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骨血管内皮细胞瘤
骨血管内皮细胞瘤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hemangioendothelioma of bone

作者
姚振均
概述

骨血管内皮细胞瘤 (hemangioendothelioma of bone)是血管腔排列较密集且有多数交通和内皮细胞增生的病变。WHO将血管内皮细胞瘤分为良恶性之间的中间型或不定型,呈弥漫性浸润性生长但不转移。骨血管内皮细胞瘤少见,WHO统计仅占原发性骨肿瘤的0.28%,恶性骨肿瘤的0.52%。病变可单发或多发,可一骨多发或累及多骨。可发生于各年龄组,以10~20岁为高发期,其次为21~40岁,男性多于女性。全身各处骨骼均可发病,常侵犯颅面骨、脊柱和下肢骨,但多发性病灶常发生在解剖上相邻的部位。

病因

骨血管内皮细胞瘤的病因尚不明确,仅少数文献报道可能与血管发育不良、创伤、放疗及激素等有关,亦有报道认为本病的发生与11q、12q染色体变异有关。

   

病理

在组织学上,肉眼观察肿瘤呈紫红色或棕红色,境界多不清,无包膜。肿瘤向附近骨皮质浸润,但无明显的反应性骨增生。镜下见无数相互吻合的血管腔隙及丰富的内皮细胞,内皮细胞增生活跃,具有浓染的细胞核和明显的核仁,增生的内皮细胞充填了血管腔,呈现实性条索样或多叉鹿角样外观。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影像学表现

早期示骨内小囊状或条状透亮区,逐渐发展为大片状或不规则溶骨性破坏区,其内可见残存的散在骨小梁,破坏区边界清楚或模糊,穿破骨皮质后可侵及软组织形成软组织肿块。在颅骨,可侵及头皮下和硬脑膜,很少向硬膜下生长。少数病灶可呈皂泡状,少数可出现放射状骨针、层状骨膜增生和骨膜三角。MRI扫描多呈等长T1、长T2不均匀异常信号灶,增强扫描病灶多明显不均匀强化 (图1)。

图1 血管内皮细胞瘤

A:CT扫描显示左侧顶骨可见类圆形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灶,边缘清楚,破坏区内可见残留骨小梁,无骨膜反应;B、C:MRI扫描病灶呈以等T1、长T2为主的不均匀异常信号,病灶累及皮下及硬脑膜,但未侵及硬脑膜下,邻近脑组织受压移位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与预后

对于这种低恶性或潜在恶性的肿瘤应积极采用根治性手术切除,包括肿瘤段截除,使用假体、异体骨或带血管游离骨移植重建修复骨缺损。位于椎体的病变,可行肿瘤椎体切除,脊髓减压,椎间植骨,或人工椎体置换。若存在脊柱不稳定,可行相应的前路或后路金属内固定。此瘤对放疗敏感。放疗常用于病变分布于多个解剖部位,不能通过外科治疗治愈的病例;手术不能彻底清除病灶的,例如脊柱等部位。手术后的局部辅助放疗,可以进一步降低局部复发率。化疗疗效没有确切的报道,但选择性动脉造影栓塞或介入化疗对本病较为有效。

来源
实用外科学 (下册),第3版,978-7-117-14353-0
颅骨病变的影像学诊断,第1版,978-7-117-22818-3
上一篇:骨血管肉瘤 下一篇:骨血管外皮瘤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