,两侧上端至耳垂下方,下端以不影响肩关节活动为准。该石膏可限制颈椎正常活动量的60%~80%,适用于一般颈椎伤病或作为术后辅助治疗。
B.头颈胸石膏:包扎范围自前额部至胸部肋弓缘处。该石膏可限制颈椎正常活动量的90%以上,适用于严格限制颈部活动的疾患,如颈椎骨折、上颈椎不稳、颈椎手术后的固定等。
2)支具法:多由塑料类化工材料所制,优点是轻,装卸容易,起限制头颈部活动的作用。适用于稳定性颈椎疾患。由于材料及式样的差异,支具有多种多样。
A.简易颈托:呈条带状,在正前方弧形突出,支撑于胸骨上。这是最简单的一种颈托,环护颈部后,仅起有限的支撑与保护作用。适用于颈部轻微软组织损伤及颈椎手术后远期康复。
B.费城颈托:由前后片组合而成,安装后外形与颌胸石膏一致,选用合适型号的费城颈托,制动效果也与石膏制动相仿,最大的不同是颈托可自行安装和拆卸。故使用时应掌握好适应证,对于需严格制动的患者,如颈前路减压植骨手术后,宜石膏制动,以免局部活动导致植骨块脱出;对于颈前路减压植骨后行钛制板内固定者,在内固定较稳妥的情况下,也可用颈托替代石膏制动。费城颈托还适用于轻度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及颈部软组织伤,对颈椎外伤引起的骨折脱位仅起临时保护作用。
C.颈托支架:由皮革、钢条及海绵垫制成。前后各两条钢条,前面钢条上为下颌托,下为胸部护片;后面钢条上为枕骨托,下为背部护片。有三条皮带前后相连,一条环行带束紧胸背护片,两条肩带通过双肩的垫片连接胸背护片,收紧时增大对双肩的压力,反作用力通过护片、钢条作用于下颌托与枕骨托,起牵引作用。
D.Halo装置:又称头环牵引支架,1959年由Perry与Nickle在Frank Bloom的构想基础上加以改进并首先应用于颈椎制动,后经不断改良,成为两类结构:头环背心牵引架(Halo-vest)与头盆环牵引架(Halo-pelvic traction)。Halo装置主要由金属棒起支撑和牵开作用,除制动外还具有牵引功能,适用于多种类型的颈椎骨折脱位,头盆牵引架在脊柱侧弯的矫正中有一定的作用。
(3)理疗:在颈椎病的防治中,理疗是治疗颈背不适的传统方法,其主要作用是:可消除或缓解颈部肌肉痉挛,改善软组织血液循环;消除因病变引起的神经根或其他软组织的炎性水肿和充血,改善脊髓、神经根和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症状;增进肌肉张力,改善小关节功能;延缓或减轻椎体及关节囊或韧带的钙化或骨化过程。常用的理疗方法有低频电刺激疗法,超短波疗法,功能性电刺激法等。
(4)按摩与推拿:按摩推拿治疗是根据中医经络理论,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特定部位,调节机体的解剖位置与功能状态,达到治疗目的。按摩推拿可以改变肌肉系统与神经血管系统的功能,调整功能失常的生物信息以使整个机体的功能平衡;可以使局部神经或软组织粘连松解,肌痉挛缓解,还可帮助肌肉关节运动,减少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禁忌证:
1)椎体后缘增生,骨刺尖利、后纵韧带钙化、后突出之椎间盘已钙化并明显突入椎管内使之严重狭窄者。
2)椎体间骨桥形成者,避免破坏已稳定的椎体平衡。
3)颈椎骨折及破坏性疾病如椎体结核、肿瘤等。
2.手术疗法
颈椎病的手术治疗主要是为了解除脊髓及神经的压迫,恢复颈椎的稳定性,维持椎间隙高度,获得正常生理曲度,恢复与脊髓相适应的椎管容量和形态,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1)手术适应证
1)各型颈椎病在专科医师指导下,经三个以上疗程的系统的非手术治疗而确实无效或有加重趋向者。
2)脊髓型颈椎病是绝对适应证。
3)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者。
4)严重的颈肩痛,非手术治疗无效,排除其他疾病后考虑与颈椎不稳有关者。
(2)禁忌证
1)心、肺、肝、肾等实质脏器有明显疾患,功能不全,不能承受麻醉与手术者。
2)70岁以上,或年老体衰,生活不能自理者。
3)有严重神经症,或精神病不能合作者。
4)病变定位不明确又不宜手术探查者。
5)脊髓型颈椎病多年,脊髓受压并已发生变性,术后不能恢复者。
(3)手术方法
1)减压
A.前路减压内固定(图6)。
图6 颈椎病前路减压内固定术后X线片
手术适应证:①脊髓压迫来自前方,主要是退变的椎间盘组织、椎体后缘骨赘、增厚或骨化的后纵韧带以及增生的钩椎关节内侧部分;②累及1~2个节段椎体。优点:①符合颈椎病的病理生理特点;②直接清除致压物,并可于椎间隙植骨或植入人工材料;③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少;④患者术后病残率低。
B.后路减压内固定(图7)。
图7 颈椎病后路减压内固定术后X线片
手术适应证:①病变累及三个以上的节段;②伴有发育性椎管狭窄;③同时存在后方肥厚的黄韧带突入椎管压迫脊髓。优点:①能直接显露神经组织;②允许手术中直接松解神经根周围的粘连与压迫,并扩大椎间孔减压。缺点:①对来自前方的压迫而言,此手术通常是一种间接性减压;②容易造成术后进一步不稳定。
2)融合:曾经存在争议。主要集中在:对单间隙减压后有无必要作植骨;椎间盘是前柱结构,切除椎间盘后,必然会改变颈椎的力学特性,造成或多或少的生理前凸的丢失。有研究表明34%的病例可以发生自动融合,而66%的病例则形成纤维连接。临床实践证实,植骨有利于恢复椎间隙高度,防止前柱塌陷,维持生理曲度,融合后有利于维持颈椎的稳定性。目前临床常用的植骨方式有很多,主要是椎体间植骨,包括自体骨、异体骨、人工骨等。植骨时要适当撑开椎间隙,对上下终板去皮质以提供良好的植骨床非常重要。为了提高植骨融合率,减少供区的并发症,近年来国内外陆续开展了颈椎椎间融合器的术式,效果满意,但存在椎间隙塌陷、植骨床面积不够、融合器移位等并发症。
3)内固定:在传统的颈椎病手术基础上加内固定提高手术节段即刻的稳定、有助于术后早期活动、减少植骨块的移位率、提高融合率、减少住院时间等。前路内固定采用颈前路接骨板,单皮质螺钉固定;后路内固定方式目前多采用侧块接骨板、螺钉系统,也有采用关节突钢丝等其他内固定。
从颈椎病的病因看,颈椎病的预防是多方面的,它贯穿于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预防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积极治疗咽喉部疾患
咽喉部炎症不仅易引起上颈椎自发性脱位,而且也是诱发颈椎病的因素之一。该处的炎症可直接刺激邻近的肌肉、韧带,或者通过丰富的淋巴系统使炎症在局部扩散,以致造成该处的肌张力降低,韧带松弛和椎节内外平衡失调,从而破坏了局部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导致颈椎病的发生或加重。因此,及时防治咽炎、扁桃体炎、淋巴结炎及其他骨与软组织感染对防治颈椎病有重要意义。
2.保持良好的睡眠体位
一个良好的睡眠体位,既要维持整个脊柱的生理曲度,又应使患者感到舒适,方可达到使全身肌肉松弛,容易缓解疲劳和调整关节生理状态。根据这要求应该使胸、腰部保持自然曲度,双髋及双膝呈屈曲状,全身肌肉即可放松,故最好采取侧卧或仰卧,不可俯卧,枕头不宜过高。
推荐使用长圆枕,直径一般在10~12cm,长度40~50cm,以枕时感觉舒服为准。内芯充填物最好是透气性好,具有一定硬度的物质。也可加入一些行气止痛,益气养血的中药。使用时选择合适的高度,将枕头的支撑点位于枕骨粗隆下方或侧卧位时位于耳下方,若觉得不习惯可将支撑点位置移至耳下后方乳突上或下颌部。
3.避免头颈部外伤
人们在体育锻炼、日常工作、交通活动中易遭受颈部外伤。早期颈部外伤患者若有椎旁肌压痛,或X线显示椎体前有阴影时要引起高度重视。外伤后患者要早期治疗,如轻型可用石膏、颈围、支具控制颈部活动,有时需住院行牵引治疗。
4.避免长期低头工作
长期低头的工作强度往往不大,但长期低头造成颈后部肌肉、韧带组织劳损,屈颈状态下椎间盘的内压大大高于正常体位。因此要定期改变头颈部体位,当头颈向某一方面转动过久之后,应向反方向运动,并在短时间内重复数次,这样既有利于颈部保健,也利于消除疲劳。定期远视,待眼部疲劳消除后再工作,对眼睛和颈椎均有必要。调整工作台的高度和倾斜度,如工作台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颈部仰伸或屈曲,这两种位置均不利于颈椎的内外平衡。长期伏案工作者应开展工间操活动,使处于疲劳状态的颈椎定时获得内外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