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细菌性膀胱炎
细菌性膀胱炎
概述

细菌性膀胱炎分急性细菌性膀胱炎与慢性细菌性膀胱炎两种。本病系细菌感染所致。两者致病菌类似,因此不必严格区分。本病的发病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女性多为上行感染,在男性常继发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结石、上尿路感染等。

病因学

急性细菌性膀胱炎主要由大肠埃希菌引起,而由革兰阳性需氧菌(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引起者相对少见。感染常由尿道上行至膀胱所致。女孩及妇女比男孩和成年男性更易患膀胱炎。妇女膀胱炎易发生于性交后(“蜜月性膀胱炎”)、月经期后及尿道器械、妇科器械检查后。男性很少罹患该病。但也不可以忽视男性膀胱炎。男性若有尿路梗阻如前列腺肥大或膀胱结石、异物等也易患膀胱炎。在儿童,腺病毒感染可导致出血性膀胱炎,但成人患病毒性膀胱炎者少见。在急性膀胱炎早期,膀胱黏膜充血、水肿,有白细胞浸润,后期,黏膜脆性增加、易出血,表面呈颗粒状,局部有浅表溃疡,内含渗出物,通常不累及肌层。

 慢性细菌性膀胱炎是由于膀胱感染持续存在或急性期感染迁延不愈而致。慢性细菌性膀胱炎常是上尿路感染的并发症,也可能是下尿路梗阻的并发症。如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神经源性膀胱等都会导致排尿困难,膀胱剩余尿增加,而成为慢性膀胱炎反复发作和感染不易治疗的原因。在女性,处女膜伞、尿道与处女膜融合、尿道旁腺脓肿,也是造成慢性膀胱炎的重要因素。慢性膀胱炎的症状与急性膀胱炎相似,但程度较轻。其特点为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尿频、尿急、尿痛,尿液混浊或呈脓性。症状可持续数周或间歇性发作。

类型

临床上所见特殊类型的慢性膀胱炎有以下几种

1.气性膀胱炎(emphysematous cystitis)

少见。常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由于在膀胱壁内葡萄糖被细菌(变形杆菌)侵入后发酵导致黏膜的气性外形。抗菌药物治疗后气体即消失。

2.坏疽性膀胱炎(gangrenous cystitis)

这是膀胱损伤的一种少见结果。严重感染时可见膀胱壁脓肿与坏死。有的患者在整个膀胱壁有坏疽性改变,需行耻骨上膀胱造瘘和抗菌药物冲洗。

3.结痂性膀胱炎(incrusted cystitis)

常见于女性患者。这是由于有尿素分解细菌感染(沙门杆菌或者变形杆菌),使尿液变成碱性,从而促使尿液内无机盐沉淀于膀胱底部,呈片状、黄白色、坚硬扁平或略隆起的病变而被炎性黏膜所包围。当沉淀的物质被揭去时,下面的黏膜极易出血。酸化尿液与控制感染后沉淀物常消失。可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辅以维生素C酸化尿液。

4.滤泡性膀胱炎(follicularcystitis)

本病常见于慢性尿路感染。膀胱镜可观察到小的灰黄色隆起结节,常被炎性黏膜包围,但有时在结节间亦可看到正常黏膜。病变常见于膀胱三角区或膀胱底部。显微镜检查发现在黏膜固有层内有淋巴细胞滤泡组成的结节,需与肿瘤作鉴别。治疗是控制感染,对症处理。

临床特征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1.特殊治疗:短期抗菌药物疗法(1~3天,甚至单剂量)对男性患者的疗效尚未得到证实。但这种疗法对女性急性无并发症的膀胱炎有效。抗菌药物的选择最好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由于发生在医院外的大部分无并发症的感染是由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的大肠埃希杆菌菌株引起,磺胺、磺胺甲𫫇唑、呋喃妥因、氨苄西林通常有效。但是抗菌药物的使用一般要求在细菌培养阴性后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当疗效不满意时,须进行全泌尿系检查。

2.一般治疗:因为无并发症的急性膀胱炎对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反应迅速,因此通常不需要额外的治疗。偶尔,有必要进行热水浴,或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如溴丙胺太林)和止痛药以缓解症状。

作者
姜昊文
来源
实用外科学 (全2册)(下册),第4版,978-7-117-23988-0
实用外科学(第4版)(全2册),第4版,978-7-117-23988-2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