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男性假两性畸形
男性假两性畸形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male pseudohermaphroditism

概述

男性假两性畸形(male pseudohermaphroditism)染色体是46,XY,性腺是睾丸或发育不良性腺,生殖道及外生殖器因缺少正常完整的男性发育,而有不同程度的女性表现,在社会上常以社会性别“女性”生活。

病因学

男性假两性畸形患者具有男性性腺和男性核型,但伴有不同程度的男性化缺乏,可分为睾酮生物合成不足、睾酮转化成双氢睾酮障碍、终末器官对双氢睾酮不敏感三方面原因。

睾酮(testosterone,T)生物合成不足,包括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促性腺激素缺乏、睾丸间质细胞LH/ hCG受体缺陷、睾酮合成和代谢各种酶缺乏[P450scc-裂解酶、3β-羟类固醇脱氢异构酶、P450c17-羟化酶、P450c17(17,20)-裂解酶和17β-羟类固醇氧化还原酶]。

睾酮转化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障碍,5α-还原酶Ⅱ由254个氨基酸组成,主要分布于雄激素的靶组织中,位于细胞内质网质膜上,催化T转变成更强DHT,DHT进入细胞核与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结合产生生理效应,DHT与AR的亲和力为T的四倍,T在男性胎儿性分化过程中刺激中肾管分化形成内生殖器官附睾、精囊与输精管,DHT主要刺激泌尿生殖窦原基分化形成外生殖器官阴茎、阴囊、部分尿道。5α-还原酶Ⅱ缺陷,睾酮不能转化为DHT,不能有效地与AR结合,导致男性外生殖器分化障碍。该基因位于第5号染色体短臂(5p15),含5个外显子,目前已发现28种突变,突变的分布遍及整个基因的5个外显子。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AIS),X连锁隐性遗传病,决定雄激素受体AR基因(在Xq11-12)发生突变,引起雄激素靶细胞膜上的雄激素受体缺陷,造成对雄激素不敏感,即睾丸虽然能分泌雄激素,但因其受体缺陷而不能发挥雄激素的生理作用。AR基因由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构成,目前已发现AR受体基因突变达600种以上,有全部或部分基因缺失、内含子剪接位点突变、核苷酸的插入或缺失导致移码突变或终止密码子、点突变导致核苷酸替代。引起受体结构改变甚至缺失,或受体活性下降。患者的母亲有两条X染色体,其中一条X染色体正常,另一条X染色体携带有突变AR基因,称为杂合子或隐性致病基因携带者,其本人不发病,但能将带有该隐性致病基因的X染色体传给子代。如与正常男性婚配,并将带有隐性致病基因的X染色体传给子代,子代是男性,则发病;子代为女性,和其母亲一样,是隐性致病基因携带者(杂合子),本人不发病。若杂合子将正常的X染色体传给子代,子代无论是男是女,均正常。

男性假两性畸形的病因中,以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最多见,其次5α-还原酶Ⅱ型缺陷。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检查与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男性假两性畸形治疗首先涉及社会性别选择问题,尤其是新生儿和幼儿,早期慎重选定社会性别是极其重要的事,它关系到患者一生在社会上如何更好地生活、工作和解决婚姻等问题,选定社会性别越早越好,两岁之前最适宜,成年后才来就诊者,多按原来社会性别继续生活。

性别选择应首先考虑外生殖器的生理及解剖特点,以及患者的心理、社会、环境因素,而遗传性别考虑相对较少。随后应给予相应的激素替代治疗维持第二性征与相关的生理功能,以达到能够结婚与性生活目的。

在新生儿时期被认定是女孩抚养,异位的睾丸尤其是存在于腹腔内者由于长期受到体内相对较高的体温作用可能发生癌变,需要在适当时候行预防性性腺切除术,但不同的病或是同一种病而睾丸在不同的部位,性腺肿瘤发生率及发生早晚各不相同。所以,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时候切除性腺。雄激素完全不敏感患者,青春期前的睾丸癌变率很小,25岁时约为3%,30岁后恶变危险升高,50岁时约为33%,睾丸异位在腹腔内恶变率高于异位在大阴唇部位,而睾丸分泌的睾酮与雌激素对青春期身高增长以及女性第二性征发育有重要意义,故有学者建议在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后,25岁之前行睾丸切除术,睾丸切除前应长期随访以便早期发现癌变倾向。雄激素部分不敏感患者,由于其睾丸的分泌功能在青春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男性化表现,故睾丸切除术在青春期早期进行较为合适。部分患者根据病情还需要做阴道假体扩张术、阴道与阴蒂成形术、小阴唇再造术与疝修补术。

性腺切除后应给予雌激素替代治疗以维持女性第二性征,有子宫应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在黄体酮撤退性出血的第5天开始给戊酸雌二醇片(补佳乐)1mg,每天1次,共服20~22天,在服药第16~20天起每天服甲羟孕酮10mg,共5~10天,注意避免长期单一使用雌激素,以免增加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雌、孕激素替代治疗的药物较多,给药途径有口服、经皮途径及经阴道途径。给药方案可根据患者的需要及经济条件,选择适当药物。用雌激素一段时间后可作B超检查,观察子宫内膜厚度,以便决定是否需用黄体酮撤退性出血,并应注意检查乳房有无肿块出现。无子宫者可单独应用雌激素间断、周期治疗,根据患者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及阴道细胞涂片雌激素水平,调整剂量。

如果外生殖器畸形较轻,如仅有小阴茎、尿道下裂或阴囊发育欠佳,按男性抚养者,需要校正外阴畸形,越早实施越适宜,可避免影响以后的心理发育,有盲管的假阴道需要切除,隐睾者应行睾丸固定术,仅有男性乳房发育的患者可行乳腺切除术,激素补充应待青春发育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以免骨骺过早闭合而导致最终身高偏矮。5α-还原酶Ⅱ缺陷患者,可在青春期之前给予2%双氢睾酮霜抹在下腹部及外阴部,可使阴茎增大,如至青春期之后,即使给予双氢睾酮制剂亦无效果。

心理治疗与医疗保护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患者由于解剖生理异常,继发种种思想顾虑,如在社会上被歧视,更加重他们和家属的思想负担。应该以科学的观点认识疾病,理解、关心和支持他们在社会上好好学习、工作和生活。医护人员应为患者保密,注意医疗保护。

作者
姜昊文
来源
实用生殖医学,第1版,978-7-117-14477-3
上一篇:46/XX 性别发育障碍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