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尺神经损伤
尺神经损伤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injury of ulnar nerve

作者
陈亮;顾玉东
解剖学概要

尺神经由颈7~胸1神经根纤维组成,起自臂丛内侧束。在上臂,尺神经无分支。它先位于肱动脉内侧,随后在下1/3处穿过内侧肌间隔而转到后侧。在肘后,尺神经位于肱骨内上髁与鹰嘴突之间的尺神经沟内,表面有一层坚厚的筋膜覆盖并先后发出尺侧腕屈肌支及指深屈肌尺侧半肌支。尺神经在上臂段不发出分支。

在前臂,尺神经自尺侧屈腕肌两头之间,位于尺侧腕屈肌与指深屈肌之间,于腕上5cm处发出手背支,分布于手背尺侧半皮肤。在腕部,尺神经位于尺侧屈腕肌腱深面,经豌豆骨桡侧的Guyon管进入手掌。腕部尺神经分为两支:浅支发出小支到掌短肌后,最后分为三支指掌侧固有神经。尺神经的绝对支配区为小指掌背侧区域。深支从小指展肌与小指短屈肌之间进入手掌深部,在骨间肌浅面沿掌深弓到达手掌桡侧,沿途发支支配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小指对掌肌、全部骨间肌、第3、4蚓状肌、拇收肌、拇短屈肌的深头。

临床表现及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由于手内肌失神经支配后萎缩较快,故对神经探查修复应持更积极的态度。通常腕部的损伤应争取在6个月以内、肘部的损伤应在3个月以内修复,才有可能获得较满意的运动功能恢复。在肘部附近尺神经损伤修复时,应同时将尺神经前置于内上髁前方以减小张力避免尺神经肘部卡压。

对于晚期损伤或神经修复手术疗效不佳者,行蚓状肌功能重建术(单纯尺神经损伤也最好作2~5指功能重建)。

1.改良Bunnell法

该法以环指的指浅屈肌为动力:将环指指浅屈肌腱止点切断后由远侧掌横纹切口抽出,劈成四股,分别通过2~5指的蚓状肌管与侧腱束缝合以重建蚓状肌功能。该法不增加握力,并有供体部位出问题的可能,比如导致“鹅颈”畸形。对于高位尺神经损伤,由于环指指浅屈肌肌力弱,应采用中指指浅屈肌肌腱用于移位。

2.Brand法

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多的手术。该法以桡侧腕短伸肌或腕长伸肌为动力,将移植肌腱远端分成4股与示、中、环、小指侧腱束以同样张力缝合。

3.Fowler法

采用示小指固有伸肌为动力,将肌腱分别劈成两股后通过蚓状肌管,于2~5指近节桡侧切口内与侧腱束缝合。该法虽可增加一定握力,但易引起“鹅颈”畸形及小指伸直受限(小指指总伸肌缺如者不少见)。可采用Riodan改良法加以预防: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到环小指,若合并正中神经麻痹,加移植肌腱于同一动力移位至示、中指。

4.Zancolli法

即掌指关节掌侧关节囊固定术。若无合适的动力肌腱选择且Fowler试验阳性可行本手术。于远侧横纹横切口内,沿掌板近侧缘切开关节囊,使之形成U形瓣,将切开的U形掌板与掌骨颈部关节囊重叠缝合。

5.Brown法

即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重建拇内收功能。将示指固有伸肌腱止点及部分腱帽组织切断,通过3、4掌骨骨间肌,通过拇收肌背面与止点缝合。示指固有伸肌腱帽需做间断缝合修复。

来源
实用外科学(全2册),第4版,978-7-117-23988-2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