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别名 :雅司病
雅司病(Yaws)又称热带莓疮及接触性感染全身肉芽肿,属于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儿童及青少年多见。此病是由于雅司螺旋体引起的感染性肉芽性病变,临床表现如梅毒,但并非性病。无遗传性,亦不侵犯内脏及中枢神经系统。有时可累及骨和关节。热带潮湿,平均气温在27℃以上,人体皮肤破损并接触病原体是雅司病传播的两个必要条件。非洲、美洲、东南亚及赤道线的农村目前均还有此病的存在,我国除台湾及华南有个别发生外,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江苏北部地区曾有过地区性流行,60年代中期此病在我国已经消失。热带国家闷热潮湿气候,尤其是6~9月的雨季,为本病流行季节。
雅司螺旋体由皮肤进入血液,引起骨骼、淋巴结及远处皮肤损害。雅司病的主要病理特征是皮肤受累,早期为表皮增厚,真皮细胞浸润,增生水肿,上皮角化过度,表面糜烂。一般雅司螺旋体感染3个月后,可累及骨膜、骨骼,形成局限性或弥漫性骨膜炎,以及骨膜下新生骨沉着、钙化。晚期主要为溃疡性肉芽肿结节和皮肤、骨骼树胶肿。与晚期梅毒不同,在骨雅司晚期,无内脏、中枢神经及血管内膜变化。骨雅司多见于胫腓骨、尺桡骨、肱骨,亦可见于额骨、下颌骨、股骨、掌骨、肩胛骨及肋骨等。关节病变以肘、髋、骶髂关节多见。
本病与骨梅毒相似,有时难以区别。X线表现为:①多骨受累。四肢骨骼可多发性侵害,呈局限性或弥漫性骨膜炎表现。②病变主要发生在长骨骨干,干骺端及骨骺很少受累。少数病例骨皮质及干骺端均有骨质破坏,为弥漫性溃疡累及深层组织,导致肉芽肿骨炎形成,但未累及关节面。③局限性骨膜及骨质增生、融合,骨皮质明显增厚,骨髓腔模糊或消失。④弥漫性长骨硬化,骨皮质见穿凿样骨质破坏缺损,松质骨呈现虫蚀样骨破坏。⑤病变骨骼极少有死骨形成。
同梅毒的治疗。Ⅱ期雅司病经静脉滴注青霉素480万~640万U/d,治疗7~10天,全身中毒症状消失,皮疹及小结节干燥、明显缩小,痛痒感消失。可获得痊愈。Ⅲ期雅司病患者,采用青霉素粉剂外敷溃疡处,加静脉滴注青霉素640万U/d,10~15天为1个疗程,溃疡疮面可基本修复,以后溃疡逐步愈合,留下光亮肥厚性瘢痕。但Ⅲ期患者的骨树胶肿性破坏难以消失,可残留骨变长,弯曲、变粗等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