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别名 :Monteggia骨折
直接或间接外力均可造成此种骨折,而以间接外力所致者为多。如抬举上肢防御向头部打击的木棍,摔倒时手掌着地,外力经腕骨传至前臂,均可引起尺骨干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
为常见的前臂部骨折,多发生于成年人。
尺骨干骨折一般位于上1/3段,为横形或短斜形,并向前或后出现成角畸形或移位,而桡骨头则脱向前方或外侧方。根据外力的方向和骨折移位情况,临床上分为伸展、屈曲、内收三型(图1)。
1.伸展型
较常见,多见于儿童。如摔倒时,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以手掌着地,前臂发生过度旋前时尺桡骨骨干相互交叉,跌扑之力自肱骨传向下前方和向上方传导的外力作用于固定而无旋转能力的尺骨。在此情况下尺骨干发生骨折并向前方成角度畸形,同时桡骨头被推向前方而脱位。若外力直接打击在尺骨背侧,也可造成伸直型骨折,骨折为横断或粉碎型。因桡骨头向前脱位,可能致桡神经损伤。
2.屈曲型
较少见,以成人为多。乃摔倒时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以手掌着地。躯干重力通过肱骨向下向后,而地面反作用力向上方传导时使尺骨自其上部折断,并向背侧成角,同时将桡骨头推向后方而脱位。
3.内收型
多见于幼儿,上肢内收位向前跌倒,外力自肘内方推向外方,在尺骨喙突部发生横断纵裂或纵形劈裂骨折,骨折很少移位,或仅向桡侧成角,并迫使桡骨头向外侧脱出。
也有将Monteggia骨折分为四型者(Bade分型)。其中Ⅰ、Ⅱ、Ⅲ型分别相当于伸展型、屈曲型和内收型,Ⅳ型为Ⅰ型伴桡骨上1/3骨折。

图1 Monteggia骨折
(1)伸直型;(2)屈曲型;(3)内收型
1.手法复位及石膏或小夹板固定
一般尺骨干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均先采用手法整复,手法整复在臂丛麻醉或局麻下施行,以伸展型为例,肘关节屈曲90°,前臂置中立位。先对抗牵引上肢,使之矫正重叠移位。然后由外、由掌侧向尺、向背侧推挤桡骨头,使之复位。在固定桡骨头及对抗牵引下,纠正尺骨的掌侧成角。最后以小夹板或石膏作外固定6~8周。
屈曲型骨折复位时肘关节伸直位作对抗牵引,桡骨头的复位是由外侧、背侧向内侧、掌侧推按桡骨头,再纠正尺骨的背侧成角。内收型骨折,在牵引的同时外展肘关节,并由桡侧按挤桡骨头,使之还纳,尺骨向桡侧成角亦随之矫正。
2.切开复位、内固定法
对手法复位失败的孟氏骨折,应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尺骨骨折用加压钢板作坚强固定。桡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如果骨折已整复,而桡骨头不能还纳者,则需暴露桡骨头,探查桡骨头不能复位的原因,并将之复位。
3.陈旧性孟氏骨折
成人的陈旧性孟氏骨折多需手术治疗。若骨折畸形愈合影响功能者,应切开复位内固定,并用松质骨植骨,此时,如果尺骨长度恢复,则宜整复桡骨头并重建环状韧带;尺骨长度不能恢复者,可切除桡骨头,改善前臂的旋转功能。儿童的孟氏骨折,由于切除桡骨头会妨碍桡骨的发育而引起下尺桡关节的变化,故必须作尺骨斜形截骨延长内固定,整复桡骨头,重建环状韧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