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枢椎椎弓骨折
枢椎椎弓骨折
基本信息

中文别名 :缢死者骨折;绞刑者骨折;Hangman骨折;创伤性枢椎滑脱

英文别名
hangman fracture
概述

此型损伤的名称不一,曾称为绞刑者骨折(Hangman fracture),有称枢椎椎弓根骨折或枢椎环骨折,还有称创伤性枢椎滑脱,其骨折部位在枢椎的峡部,枢椎处于寰椎与C3之间,其结构由与寰椎成关节,演变成与C3成关节,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为椎体向上中间为齿突,两侧为上关节面与寰椎两侧块相关节,下方椎体与C3椎体由椎间盘连接,后部为椎弓,两侧有下关节面与C3之上关节突成关节,椎弓之中间向后为大的棘突并于末端分叉,为C5以上之最大棘突,前后两部分相连处最细系峡部,易于在此处发生骨折(图1)。

图1 枢椎椎弓根骨折(Hangman骨折)

(1)示意图;(2)上面观;(3)侧面观

发病机制

枢椎椎弓骨折的基本致伤机制是当颈部受到伸展暴力作用于颈椎时,其前方为张力,作用于前柱,即枢椎上部的齿状突、下部的椎体;而后面的压力则作用于上、下小关节突。此时枢椎椎弓被挤压在枕骨、寰椎后弓和C3之间,枢椎椎弓(峡部)处形成一力学杠杆,使张力和压力所产生的应力集中点恰好位于上、下关节突之间的脆弱点(峡部),造成枢椎椎弓骨折。绞刑所致的枢椎椎弓骨折的暴力为伸展牵张暴力,常造成脊髓横断而立即死亡。日常事故引起的枢椎椎弓骨折,如在高处坠落及交通事故中,一般为过伸轴向压缩暴力,虽然枢椎椎体有明显前移,但因骨折后部仍在原位,反而使椎管矢状径增大,故很少损伤脊髓,或仅有轻度的神经症状。

类型

Effendi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将其分为三型:Ⅰ型,稳定性骨折,骨折线可以涉及椎弓的任何部位,C2、C3椎体间结构是正常的;Ⅱ型,不稳定性骨折,枢椎椎体显示屈曲或伸展的成角或明显的向前滑脱,C2、C3椎体间结构已有损伤;Ⅲ型,移位的骨折,枢椎椎体向前移位并有屈曲,C2、C3小关节突关节发生脱位或交锁。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X线颈椎侧位片可显示枢椎椎弓骨折及前部移位情况,CT可从横断层显示枢椎椎弓骨折部位,椎管是否扩大或有无骨片进入椎管,如有脊髓或神经根受累症状,则MRI可显示脊髓受压和脊髓本身的改变。MRI中应观察椎前软组织影的变化,观察C2 ~3椎间盘信号的变化,评估间盘韧带复合体的损伤。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大多数枢椎椎弓骨折采用非手术治疗可以获得骨折复位及坚固的骨性愈合,不愈合的发生率很低。根据损伤机制、骨折移位和成角情况,确定牵引方向、颈部位置和牵引重量,然后在床旁X线片检查下了解牵引效果,并作适当调整。伸展暴力所致的骨折一般以颈部中立位牵引比较安全,其牵引重量限于2~4kg,因为牵引重量过大会导致重复损伤机制而加重骨折移位成角畸形,引起或加重脊髓损伤。等复位后改中立位维持牵引4~8周,然后头颈胸石膏固定,直至骨折愈合。对于EffendiⅢ型骨折,牵引复位不良的,可以行手术治疗,术式有颈前路C2~3椎体间植骨融合、前路接骨板内固定术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作者
董健
来源
临床诊疗指南.创伤学分册,第1版,978-7-117-08353-9
脊髓损伤基础与临床,第1版,978-7-117-14895-5
实用外科学 (全2册)(下册),第4版,978-7-117-23988-0
上一篇:枢椎侧块骨折 下一篇:颈椎过伸性损伤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