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
气管食管瘘是指气管食管间形成异常的通道,多见于继发性病变,少数是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导致的。该病由于病因复杂,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1.先天性气管食管瘘
先天性气管食管瘘往往是由于先天的胚胎发育异常,与食管闭锁相伴随。研究发现,在患有先天性TEF的婴幼儿中,大约有17%~70%合并有心脏和胃肠道等的发育异常。
2.获得性气管食管瘘
(1)创伤性气管食管瘘: 患者有颈胸部外伤史,症状往往出现在气管壁坏死后。
(2)医源性气管食管瘘:长期气管插管的患者,当呼吸气囊压力大于30mmHg,长期高压力作用于黏膜,可显著减少黏膜毛细血管的血流量并导致气管坏死。此外,气管切开时,操作不当等也会导致TEF。
(3)肿瘤性气管食管瘘:食管癌、肺癌、喉癌及其淋巴结转移患者,肿瘤本身导致气道结构破坏,诱发TEF。此外,食管术后狭窄、放射治疗引起的组织坏死、食管支架压力过大及胃食管反流造成吻合口溃疡等也可导致TEF。
吸入性肺炎是常见的X线征象,表现为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片状阴影,X线食管造影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CT或MRI较X线更敏感,但是无法确定瘘管的位置、形状、长短和直径。支气管镜和胃镜检查不仅可以明确诊断,而且可以明确瘘口位置、大小等基本情况,准确评估病变(图1)。病理检查可发现瘘管具有鳞状上皮或柱状上皮黏膜及黏膜下肌层。

图1 巨大气管纵隔瘘
1.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食管镜或者支气管镜下明确瘘口的大小及位置后,行相关修补手术治疗,包括有气管食管瘘切开分别修补术、食管后壁瓣修补气管缺损和食管双瓣修补气管缺损等。
2.内镜及介入治疗
内镜及介入治疗是近几年新兴的治疗手段,具体治疗方法包括食管带膜支架植入术、内镜下电灼或APC烧灼、内镜下金属钛夹连续缝合术、经皮胃镜下胃造瘘术或空肠造瘘术。