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插管后气管损伤
插管后气管损伤
作者
刘愉;王群
概述

随着呼吸机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广泛应用,气管切开及插管术后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无论是经鼻或经口气管插管,还是气管切开后插管,都可引起不同层面的损伤。经鼻或经口气管插管,可造成环状软骨的糜烂、溃疡,继而肉芽增生、纤维瘢痕形成,造成声门及声门下狭窄。有时,过高的气管切开累及环状软骨时,也可发生声门下狭窄。气管切开造口处在愈合过程中,可因肉芽组织增生而阻塞气道。此外,造口处瘢痕组织收缩也可造成A字形的狭窄。从造口处至气囊水平之间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气管软化,主要病理表现为软骨环变薄,原因不明,可能与感染有关。气囊平面发生的狭窄最为常见。现已明确,气囊的压迫造成相应管壁缺血性坏死,继而瘢痕增生收缩是其主要原因。而继发感染、气囊材料的刺激和低血压可能也参与其中。此外插管的尖端可撑在气管壁,造成气管壁的炎症、肉芽组织的增生,造成气道的阻塞,这在使用无气囊插管的小儿更为常见。当损伤累及气管全层及气管外器官时,可能引起气管食管瘘,甚至引起气管无名动脉瘘(图1)。

图1 气管切开及插管术后气管狭窄

(1)高位切口引起狭窄;(2)气囊部位狭窄;(3)气管切口狭窄与气囊部位狭窄之间气管壁软化病变;(4)气管狭窄及气管食管瘘;(5)气管-右无名动脉瘘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声门及声门下的狭窄,治疗上相当困难,有时甚至无法纠正。而大多数气管损伤的患者,可行病变处的气管切除对端吻合术。对于因身体情况下不能耐受手术或需再度气管切开插管的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经支气管镜或重建气管造口行反复扩张术,以及放置气管内支架都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使用镍钛记忆合金内支架对插管后损伤等良性气管狭窄有良好的效果。

预防

首先,要仔细选择切口位置,避免气管切开位置过高伤及环状软骨。其次,尽量采用小口径的插管,以免造口过大。更重要的是要减轻气囊对管壁的压迫,应采用大容量低压力的气囊。同时应尽量缩短插管的时间。此外有效控制感染,使用轻巧的连接管道以及细致的气管造口护理,都有利于减少插管后气管损伤的发生。

来源
实用外科学(全2册),第4版,978-7-117-23988-2
上一篇:气管狭窄 下一篇:气管、支气管异物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