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髁上部分是股骨髁和股骨干的移行区。股骨髁在解剖上有其特殊性,两髁前半部和股骨干位于同一直线,而后半部分位于股骨干的后方。股骨的力线轴与身体中线成3°夹角,股骨解剖轴线与身体中线成外翻7°的夹角。股四头肌,腘绳肌和腓肠肌都是围绕股骨远端的重要肌肉,它们的牵拉可造成不同的移位和成角。如股骨髁间骨折在腓肠肌的牵拉下可造成两髁旋转移位,股骨髁上骨折远端则可造成向后移位和成角。
所有的治疗应该达到以下的目的:①恢复股骨下端及关节的正常解剖关系;②牢固的内固定;③不干扰骨折愈合;④满足早期活动和康复训练的需要。因此,一般的牵引和夹板、石膏固定等治疗方法很难达到上述的要求。除非有严重骨质疏松和手术禁忌证等原因,手术是治疗股骨髁和髁上骨折的最佳选择。手术应考虑以下因素:患者年龄、活动能力、血供情况、当地的医疗条件、有无感染存在或可能存在的潜在感染、可供选择的内固定器械;有无合并骨折及骨折的分型,还有手术者本身的经验等。此外,患者的经济条件也是选择手术方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手术如果达不到预期的治疗目的,宁愿选择保守治疗。
关节内还是关节外,有无骨折块移位,有无软组织和韧带的损伤等条件是选择手术方式的基本条件。目前由于手术器械的进步,可以为医师提供多种方式,目的是在以最小损伤软组织,保护血供的情况下,提供最坚固的固定,以便早期康复锻炼。如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LISS-DF系统是应用最广泛的内固定系统。逆行髓内钉技术也可以在小切口下逆行通过关节插入髓内钉,尤其适合股骨髁上骨折。外侧膝旁切口(TARPO)技术可以尽量少切开软组织,类似在全膝置换术中的暴露方法,仅暴露股骨髁,把髌骨牵向内侧,在完成股骨髁的复位后,逆向在股外侧肌下面插入钢板,完成固定。此外传统的95°髁钢板(DCS)以及各种髁解剖钢板都是不错的选择。新的钢板可以锁定螺钉孔,大大增强钢板的拔出力,尤其适用于严重粉碎性骨折和骨质疏松患者。
无论怎么样治疗,股骨髁和股骨髁上骨折仍是下肢骨折中的治疗难点,如果伴有韧带损伤或软组织缺损,手术失败或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全面综合地分析评估病情,合理适度地进行治疗方能保证达到预期的治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