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非特异性尿道炎
非特异性尿道炎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non-gonococcal urethritis

英文缩写
NGU
英文别名
nonspecific urethritis
概述

非特异性尿道炎较常见,男女均可发生,女多于男。任何年龄的女性都较易患非特异性尿道炎。在英国,Maskel(1988)估计约50%的妇女在其一生中可有尿路感染的经历。但在男性则多见于新生儿及老年人。

病因学

非特异性尿道炎病原菌大多为革兰阴性肠杆菌,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其次为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链球菌及葡萄球菌等。正常情况下,这些细菌可以在男性的前尿道或女性的会阴部定居,不过它们周期性地被尿液冲洗,以及身体其他防护机能的存在,这些细菌并不足以引起尿道炎。一旦某些诱因破坏了这些防护功能,即可发生尿道感染。尿道炎常见的诱因有:

1.尿道损伤  物理性或化学性尿道损伤可直接破坏尿道黏膜的防御能力,如有组织坏死,则进一步给细菌繁殖创造了良好条件,因而常常导致尿道感染。

2.尿道异物  自外界放入的异物或尿道内结石等,停留稍久即可导致尿道感染。这些异物在尿道内停留,一方面是影响尿流的冲洗作用,有利于细菌的繁衍,另一方面是异物的刺激,尤其是导尿管,特别是橡皮导尿管,引起尿道水肿。尿道腺的管口水肿堵塞,影响腺体引流,细菌即可大量繁殖,发生炎症。

3.尿道梗阻  最多见是尿道狭窄、尿道口或包皮口狭窄,其次是尿道憩室、尿道瓣膜等,因排尿不畅,尿液积存于尿道内可继发尿道感染。

4.邻近器官炎症  如慢性前列腺炎或精囊炎蔓延到尿道。此常为慢性后尿道炎的顽固病灶。

5.上尿路感染  上尿路非特异性感染引起尿道炎者较少见。

病理学

尿道炎分急性期及慢性期两个阶段。

1.急性期:在急性期的早期,病变多局限在前尿道,尿道黏膜充血、水肿,表面可有溃疡及糜烂,尿道外口水肿、充血、黏膜外翻。挤压尿道可有脓性分泌物溢出,尿道口可被分泌物黏封起来。外伤者病变较局限,导尿管引起的病变较广泛。后期炎症蔓延至后尿道,并可引起急性附睾炎及精索炎。如沿尿路向上发展,可引起上尿路感染。

急性尿道炎轻者病变常常局限在尿道黏膜,重者可有黏膜下感染、尿道腺感染及尿道周围感染,形成尿道周围脓肿,甚至还可发生尿道海绵体炎。严重者可导致炎症性尿道狭窄,这种狭窄范围一般较长,可呈节段性多发性,阴茎部尿道最常见。

2.慢性期:在慢性期后尿道多已受累,尿道黏膜充血,有的有小溃疡及肉芽组织。同时还可能有慢性前列腺炎,后尿道及膀胱颈的上皮细胞可发生增生及息肉形成。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1.去除诱因  前面已指出诱因对非特异性尿道炎发生的重要性,如留置导尿管、尿道异物、尿道外口狭窄等。当将导尿管拔除、尿道异物取出,或尿道外口切开后,尿道炎常能自愈。有些诱因不能立即解除时,则应加强抗菌药物的治疗。

2.抗生素及化学药物的应用  多用于急性期,应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及对药物的敏感度,有针对性地选用抗生素或化学药物。一般常用的有氟哌酸、复方新诺明、红霉素及头孢菌素类药物。当合并有附睾、精索炎、上尿路感染时,抗生素的用量应加大,时间应加长。

3.中药治疗  尿道炎属于中医的“淋症”范围,治疗为清热利湿,解毒通淋。方药以导赤散为主(生地、木通、淡竹叶、甘草根),另可根据症状加用黄柏、车前草、金银花、鱼腥草、蒲公英等。

4.辅助治疗  急性期应多饮水,增加尿量,以加强对尿道的冲洗作用。有尿频、尿急、尿痛时,可用解痉药物减轻痛苦。

5.局部治疗  适用于慢性尿道炎,急性期禁忌。

(1)尿道扩张有引流及按摩作用,慢性尿道炎,每周扩张1次,扩张至24F,定期进行。

(2)尿道扩张后,尿道内可灌注5%~10%弱蛋白银5~10ml。

(3)有慢性前列腺炎者,可定期行前列腺按摩。

(4)当尿道内有溃疡、肉芽组织时,可经内窥镜行电灼术。

作者
姜昊文
来源
阴茎阴囊外科,第1版,978-7-117-10868-3
上一篇:非特异性男性生殖系感染 下一篇:非特异性睾丸炎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