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patellar fracture
髌骨是身体中最大的籽骨。位于膝前方,与股骨形成髌股关节。股四头肌沿着髌骨前方,向下形成髌韧带,止于胫骨结节,两侧股四头肌扩张部为髌旁腱膜。股四头肌、髌骨和髌韧带三者构成一完整的伸膝装置。髌骨在膝关节生理运动中主要有三个作用:①传导并增强股四头肌的作用力;②协助维持膝关节的稳定;③增加与股骨髁的接触面,使作用于股骨上的压应力得到合理的分布。
髌骨横断性骨折,多由于股四头肌急骤猛烈收缩造成。如在走路时,脚下一滑,此时股四头肌猛烈收缩,使髌骨拉成两段,造成横断性骨折,髌旁腱膜撕裂也大。若肢体不能支撑着身体,继之跪倒在地,使已断的髌骨远端直接撞击地面,受到直接暴力作用,形成粉碎性骨折。同时还有膝前方皮肤挫伤或破裂。另一种为直接暴力,即伤力直接打击在髌骨上,形成髌骨粉碎性骨折。这种骨折移位少,髌旁腱膜和关节囊损伤也少,但髌骨的关节软骨面损伤严重,如处理不当骨折愈合后关节面高低不平,很容易形成骨关节炎而产生疼痛。
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尽可能保留髌骨。充分恢复其后关节面的平整、修复股四头肌扩张部分的裂伤、早期锻炼股四头肌。在可能条件下,早期练习膝关节伸屈活动,以期通过塑造,使髌股关节恢复吻合,并减少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
1.新鲜无移位的骨折
以长腿石膏将膝关节固定于伸直位,疼痛减轻后开始股四头肌收缩锻炼,三周后即可下地练习行走。4~6周拆除石膏,并开始膝关节屈伸活动。
2.新鲜移位骨折
一般采用手术治疗。
(1)横断性骨折
建议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内固定的方式有两种:①钢丝内固定(图1)。在髌骨前方做弧形或纵行切口,清除关节内血肿,用钢丝分别穿过两个骨折块将髌骨复位。注意关节面须平整,将钢丝收紧并打结,残端埋入周围软组织内,不可放在皮下,以免日后刺破皮肤。同时缝合髌旁腱膜、关节囊及关闭切口。②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行髌骨中央纵行切口或髌下弧形切口。清除关节内积血,直视下复位,触摸关节面平整后,以髌骨钳暂时固定,用两根平行的克氏针纵行穿越上下骨折块。再用1mm直径的钢丝按8字形绕过上、下两端露出的克氏针,并将钢丝拉紧结扎。同样残端埋入股四头肌腱或髌韧带内,避免日后刺破皮肤(图2)。同时将髌旁腱膜和关节囊缝合。若固定确切,术后可不需要石膏固定,早日无负重的膝关节伸屈活动。

图1 髌骨骨折的钢丝内固定

图2 髌骨骨折的张力带钢丝内固定
若上下极骨折,且骨片很小,应尽量保留肌腱或韧带附着的骨组织,将其连同股四头肌腱或髌韧带缝于骨面上,尽可能形成骨性愈合。如碎骨片太小无法保留固定,可做髌骨部分切除术,切除后将髌腱或髌韧带缝于骨面上(图3)。

图3 髌骨部分切除术
示股四头肌肌腱的缝合方法
(2)粉碎性骨折
若移位不严重,经复位后关节面基本完整,应尽可能保留全髌骨,行张力带钢丝固定或环绕固定。合适的患者亦可用髌骨爪形固定器(聚髌器)治疗。对移位严重的粉碎骨折,无法在复位后固定,年龄较大,可考虑行全髌骨切除术。修补髌旁腱膜和关节囊,股四头肌腱和髌韧带重叠缝合。不能直接缝合的,可行股四头肌腱膜翻转修补术(图4)。术后用石膏固定4~6周,拆石膏后练习关节活动。
(3)陈旧性髌骨骨折
若髌骨骨折不愈合,但关节活动基本正常,无创伤性关节炎者,可不需要手术治疗。如髌骨上碎片向上移位明显,则患者因股四头肌无力,伸膝作用弱,走路时因膝关节不稳而容易跌倒。在手术时若关节面不易对齐,容易产生骨关节炎而导致疼痛,可作全髌骨切除术。

图4 髌骨全切除术后股四头肌肌腱的缝合方法
(1)股四头肌肌腱上做切口;(2)翻转肌腱;(3)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