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骨孢子丝菌病
骨孢子丝菌病
作者
俞永林
概述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黏膜和局部淋巴管的慢性感染,偶可播散全身,引起系统损害。据报道,我国以吉林省通榆县和黑龙江省肇东、安达地区以及江苏省苏北地区为高发区,东北某造纸厂和广东某煤矿亦曾出现本病流行。本病所引起的骨感染,称为骨孢子丝菌病。但也可以单独发生骨损害而不伴皮肤损害。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X线表现

本病的X线表现与骨结核继发感染极为相似,可见骨破坏和骨坏死形成,伴有骨质增生。

诊断与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口服碘化钾为首选药,开始剂量为10%碘化钾30ml/d,分3次口服,可逐渐加至90ml/d。损害消退后,继服1个月以防复发。对碘化钾过敏或无效者,可改用口服氟康唑(400mg/d)、伊曲康唑(100~200mg/d,疗程2~9个月)和特比萘芬(500mg/d,疗程3~8个月)亦可获得满意疗效。而两性霉素B对皮肤淋巴型、肺型及播散型孢子丝菌病疗效较好。局部治疗用2%碘化钾或高锰酸钾溶液(1∶5000~10000)湿敷,10%碘化钾软膏外涂或局部加热疗法(45℃以上)适用于局限性皮损,但疗程较长。X线照射对局部肉芽肿有效。骨病灶以及窦道形成者,可行手术切除。

来源
实用外科学(全2册),第4版,978-7-117-23988-2
上一篇:骨放线菌病 下一篇:足菌肿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