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bladder injury
膀胱位于盆腔,是贮存、排泄尿液的肌膜性囊状器官,为腹膜间位器官,其随着贮存尿液的多少而呈膨起或空虚。儿童的膀胱位置较高,几乎全在前腹壁之后,无骨盆保护。在成年男性,膀胱介于耻骨与直肠之间,顶部及后壁的一部分为腹膜所覆盖,其下与前列腺部尿道相连,连接部后方为精囊和输精管壶腹部,膀胱与直肠之间是直肠膀胱陷凹。在膀胱排空时,全部在骨盆内;膀胱充盈时,则顶部上升与前腹壁接触。女性膀胱之后方为子宫,两者之间是子宫膀胱陷凹。故女性膀胱的位置较男性为低,女性膀胱充盈时顶部可因宫体压迫而成马鞍形,而覆盖于膀胱后壁的腹膜返折,因与子宫相连,故较男性者为高。
膀胱空虚状态时位于骨盆深部,一般不易损伤。但当骨盆骨折或贯通伤时,尖锐的骨折端及异物可撕裂膀胱。而膀胱充盈时,膀胱顶部高出耻骨联合,与前腹壁相贴,失去骨盆的保护,由于体积增大,壁薄而紧张,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容易导致膀胱挫裂伤。而膀胱自发性破裂在严重醉酒状态或肿瘤、结核、神经源性膀胱等病理情况下较易发生。此外,妇产科手术、骨盆、下腹部手术及泌尿科部分手术时,均可造成医源性损伤。膀胱异物如铁钉、铁丝、缝针、游走异位金属避孕环等也可造成膀胱穿孔。
根据膀胱损伤的原因不同,膀胱损伤可分为闭合性损伤、开放性损伤、医源性损伤三类。
1.闭合性损伤
最常见,约占膀胱损伤的80%,钝挫伤为主。多发生于膀胱膨胀时,因机动车碰撞而迅疾减速,或撞击、踢伤、坠落等直接或间接暴力,使膀胱内压骤然升高而破裂。其他如骨盆骨折时断端刺破膀胱等复合伤也较为常见。另外,存在病变的膀胱如肿瘤、结核等不能耐受过度膨胀,酒醉后自身感觉异常使膀胱过度膨胀引发破裂,则称之为自发性膀胱破裂。
2.开放性损伤
多见于战时,以弹片和刺伤多见,常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如直肠、阴道损伤,形成膀胱直肠瘘或膀胱阴道瘘。
3.医源性损伤
近年趋于常见,膀胱镜检查、尿道扩张、TURP、TURBT、膀胱碎石、PCNL术等操作不慎,可损伤膀胱。下腹部、盆腔手术如腹腔镜疝修补术、前置胎盘再次剖宫产等也可伤及膀胱。
另外,根据裂口与腹膜的关系,膀胱破裂可分为腹膜内型、腹膜外型和腹膜内外混合型。分型与治疗的选择密切相关。腹膜内型膀胱破裂部位多位于膀胱顶部及后壁,裂口与腹腔相通,尿液进入腹腔,可引起严重的尿源性腹膜炎。腹膜外型膀胱破裂多由骨盆骨折所致,其破口多在膀胱的前侧壁或底部,尿液外渗在腹膜外膀胱周围组织中。战时的火器伤,其损伤部位与弹道方向有关,腹膜内外破裂可同时存在,且多伴有其他脏器复合伤。
膀胱挫伤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除卧床休息,多饮水,让其自行排尿或尿道置管引流外,必要时给予镇静、抗感染药物。血尿和膀胱刺激征可在短期内消失。
对于单纯外伤或内腔镜手术操作所致的腹膜外型膀胱破裂患者,如果血尿可以药物控制,可以留置导尿2周以便膀胱自行愈合,并予止痛、持续抗感染至拔管后3天等保守治疗。但应注意使用大孔径(22F以上)导尿管以保证引流通畅,并在拔管前再次膀胱造影以确定膀胱恢复良好。
对于医源性腹膜外型膀胱破裂患者,如果血尿严重,而估计膀胱破裂程度尚未形成贯通膀胱全层时,可在手术探查准备下试行等离子电切镜下膀胱血块清除并彻底止血,成功可靠地止血并留置大孔径导尿管引流,可避免开放性手术修补的更大损伤。
对于所有的腹膜内膀胱破裂和开放性膀胱损伤,均应立即手术修补膀胱。立即开放手术修补膀胱的指征还有:开放性骨盆骨折;骨盆骨折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修复;医源性非泌尿外科损伤;直肠或子宫损伤;膀胱无法通畅引流;碎骨片插入膀胱内等。手术时应探查腹腔,了解有无其他器官损伤。若腹腔内有血性液体,更应全面探查。手术修复的原则是清除损伤组织,用可吸收线分层缝合破裂口,清除腹腔内渗液,膀胱周围间隙引流和尿液转流。对破口应切除坏死组织,一期分层缝合黏膜及肌层,同时,术中应检查输尿管开口及喷尿情况。如可疑输尿管损伤或输尿管壁间段损伤,应考虑术中留置双J管。
如已有严重感染者,应充分引流,待炎症消退,患者情况好转,一般需要半年后进行二期手术。有膀胱直肠瘘者,应先行结肠造瘘术,使粪便暂时改道,以利瘘口愈合或尽早分层修补。膀胱破裂严重,修补困难或估计术后膀胱容量太小者,可采用带蒂大网膜片瓣修补,以扩大膀胱或再生膀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