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肺大疱
肺大疱
作者
范虹
概述

肺大疱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1959年肺大疱定义为直径超过1cm的气肿性气腔,大多数肺大疱继发于肺气肿。其外周是破坏的肺组织,内部有很多纤维条索交叉。肺大疱的基底部常有小的细支气管开口。1967年Reid提出了肺大疱的三种类型:①肺大疱呈蘑菇状突出于胸膜表面,伴有一细颈(蒂)及气囊,代表小部分肺组织过度膨胀;②肺大疱有一个广蒂,主要是由胸膜下浅表的肺相对小的过度膨胀而成,囊内基底部常有一些组织索带;③肺大疱仅表现为胸膜表面的中度突出,主要是较深部肺组织的过度膨胀,这种大疱大多没有明显的蒂,而且其囊内有气肿性的肺组织。

肺小疱则是胸膜内的局限的气腔,有很薄的胸膜覆盖,与基底部的肺实质有明显分界,主要是由于胸膜下肺泡破裂而致。肺小疱外壁为脏层胸膜,基底部的肺组织为正常肺组织。肺小疱较小,多在外周,常见于肺尖部。少数情况下,肺小疱可融合成很大的气腔或巨大的肺大疱。

临床外科常将肺大疱分为两类:①肺大疱伴正常的肺组织:这类约占20%。常位于肺尖部,与周围分界清晰。即使肺大疱巨大且压迫周围的肺组织,患者仍可能无明显症状;②肺大疱伴弥漫型肺气肿:约占80%。起初,肺大疱只是弥漫型全小叶型肺气肿的局部扩大。这类肺大疱往往多发,呈双侧性,大小、程度各不相同。患者的症状主要取决于其余肺的气肿程度。肺实质的基本结构丧失,肺叶内在扩大的气腔及肺大疱的界限不清。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1.肺大疱切除术

其目的主要在于恢复肺的结构和弹性。机制:①无呼吸困难的患者:外科干预主要是处理或预防肺大疱的气胸、感染、咯血、胸痛等并发症。目前大多数人认为这种方法适用于肺大疱占据一侧胸腔的一半或更多,压迫正常的肺组织,或已经膨胀扩大数年的病变。②呼吸困难的患者:主要是为了促进受压的肺复张,改善血流动力学,修复膈肌的正常曲度,修复肺的弹性回缩力和降低气道阻力及切除通气无效腔。

(1)适应证

肺大疱病变很大(体积超过1/2胸腔);肺大疱局限或单侧肺大疱;肺大疱长期膨胀;无通气或无灌注的肺大疱;影像学压缩指数高(≥3/6)。患者肺毛细血管充盈好、COPD病变轻或无、年龄轻、心脏正常、没有夹杂症,且无营养不良。

(2)手术方式

手术策略是切除肺大疱,尽量保留血管和可能有功能的肺组织。最好的方式是局限性切除,基本不考虑行肺段、肺叶切除。为使外科手术获得成功,应遵循下列原则:①充分的术前准备;②双侧病变分期手术;③避免漏气发生;④尽量保留可以复张的肺组织;⑤适当的胸膜腔引流;⑥最佳的术后镇痛;⑦有效的胸部理疗。

(3)术前准备

支气管镜了解有无气道阻塞。COPD患者应充分术前准备,如咳嗽、深呼吸锻炼,胸部理疗等。应控制感染,使用解痉剂,禁烟。类固醇药物尽量停用,以小剂量肝素预防肺栓塞。手术径路包括:常规开胸手术和胸腔镜手术。常规开胸有后外侧切口、前胸切口或腋下切口(可用于胸腔上1/3的肺大疱切除)。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目前已广泛应用,安全、有效,还可用于肺功能较差的患者。

(4)结果

术后疗效主要取决于:肺大疱的大小和扩大程度;肺压缩程度;余肺的状态及潜在的复张程度;区域病变的不均匀程度以及肺气肿的严重程度。手术并发症包括:余肺的延迟复张、漏气时间长、胸膜肺感染、呼吸功能衰竭等。手术死亡率约为1%~5%,与患者年龄、病变程度、手术方式,肺源性心脏病的情况等有关。

2.肺大疱外引流术

Head和Avery于1949年最早报道,适用于开胸手术危险大而又急需缓解症状的病例,也可用于大疱继发感染性脓肿的病例。方法是在局麻下于肺大疱所对应部位切除一小段肋骨(骨膜下),用可吸收缝线穿过壁层胸膜及邻近肺大疱壁作荷包,在荷包内切开胸膜和肺大疱,插入较粗的Foley导尿管,气囊充气后收紧荷包缝线,导尿管接负压吸引。胸腔内仍常规放置引流管接水封瓶。

通常,肺大疱很大且压迫周围肺组织,但仅有轻度COPD者的手术效果较好。最近几年,随着手术方式的改进(VATS)、外科技术的提高(漏气的控制)及术后管理的进步(镇痛),扩大了肺大疱切除术的指征,但在伴有弥漫型肺气肿患者的选择方面目前仍有困难和争议。

护理

1.术前护理

(1)戒烟

术前戒烟2周,减少气管分泌物,预防肺部并发症。

(2)营养

提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鼓励患者摄取足够的水分。

(3)呼吸功能锻炼

练习腹式呼吸与有效咳嗽。

(4)用药护理

遵医嘱准确用药。

(5)心理护理

与患者交流,减轻焦虑情绪和对手术的担心。

(6)术前准备

①术前2~3日训练患者床上排尿、排便的适应能力;②术前清洁皮肤,常规备皮(备皮范围:上过肩,下过脐,前后过正中线,包括手术侧腋窝),做药物过敏试验;③术前一日晚给予开塞露或辉力纳肛,按医嘱给安眠药,术前6~8小时禁饮食;④手术日早晨穿病员服,戴手腕带,摘除眼镜、活动性义齿及饰物等。备好水封瓶、胸带、X线片、病历等。

2.术后护理

(1)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麻醉未清醒前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误吸而窒息,意识恢复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

(2)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注意有无血容量不足和心功能不全的发生。

(3)呼吸道护理

①鼓励并协助深呼吸及咳嗽,协助叩背咳痰;②雾化吸入疗法;③必要时用鼻导管或支气管镜吸痰。

(4)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按胸腔闭式引流常规进行护理。

(5)上肢功能康复训练

早期手臂和肩关节的运动训练可防止患侧肩关节僵硬及手臂挛缩。

(6)疼痛的护理

给予心理护理,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给予安置舒适体位;咳嗽时协助患者按压手术切口减轻疼痛,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止痛药物。

来源
实用外科学(全2册),第4版,978-7-117-23988-2
临床常见疾病健康教育手册——外科分册,第1版,978-7-117-24863-1
胸外科临床护理手册,第1版,978-7-117-20475-0
上一篇:阻塞性肺气肿 下一篇:原发性肺癌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