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肩关节后脱位
肩关节后脱位
作者
周建平
概述

较前脱位少见。

发病机制

肩峰及肩胛冈等可加强肩后结构,使之不易受伤。由于肩胛骨平面与冠状面呈45°,使关节盂向前倾斜而位于肱骨头的内后方,亦可防止肱骨头后移。因此肩关节后脱位明显少于前脱位。后脱位可因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所引起。前者系加于肩前方的撞击,从前侧向后侧直接打击肱骨头,使肱骨头冲破关节囊后壁和盂唇软骨而滑入后方,常伴有肱骨头前侧凹陷骨折或肩胛冈骨折(图1)。后者系在上肢处于屈曲并强力内旋时跌倒,肘部或于掌部着地,加于肘或手掌的力传导至肱骨头,引起后脱位。此外,也可由于肌肉强烈地痉挛收缩,如破伤风、癫痫发作或电休克治疗时发生后脱位,且可呈双侧性。

图1 肩关节后脱位直接暴力损伤机制

后脱位时,除后方关节囊撕裂外,尚可有后盂唇的撕脱或磨损(反Bandart损伤)。肱骨头前内缘与后盂缘撞击可形成肱骨头沟形骨缺损(反Hill-Sachs损伤)、后盂缘骨折,或小结节撕脱骨折及肩胛下肌牵拉伤。由于肱骨头脱向后方,远离腋窝神经血管束,因此,后脱位很少引起神经、血管损伤。

类型

肩关节后脱位后,肱骨头可处于三种位置:①肩峰下型:最常见,致伤力中等,肱骨头朝后,位于肩胛窝的下方和肩峰的下方;②盂下型:少见,外伤力小,肱骨头朝后,在肩胛盂下方;③冈下型:极少见,外伤力很大,使肱骨头后移,越过肩峰后缘而停留在肩胛冈下。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影像学表现

投照位置和质量不理想,观察不仔细时易漏诊。肩峰下后脱位的正位片可显示正常,而盂下和冈下后脱位可以在正位片明显显示,但难以与盂下和锁骨下前脱位相区别,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图2):

图2 肩关节后脱位X线示意图

(1)肱骨处于内旋位,大结节及肱骨颈“消失”,而这些在中立位或外旋位可以见到。

(2)肱骨头内缘与肩胛盂前缘之间的间隙增宽,如大于6mm,即可诊断为后脱位。但摄片时体位不正或伴有后盂缘骨折时可影响此特征的观察。

(3)肱骨头与肩胛盂的椭圆形重叠阴影消失。

(4)肱骨头与肩胛盂的关系不称,肱骨头偏高或偏低,肱骨头缘较扁,且与前盂缘不平行。

(5)肩胛骨外缘与肱骨颈内侧皮质所构成的连续平滑的抛物线,即Moloney线中断或不平滑。

除了肩部正位片外,应再摄穿胸侧位片或肩胛骨切线位片,可以明确肱骨头与肩胛盂的相对位置。而且可显示肱骨头前侧变平或凹陷,及其他可能存在的骨折,如后盂缘骨折,肱骨小结节骨折及肩胛冈骨折等。

治疗

新鲜的肩关节后脱位的手法复位比较容易。在麻醉无痛的情况下,伤员采用靠坐位或仰卧位,助手用一手向后压住肩胛骨作为固定,另一手用拇指在伤侧箭步协助下压肱骨头。术者两手握住伤肢腕部,沿肱骨纵轴持续牵引并轻度屈曲及内收上臂,当肱骨头接近盂缘后先外旋,然后内旋上臂,脱位即可整复。复位后用肩人字石膏或外展架固定伤肩于外展30°,后伸30°,轻度外旋位。3周后拆除外固定,立即进行功能锻炼。伴有骨折或复位失败时可行切开复位,骨折可行内固定。

来源
实用外科学(全2册),第4版,978-7-117-23988-2
实用外科学第4版(全2册),第4版,978-7-117-23988-2
上一篇:肩关节前脱位 下一篇:肩关节上脱位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