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骨放线菌病
骨放线菌病
作者
俞永林
概述

放线菌不是真菌,而是属于放线菌科的细菌。放线菌散发于全世界。系由牛放线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多窦道肉芽肿,发病与人种无关。任何年龄都可患病,但以15~35岁最为多见。男女之比约为2∶1,症状因感染部位不同而异。多合并有其他细菌感染。我国西北诸省较多见。放线菌可累及骨骼。

病理学

病菌对所有组织均有明显的溶解作用,可直接累及骨骼。先表现为骨吸收破坏,常有死骨。邻近部位的骨细胞受刺激而形成反应性新生骨,病骨变厚,有些窦道内有放线菌存在,最后病变进入骨髓腔。无原发性关节病变。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X线表现

骨X线检查早期无骨累及,后期有骨膜炎、骨髓炎和骨破坏。病变多累及数骨。骨质病变的范围和程度不一,主要为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整齐的溶骨性破坏。一般骨质增生较轻,有继发感染时骨质增生可较明显。病变好转时,骨质硬化明显。在下颌骨常特征性地表现为大范围的骨破坏而无新骨形成,除非有继发感染,一般无死骨形成。脊椎病变可沿前纵韧带扩展,常侵及两个以上椎体,亦可蔓延至椎体附件,甚至累及邻近的肋骨头。脊椎的溶骨性破坏区边缘清晰,周围有骨硬化区围绕,死骨少见。椎间盘在早期正常,椎体较少产生塌陷,但常有椎旁脓肿自软组织伸向骨表面。病变愈合时,可形成边缘骨赘和相邻椎体间形成骨桥。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大剂量、长程青霉素治疗对本病有效,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200万~1200万U/d,其他药物如林可霉素、四环素、氯霉素、链霉素、磺胺类、利福平等亦有一定疗效。多烯类和唑类等抗真菌制剂对本病无效。所有浅部病灶及窦道脓肿等均应切除或切开引流。去除坏死组织,尽量敞开病灶,使之与空气接触。亦可用放疗,促进病灶纤维愈合。

来源
实用外科学(全2册),第4版,978-7-117-23988-2
上一篇:骨雅司 下一篇:骨孢子丝菌病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