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骨与关节麻风
骨与关节麻风
作者
俞永林
概述

麻风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在世界上流行的历史悠久,传播和分布范围广泛,几乎全世界各国都有发病。麻风杆菌主要侵犯皮肤、黏膜和周围神经,临床上在这些组织发生的症状较早而且明显。但亦可侵犯内脏及骨关节,尤其在晚期。在疾病发展中虽很少引起死亡,但常造成面部和四肢的畸形和残疾。

病理学

麻风病产生骨关节改变的病理基础,首先是神经营养性变化。麻风病侵犯神经组织,神经纤维化,增粗变硬,并有淋巴细胞浸润和髓鞘变性。周围神经受累后,可使骨内发生营养障碍,感觉丧失,因反复外伤和感染,产生骨质吸收;其次,麻风病的肉芽肿性病变侵犯骨组织,可产生多发性囊性麻风骨炎和骨膜炎;再次,麻风病可产生骨滋养动脉内膜炎,影响局部血供,加重骨的营养不良而萎缩,并可导致骨的缺血、坏死。而神经损害可引起控制骨滋养动脉的交感神经和控制骨膜动脉的运动纤维发生障碍,进一步影响局部血供,加重了上述的骨损害。若产生局部外伤和感染,可有相应的病理变化。还可有失用性改变,如广泛的骨质疏松。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X线表现

常有指(趾)骨或掌骨干骺部囊性变。囊性区直径为2~6mm,边缘模糊,骨小梁排列紊乱直至消失。少数患者可表现为骨膨胀,犹如结核性指骨炎。远端骨质吸收(或称肢端骨溶解)是最常见的表现,先于骨缘出现凹痕,以后凹痕逐渐扩大,指(趾)骨变细,最后大部分或全部被吸收。肢体骨质因广泛性萎缩而表现为广泛的骨质疏松。由于骨滋养动脉管壁增厚,常有拇指骨的骨滋养血管孔扩大。尚可有继发性骨髓炎的表现。关节病变时,常见指间关节及跖趾关节骨吸收。手部韧带及关节囊受损伤时,也可出现半脱位。掌指关节为晚期少见的并发症。有的小儿患者有近端指间关节屈曲畸形。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82年推荐MDT治疗麻风病,使麻风病的治疗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从单一药物治疗转入多种药物联合化疗,使治疗期缩短了不少。联合化疗的药物常用的有3种,即氨苯砜、利福平和氯法齐明。

在开始抗麻风病治疗的同时进行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自我防护的方法,进行手、腕关节的功能训练,并根据病情开始理疗,防止关节僵硬,以期获得最佳疗效。若有混合感染,给予相应的抗生素。对存在外来压迫因素的神经炎,可作神经鞘膜松解减压术或作神经移位术。晚期出现畸形或关节脱位等并发症者,可考虑各种矫形手术或成形手术。由于有神经营养障碍,骨与软骨组织的愈合较正常人慢得多,故疗效亦差。

来源
实用外科学(全2册),第4版,978-7-117-23988-2
上一篇:骨关节芽生菌病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