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别名 :过伸性脱位
概述
颈椎后脱位又名过伸性脱位,作用于面、额及颊部的暴力可使颈椎产生过伸活动,当暴力超过颈前肌群及前纵韧带的张力时,颈椎极度过伸是导致颈椎严重损伤的原因之一,多伴有脊髓损伤。在颈椎前凸部会产生水平剪切力,这种水平剪切力和过伸暴力的共同作用可使前纵韧带撕裂,随着暴力的持续可引起椎间盘破裂、后方椎间关节囊撕裂和后纵韧带断裂,损伤的结果使上位椎体下缘在下位椎体上缘向后移动,并有脊柱后凸,形成颈椎后脱位。脱位节段椎管变形,脊髓可被来自前方后移的椎体后缘和下位椎节的椎板上缘相互挤压而损伤。此外,破裂的后纵韧带椎间盘组织后突以及黄韧带前面出现皱褶均可构成对脊髓的损伤。患者面部、额部常有皮肤擦伤、挫伤及皮下血肿等。在颈椎暴力消失时因颈部肌肉的收缩作用脱位的颈椎可能恢复正常排列故在普通X线平片可表现为正常征象,但后结构可能出现小骨折片,椎前软组织肿胀增厚,椎间隙前方开口增大,椎体前方边缘可出现撕脱性骨折等。损伤早期非手术治疗为主,一般采用枕颌带牵引,取中立位,牵引时间为2~3周,再采用颈领固定2~3个月。经非手术治疗或未经任何治疗而表现颈椎不稳并伴有脊髓压迫存在,应予以手术减压植骨融合。
作者
董健
来源
实用外科学 (全2册)(下册),第4版,978-7-117-239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