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肱骨髁间骨折
肱骨髁间骨折
作者
黄煌渊
病因学

为较重的直接或间接外力所致。如由高处跌下,肘关节伸直以手掌着地,或由屈的肘部着地,冲击的外力沿前臂传导至肱骨下端,或直接作用于鹰嘴突和肱骨下端等均可造成髁间骨折。多发生于成人,罕见于儿童。

病理学

与肱骨髁上骨折相同,根据受伤机制、骨折移位方向分为伸直型及屈曲型,伸直型多见。骨折线大体为T形或Y形,由横行或斜行的髁上骨折和纵行的髁间骨折线组成。伸直型骨折近端移向前下方,远端移向后上方,故骨折重叠,或近端插于分离的两髁之间。髁间骨折部分的典型移位是两髁分离。有时为单独一髁旋转和侧方移位。按骨折移位程度可分为四度:一度,骨折无移位或轻度移位,关节面平整;二度,骨折有移位,但两髁无旋转及分离,关节面基本平整;三度,两髁旋转分离,关节面不平;四度,骨折碎裂,肱骨髁碎成三块以上,关节面严重破坏。髁间骨折通常有明显移位,且常严重粉碎。

髁间骨折常系开放性,并伴有尺桡骨上端骨折、肘关节脱位和广泛而严重的软组织损伤。

症状和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肱骨髁间骨折是一种关节内骨折,由于骨折块粉碎,不但整复困难,而且固定不稳,严重影响关节功能的恢复,故而对髁间骨折要求复位正确,重建滑车和肱骨小头,固定稳妥,并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以争取获得满意的效果。治疗时必须根据骨折类型、移位程度、患者年龄、职业等情况来选择恰当的方法。

1.肱骨髁间骨折无移位或轻度移位,关节面平整可不必进行手法复位,用小夹板或长臂石膏托固定3~4周。解除固定后进行功能锻炼。

2.髁间骨折有移位,但两髁无明显旋转及分离

在臂丛麻醉下可按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法整复,但要注意保护两髁的稳定性,复位后用小夹板或长臂石膏托固定,三角巾悬吊,早期功能锻炼,固定4~6周。

3.严重粉碎性骨折,骨折有明显移位或开放性骨折

应切开复位、内固定,如有骨缺损,应取自体松质骨植骨。手术治疗的关键是要重建破碎的肱骨滑车和肱骨小头。手术应选择标准的肘关节后方入路,作尺骨鹰嘴V形截骨并向近侧翻起肱三头肌,以很好显露肘关节和肱骨远端。尺神经应常规显露并牵开予以保护,如骨折粉碎严重,可先借用克氏针复位并临时固定骨折片,使肱骨滑车和肱骨小头解剖复位,达到重建目的,再以克氏针为导针用空心螺钉作拉力螺钉,把粉碎的关节段部分固定成一整块,并使骨块间适当加压。接下来将已固定成一整块的关节段部分固定到干骺端或骨干上,最好用双接骨板固定,3.5mm重建接骨板是较好的选择,经预弯塑形使接骨板与骨面很好贴合,先固定后外侧,后固定内侧,用螺丝钉固定(图1)。注意勿使内固定物涉及肱骨远端的尺骨鹰嘴窝和冠状突窝,以免干扰肘关节功能。肱骨骨折内固定完成后,使截断的尺骨鹰嘴复位,用2枚克氏针和张力带8字钢丝或者3.5mm拉力螺钉结合张力带钢丝进行固定。

图1 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接骨板内固定

4.老年人骨折粉碎严重,骨质疏松明显以及非常远端位置的骨折可选择全肘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

预后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来源
实用外科学(全2册),第4版,978-7-117-23988-2
下一篇:肱骨外髁骨折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