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malignant fibrous histiotoma
中文别名 :骨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toma,MFH)是含有纤维和组织细胞成分的、骨和软组织的原发未分化多形性肉瘤。大约半数的骨内MFH与其他病变的发生有关系:如骨梗死、Paget病、纤维结构不良。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大多数MFH的病因不明。好发于40~70岁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其好发部位为下肢(大腿多于小腿),其次为上肢(上臂多于前臂)和后腹膜,大多数(85%)起源于深筋膜深层。起源于骨骼的MFH倾向于发生在主要长骨的干骺端(依次为股骨、胫骨、肱骨)。
除去上述多形型MFH外,尚有数种组织亚型,即黏液型、巨细胞型和炎症型。这些亚型是根据特殊的组织特征来划分的,而这些特征是典型的MFH所不具备的。
1.黏液型
黏液型是第二常见的MFH亚型,发病年龄与发病部位与漩涡状多形型一样。大体标本中,黏液型MFH为多结节状,伴有类似黏液型脂肪肉瘤或良性肌肉黏液瘤中具有的透明胶状物。由于黏液型MFH富含黏液,因此其较多形型MFH更易出现局部污染,所以其局部复发率较高。黏液型MFH的转移率为25%。
2.巨细胞型
巨细胞型MFH发生于高龄人群,主要见于大的肌肉群中。容易出现血肿,肺转移率为50%。
3.炎症型
炎症型MFH也发生于高龄人群,更多见于后腹膜,转移率为50%。
1.肉眼所见
软组织MFH的大体特征同软组织肉瘤的一般特征,并无独特之处。骨内MFH与软组织MFH外观相同。若大体标本上同时可见梗死骨,则对诊断具有提示意义。
2.镜下所见
MFH的典型特征是:①恶性梭形细胞(即纤维细胞)呈“轮辐状”排列,构成肿瘤的基质;②有的区域内含有体积巨大形态奇特的组织细胞,细胞内含有大量颇具特征的嗜酸性胞浆;③大量的有丝分裂象;④散在的慢性炎症细胞。上述特点出现的多少可因病变而异,但常见的主要特征是纤维成分以及形态奇特的恶性组织细胞。“轮辐状”指的是由成纤维细胞产生的胶原排列成短束,形成回旋状或车轮状,这种排列形式在低倍镜下看得更明显。
恶性组织细胞是体积巨大形态奇特的细胞,具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在某些视野中,组织细胞与纤维成分混合在一起,而在另外一些视野中,它们可能聚集成簇(图1)。恶性组织细胞含有大量的嗜酸性胞浆,使之与横纹肌母细胞非常相似,但胞浆不含条纹状的肌原纤维。经常可在体积巨大的恶性组织细胞中见到异常的有丝分裂象,形态奇特。中等量的慢性炎症细胞散布于病变之中。与由纤维成分构成的区域相比,在由组织细胞构成的区域中这类炎症细胞比较明显。

图1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标本的镜下表现
1.X线片
软组织MFH没有独特的X线征象与其他软组织肉瘤相鉴别。病变内鲜有钙化或/和骨化区,也没有X线密度增高或减低区,因此无法提示病变的组织发生。骨内MFH呈穿透样密度减低区,边缘不清,皮质破坏并伴有软组织肿块。病变的这些特征并不能提示其组织发生,但有很多骨内MFH与业已存在的病变伴发,如陈旧性骨梗死、纤维结构不良或Paget病,因此,当在这些已存在的病变的邻近部位出现穿透样侵袭性病变时,则应高度怀疑MFH。病理性骨折常见。
2.其他影像学检查
软组织MFH在同位素扫描的早期血管相经常表现为摄取量增加。软组织内MFH血管造影表现为明显的高血供状态。软组织内的MFH,其CT图像表现为密度均一的肿块,注射造影剂可使肿块增强。和其他软组织肉瘤一样,MFH在T1加权像为低或中等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图2),病变内出血和坏死的范围决定了信号是否均匀。

图2 左臀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位于深筋膜深层
A.T1加权像呈低信号;B.T2抑脂加权像呈高信号。
以手术治疗为主,Ⅰ期MFH在不进行术前辅助治疗时应行广泛性切除。Ⅱ期MFH,对术前辅助治疗反应满意者可行广泛切除;对术前辅助治疗反应不满意者需行根治性切除。
对于软组织MFH,术前放疗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辅助疗法,放疗可使病变内产生大量坏死,并且在大多数的病例中可刺激产生一层致密的纤维包壳,从而使保留肢体的广泛或者边缘性切除成为比较安全的手术。对于骨内MFH术前放疗作用有限。
MFH对化疗的反应比不上骨肉瘤或淋巴瘤。
典型的MFH表现为高度恶性的ⅡB期病变,不足10%的病变在初诊时仍局限于室内。MFH的病程呈快速侵袭性,主要转移到肺(90%),偶尔转移到局部淋巴结(10%~15%),影响预后的因素为:深度(位置表浅者优于深在者)、大小(体积小者优于体积大者)以及肿瘤的分级/分期。经最佳治疗后,5年存活率约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