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肾脏肿瘤
肾脏肿瘤
概述

肾脏肿瘤在泌尿系肿瘤中发病率仅次于膀胱肿瘤,根据国、内外统计占全身肿瘤的0.4%~3%。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25所医院30年共收治5746例泌尿男性生殖系肿瘤中肾脏肿瘤864例,占15%,大多为恶性。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80—1990年间共收治的泌尿男性生殖系肿瘤904例,其中肾肿瘤216例,占23.9%。随着影像诊断的发展和普及,不少无症状的肾肿瘤包括恶性肿瘤,在常规体检或因其他腹内疾患进行B超或CT检查时发现,实际发病率有待进一步观察。

病因学

肾脏肿瘤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种族及地理条件不是引起肾脏肿瘤的重要因素。有报道芳香族碳氢化合物、芳香胺、黄曲霉毒素、激素、放射线和病毒可引起肾癌;某些遗传性疾病如结节性硬化症、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等可合并肾细胞癌;肾结石合并肾盂癌,可能与局部长期慢性刺激有关;Vecchia(1990)提出吸烟与肾癌的关系,戒烟者比从不吸烟者患肾癌的危险性高两倍,重度吸烟较轻度吸烟者发病率更高,吸烟时间长短与患病率直接相关,并认为吸烟者尿内各种诱变活性物质含量增高;烟草中的二甲基亚硝基胺导致肾癌,虽尚未得到临床证实,但动物实验中已使家兔诱发了肾癌,因而Vecchia认为吸烟习惯加上其他危险因素如酗酒、职业接触等,可进一步增加发生肾癌的危险性。

类型

肾脏肿瘤种类很多,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方法,根据肿瘤的来源,主要分为下列9类:①来自肾实质的肿瘤,有肾腺瘤和肾癌(又称肾细胞癌);②来自肾盂上皮的肿瘤,有移行乳头状瘤、移行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腺癌;③来自肾胚胎组织的肿瘤,有肾母细胞瘤(即Wilms肿瘤)、胚胎癌和肉瘤;④来自间叶组织的肿瘤,有纤维瘤、纤维肉瘤、脂肪瘤、脂肪肉瘤、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⑤来自血管的肿瘤有血管瘤、淋巴瘤和错构瘤;⑥来自神经组织的肿瘤,有神经母细胞瘤、交感神经母细胞瘤;⑦来自肾包膜的肿瘤,有纤维瘤、平滑肌瘤、脂肪瘤、混合瘤;⑧囊肿,有孤立性囊肿、多发性囊肿、囊腺瘤、皮样囊肿、囊腺癌;⑨转移性肿瘤。

辅助检查

1.一般检查

(1)化验检查

尿素氮、肌酐、肝功能、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钙、血糖、血沉、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等。

(2)物理检查

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等。

1)胸部X线片:可发现肺部转移灶及其他肺部病变,是肾肿瘤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

2)核素肾图扫描检查:当静脉尿路造影、增强CT扫描无法明确对侧肾功能;血肌酐升高,需要进一步明确对侧肾功能时,需行肾图检查。

2.特殊检查

(1)肾细胞癌

1)静脉尿路造影:静脉尿路造影是常规检查方法,由于不能显示尚未引起肾盂、肾盏未变形的肿瘤,所以其临床价值有限,但静脉尿路造影可以了解双侧肾脏的功能以及肾盂、肾盏、输尿管和膀胱的情况。

2)腹部超声:超声检查是最简便、无创伤的检查方法,可发现>1.0cm的肿瘤,但对小肿瘤(<3.0cm)的检出不如CT敏感。肾癌为实性肿块,一般为低回声;肾癌的境界不甚清晰,这一点和肾囊肿不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为肾内实性肿瘤,其超声表现为脂肪组织的强回声,容易与肾癌相鉴别。

3)CT扫描(平扫+增强):CT对肾癌的诊断有重要作用,对肾脏肿块的检出率接近100%,对肿瘤诊断正确率达95%。肾癌CT检查表现为肾实质内肿块,亦可突出于肾实质,肿块为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如肿块CT值在增强后无改变,可能为囊肿,结合造影剂注入前后的CT值为液体密度即可确定诊断。由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内含大量脂肪,CT值常为负值,内部不均匀,增强后CT值升高,但仍表现为脂肪密度。

4)磁共振(MRI):肾癌的MRI变异大,由肿瘤血管、大小、有无坏死决定,不如CT检查优越。当CT检查无法明确病变性质时,MRI可辅助诊断。但MRI对显示肾癌侵犯范围,尤其是肾癌出现肾静脉、下腔静脉内癌栓和淋巴结转移时,略优于CT检查。

5)核素骨显像检查:碱性磷酸酶高、有相应骨症状或临床分期≥Ⅲ期的患者应行该检查,可比X线片早3~6个月发现骨转移。

(2)肾盂移行细胞癌

1)静脉尿路造影:是诊断肾盂癌的基本方法,可见充盈缺损,应与尿酸结石、基质石鉴别。有时缺损可因血块所致。肾实质肿瘤和囊肿均可能见肾盂、肾盏充盈缺损,有时需配合B超和CT方可确诊。肿瘤可引起肾盏不显影,往往是肿瘤浸润的表现。排泄性泌尿系造影不良时应配合逆行性造影或其他检查。

2)逆行性泌尿系造影:对肾盂癌其重要性在于:①造影更清晰,尤其是排泄性造影显影不良时;②可能见到患侧输尿管口喷血,下端输尿管肿瘤向输尿管口突出;③直接收集患侧尿,行肿瘤细胞学检查或刷取活检;④膀胱镜检查以除外膀胱内肿瘤。

3)刷取活检:上尿路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低于下尿路肿瘤,为提高阳性率,可在静脉注入对比剂后,选择可疑的部位刷取活检,组织可附在刷子毛上,取出刷子后输尿管导管流出液内可能有小组织碎块,用少量盐水反复冲洗,收集液体作检查。

4)超声检查:对肾盂癌诊断价值有限,但可以区别结石与软组织病变。

5)CT:可区分肾盂、肾盏内移行细胞癌和肾癌。肾盂癌表现为:①肾盂内有实性肿物或肾盏呈球状,肾窦脂肪移位和受压;②注射对比剂后增强不明显;③肿瘤旁对比剂充盈的曲线;④肾实质增强延伸(肿瘤大影响引流时);⑤保留肾外形。

6)输尿管镜和肾盂镜:可能用于诊断和治疗。肾盂镜可能引起肿瘤种植转移,使用时应慎重并严格掌握适应证。

7)磁共振:与CT相比,无明显优越性,当尿路梗阻、静脉尿路造影不显影时,MRI水成像可代替逆行性泌尿系造影。

并发症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1.肾细胞癌

(1)手术治疗

1)根治性肾切除手术:是目前唯一得到公认可能治愈肾癌的方法,经典的根治性肾切除范围包括肾周筋膜、肾周脂肪、患肾、同侧肾上腺、肾门淋巴结及髂血管分叉以上输尿管。局限性肾癌和局部进展性肾癌适用于该术式。

2)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 sparing surgery,NSS):肿瘤≤4cm,位于肾周边,单发的无症状肾癌,肾癌对侧肾存在可能导致肾功能恶化的疾病(肾结石、慢性肾盂肾炎等),肾癌发生于解剖性或功能性的孤立肾,根治性肾切除术将会导致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的患者适用于该术式。

3)腹腔镜手术: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腹腔镜手术适用于肿瘤局限于肾包膜内、无周围组织侵犯以及无淋巴转移及静脉瘤栓的局限性肾癌患者。

4)肾动脉栓塞:对于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作为缓解症状的一种姑息性治疗方法。

(2)非手术疗法

1)免疫治疗:干扰素(IFN‐α)和白介素‐2(IL‐2)。

2)分子靶向治疗: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受体的多靶点激酶抑制剂治疗转移性肾癌,可以延长患者无疾病进展时间。

3)化疗:化疗药物(无论是单用还是联合应用)对转移性肾癌的疗效极差。近几年以二氟脱氧胞苷为主的化疗对转移性肾癌取得了一定疗效。

4)放疗:对局部瘤床复发、区域或远处淋巴结转移、骨骼或肺转移患者,姑息放疗可达到缓解疼痛、改善生存质量的目的。

2.肾盂移行细胞癌

(1)手术治疗

1)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除手术:是基本的肾盂癌治疗方法,切除范围包括肾脏、输尿管全长、输尿管开口处膀胱壁。开放或腹腔镜手术均可。

2)保守手术(nephron sparing surgery,NSS):应选用开放手术。

3)内镜手术:患侧病变较小、分级低,孤立肾,双侧病变,肾功不良患者采用。

4)肾动脉栓塞:对于存在远处转移、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作为缓解症状的一种姑息性治疗方法。

(2)非手术疗法

1)化疗:术后可行膀胱灌注化疗以预防膀胱复发,常用的药物有卡介苗、丝裂霉素、塞替哌、羟喜树碱等。

2)放疗:对于分化不良的浸润性肿瘤,术后可配合放疗,减低肿瘤复发率;对于骨转移患者,姑息放疗可达到缓解疼痛、改善生存质量的目的。

作者
姜昊文
来源
外科学,第1版,978-7-117-14361-5
肿瘤微波消融治疗学,第1版,978-7-117-15714-8
上一篇:尿道结石 下一篇:肾癌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