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生殖细胞瘤容易出现临床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全身症状包括发热、体重减轻及其他转移部位症状。体检可以发现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的体征,偶可发现后腹膜肿块和睾丸肿块。AFP、β-HCG显著增高提示肿瘤为恶性。CT可明确病灶范围,对邻近结构的侵犯及肿瘤内部结构有较大意义。怀疑恶性畸胎瘤需常规行头颅CT和骨扫描。腹部CT有助于发现肝脏、腹膜后的病变。
(1)纵隔精原细胞瘤
纵隔精原细胞瘤属于性腺外生殖细胞肿瘤,以青年男性好发。多数患者可有胸闷、咳嗽、胸痛、呼吸不畅、发热、体重减轻、上腔静脉综合征等症状。本病直接侵犯较少,容易发生转移,较易受累的部位是骨髓和肺。CT检查可发现纵隔内密度较为均匀的肿块,可表现为分叶状,半数患者还可以发现胸腔内转移灶。部分患者睾丸CT检查可发现隐匿病灶。
病灶局限,无远处转移,应手术切除。术后辅以放、化疗。难以切除或已有远处转移者,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后,应予以放疗及化疗。本病对放疗较为敏感,预后尚佳,死亡原因多为远处转移。
(2)非精原细胞性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较少见,包括单纯性和混合性胚胎瘤、畸胎瘤、绒毛膜癌及内胚窦瘤。患者多由咳嗽、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和(或)吞咽困难等肿瘤压迫或外侵的症状。可以伴有血液系统恶性疾病,20%的患者可伴有Kleinfelter综合征。原发绒毛膜癌的患者可以有男性乳房女性化的表现。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有远处转移,如后腹膜、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肺、胸膜腔及肝转移等。患者β-HCG和(或)AFP多升高。CT显示肿瘤边缘不规则,可伴有坏死、出血、囊肿形成。
本病应予以化疗。部分患者化疗后肿块完全消失或变小,β-HCG、AFP恢复正常,提示对化疗敏感。如果化疗后β-HCG、AFP仍高于正常,提示化疗效果不佳,预后差。极少数患者可以通过化疗使肿瘤缩小、血清标志物达到正常水平,可以进行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