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epididymal tumor
附睾肿瘤临床比较少见,绝大多数为原发性,占男性生殖系肿瘤的2.5%,其中80%为良性肿瘤。
附睾肿瘤以腺瘤样瘤、平滑肌瘤最常见,其次为错构瘤、血管瘤、脂肪瘤等。20%为恶性肿瘤,常为肉瘤,包括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纤维肉瘤,其次为腺癌、胚胎癌。继发性附睾肿瘤可为精索、睾丸及鞘膜肿瘤的直接浸润,前列腺癌的逆行转移,或全身恶性肿瘤的扩散。
附睾肿瘤发病原因至今不明,除一般肿瘤的诱发因素,例如损伤、感染、放射线、化学致癌物质、病毒等都有可能导致附睾肿瘤,隐睾症的未降睾丸往往易恶变成附睾肿瘤。
附睾肿瘤以良性为主,占2/3~3/4,最常见的有平滑肌瘤、腺样瘤,其次有囊腺瘤、腺瘤、血管瘤、间皮瘤、脂肪瘤、纤维瘤、淋巴管瘤、错构瘤等。恶性肿瘤常见肉瘤,包括平滑肌肉瘤、胚胎横纹肌肉瘤、纤维肉瘤、淋巴肉瘤,还可见腺癌、胚胎癌、恶性黑色素瘤等。从病理类型上看,附睾肿瘤组织绝大多数来源于间皮组织,如常见的腺样瘤占所有附睾肿瘤的30%左右,常发生于中青年,可发生在附睾上、下极,肿瘤切面呈白色、黄褐色,主要由两种细胞成分组成,即上皮样细胞和纤维基质;间皮瘤是另一种常见的附睾间皮组织来源肿瘤,常见于老年,其他年龄段也可见到,多无疼痛,大约一半的患者合并睾丸鞘膜积液,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切面呈白色或黄色,镜下见病灶为乳头状,周围有坚实的细胞支撑着结缔组织。来源于上皮组织的肿瘤常见的有囊腺瘤,大约2/3为单侧,有人认为附睾囊腺瘤是van Hippel-Lindau病在附睾的表现,病理为多囊性,腺体被以柱状和绒毛上皮。
手术是治疗附睾肿瘤的主要方式。良性肿瘤可行单纯肿瘤或附睾切除。术前一旦确诊为原发性附睾恶性肿瘤,应立即行患侧睾丸附睾及精索根治性切除。原发性附睾腺癌具有与睾丸肿瘤相似的腹膜后淋巴转移途径,所以当考虑腹膜后有癌性淋巴结转移时,需加行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可于术后辅以化疗或放疗。
1.环境
环境宜安静舒适。
2.饮食指导
术前普食,术晨禁饮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后先从流食开始,逐渐给至普食。
3.日常活动
(1)术前适量运动,不可过度劳累。
(2)术后避免阴囊水肿,渗出一般3~7天后下床活动。
4.心理指导
保持平静的心境,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冷静,当有较大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如向朋友、亲人倾吐,以维持稳定的情绪。
5.医疗护理措施的配合
(1)指导病人术后如何正确活动,以利于胃肠功能恢复及手术切口如期愈合。
(2)出院后3个月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