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骨与关节结核
骨与关节结核
作者
林建平
概述

骨与关节结核是最常见的继发性肺外结核,约占结核患者的5%~10%。绝大多数的原发灶在肺部,少数在肠、淋巴结或胸膜。其感染途径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骨和关节。发病可在原发灶活动期,也可在原发灶愈合后很久,这要视病变部位、患者体质、免疫力及局部解剖特点而定。近年来骨与关节结核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发病情况

本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30岁以下的患者占80%以上,病期长,易破坏关节和骨骼,常导致发育畸形和严重残疾,在我国华北、西北、内蒙古、西南等地区多见。常见发病部位是脊柱,约占全部患者总数的1/2,其次是膝、髋、肘关节。好发部位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负重大、容易发生慢性劳损的部位发病率高,腰椎及胸腰段脊椎结核较上段胸椎及颈椎结核多见,下肢结核较上肢多见;②肌肉较少的部位,如椎体、四肢长管状骨端等易于发病,相反,肌肉丰富的地方,如椎骨附件、四肢长管状骨骨干等较少发病;③四肢长管状骨骨端血营养由终末动脉供应,吻合支少,血液供应较差,菌栓容易停留,易于发病,而在长管状骨骨干,血液供应丰富,不易发病。

病理改变

初始时可为单纯骨结核或单纯滑膜结核。如不及时治疗,最后进展为全关节结核。病程长短不一,数月至数年不等。

1.单纯骨结核

(1)松质骨结核

发病在骨端松质骨,一般分为两种类型:①中心型:松质骨中心距离血液供应丰富的软组织较远,骨内小动脉多为终末动脉,侧支循环差,因而该处病变常以骨质浸润坏死为主。死骨吸收后,可形成空洞。②边缘型:松质骨边缘结核距离血液供应丰富的软组织较近,很少形成大块死骨,较小死骨常被吸收掉。故边缘型松质骨结核以局限性骨缺损为主。

(2)皮质骨结核

病变多从髓腔开始,以局限性溶骨为主。由于周围血供丰富,很少形成大片的骨质坏死区,病变处所产生的脓液沿横行的Volkmann小管汇集到骨膜下,将骨膜掀起,形成大量骨膜新骨,有时也可呈洋葱皮样的多层新骨外观。

2.单纯滑膜结核

滑膜分布在关节、腱鞘和滑膜囊的内面,滑膜下层血管丰富,感染结核后,则滑膜肿胀、充血,炎症细胞浸润,渗液增加。滑液内的纤维蛋白块由于关节和肌腱的不断运动,可形成瓜子仁一样的米粒体。滑膜结核多发生于滑膜丰富的地方,如膝、髋关节,肘、踝关节也常有发现,而腱鞘结核则较少见。

3.全关节结核

关节软骨、骨端及滑膜均被累及,结核性肉芽组织可由关节软骨的边缘,即滑膜附着部,向软骨下方潜行发展,逐渐破坏软骨下骨板,最后使关节软骨面完全游离,边缘型骨结核由于其位置靠近关节腔,更易演变为全关节结核(图1)。关节软骨面受累后其修复能力和再生能力极差。小面积破坏,缺损处可被纤维组织覆盖。部分纤维组织可转变成纤维软骨,足以使关节保存大部分的活动功能。关节面软骨大部分被破坏,因骨端之间的滑动物质基础损失过多,日后关节功能将大部分丧失。结核已呈晚期。

图1 全关节结核的进程

(1)滑膜结核;(2)骨结核;(3)骨破坏加重而成全关节结核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并发症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预防与治疗

骨关节结核均为继发病变,应积极开展对肺结核的普查,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杜绝感染源。对开放性结核患者应进行隔离,其排泄物及用具应加强消毒工作。对儿童还应该开展卡介苗接种工作。骨与关节结核的治疗原则在于提高全身抵抗力,增强体质使用抗结核药物,控制感染病灶的发展,防止单纯骨结核或单纯滑膜结核转变为全关节结核,更应防止混合感染,应尽量保存关节功能,预防畸形发生。若有手术指征,应及时手术,如此可以提高化疗效果及降低病残率。

1.休息和固定

休息使机体代谢降低,消耗减少,体温下降,体重增加,有利于体力恢复。局部固定使受累关节活动减少,负重减轻,既能防止病变扩散,又能减轻疼痛和肿胀,有利于组织修复。

2.抗结核药使用

抗结核药物治疗最重要,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用药原则仍然为“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用”。目前推荐短程(6~9个月)或标准疗程(12~18个月)的化疗方案,对耐多药结核则要求至少20个月的化疗方案,其中包括8个月强化治疗。近几年出现了抗药性结核菌株,使得治疗工作更加棘手,应引起重视,建议在做菌株培养的同时还要进行药敏试验。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毒副作用或不能耐受等情况,应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采取措施寻找判断药物来源,一旦查明及时更换其他药物,并对引起的后果进行积极治疗。除了全身用药外,早期滑膜结核于关节腔内注射链霉素或异烟肼,效果也很好,但不主张常规局部用药。

3.增加营养及支持疗法

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十分重要,以多种食物混杂为佳,避免偏食,使各种营养成分可以互相补充,不致缺乏。一般支持应给予维生素B、C及鱼肝油,贫血的可给予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等,严重贫血可间断少量输血。对截瘫患者应加强护理,预防压疮和泌尿系感染等。

4.中药的应用

祖国医学对于“骨痨”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本症属阴证、虚证,早期治疗宜调补气血,温经通络,散寒化痰,主服阳和汤加减。阴虚火旺者,宜养阴清热、化痰通络,可服清骨散加减。

5.手术治疗

主要为病灶清除术,必须在抗结核药物配合下进行。手术指征:①病灶内有大块死骨或较大脓肿不易自行吸收;②慢性窦道长期不愈合;③脊柱结核合并截瘫;④单纯滑膜结核经非手术治疗不见效果;⑤边缘型单纯骨结核经药物治疗未能控制,即将发展为全关节结核。禁忌证:①患者年龄过大或过小,不能耐受较大手术;②合并肺、肾、肠结核或有严重高血压或其他心、肺、肝、肾疾患;③全身中毒症状严重。

近年来对单纯滑膜结核主张早期在关节镜下做滑膜切除手术,疗效较传统的手术更好,康复时间更短。对晚期全关节结核,由于产生严重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应做病灶清除及关节融合术,融合后的关节应置功能位。也可做关节矫形术、关节切除术、关节成形术等。

近年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关节结核取得进展,对于有明确关节结构破坏、静息期的关节结核,为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可以进行关节置换治疗,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仍需6个月以上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图2)。关节置换的禁忌证:①全身状况差或有严重伴发病,难以耐受手术;②合并活动性其他感染;③多部位或多脏器结核未有效控制;④手术部位合并结核性瘘管或窦道。

图2

(1)髋关节结核术前MRI;(2)病灶清除术后CT;(3)病灶清除术后X线片;(4)关节置换术后X线片

来源
实用外科学(全2册),第4版,978-7-117-23988-2
上一篇:化脓性关节炎 下一篇:肘关节结核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